2013年8月27日 星期二

泉州考察團後記(完結篇)

泉州歷史學習考察後記(完結篇)           區惠琴
黃昏前,我們前往東禪寺參觀。泉州一帶的習武活動可追溯至晉代。直到後來,歷史上泉州少林寺與河南嵩山少林寺發生密切的聯繫。據載,東禪寺為泉州少林寺的前身,始建于乾符(874878年)間。相傳一清禪師攜眾弟子從河南府少林寺來泉授少林武功。之後,泉州的少林寺雖幾經興廢,卻造就泉州的美名遠揚,成為武術派別林立的源頭之一。鄭成功收復臺灣後,泉州南少林從此在臺灣傳播。民國期間,永春拳師潘世諷、林寶山在比賽獲勝後被陳嘉庚請到南東亞各地表演,為泉州南少林拳術獨步南洋奠定基礎。泉州的南少林高手輩出,武將除了鄭成功、施琅外,還誕生出軍事理論家趙本學。趙本學不僅著有專著,還廣泛傳授武藝,著名抗倭名將俞大猷即是他最出色的弟子之一。離開東禪寺,天色入暮。
晚上,我們到文化宮欣賞了古越南音表演。據資料,福建南曲亦名"南音""南管" "弦管"。曲調典雅古樸,是一種曆 史悠久的民間音樂。它包括"" """"三大部分。""是有詞、有 譜、有指法的套曲,如《劉智遠》《王月 英》等;""是無詞而有指法的器樂演 奏譜,最著名的有《四時景》《梅花 操》《八駿馬》和《百烏歸巢》"" 散曲,亦稱"草曲"
    樂隊組合形式分 "上四管""下四管"。上四管又分 "洞管"(洞蕭、二弦、琵琶、三弦、拍板) 和以品蕭(即笛子)替換洞蕭的"品管" 兩種。下四管又稱"十音",樂器有南噯 (小嗩呐)、琵琶、三弦、二弦、響盞、狗 叫、鐸、四寶、聲聲(銅鈴)和扁鼓等。
     六月五日早上團隊抵達世界伊斯蘭教的第三聖墓,這位於泉州市東門外2公里靈山腳下,坐落在清源山東南側的聖墓,又叫靈山聖墓。墓內安葬著穆罕默德兩位弟子的遺體,是世界伊斯蘭教中最古老、保存最好的聖墓之一,與麥地那的穆罕默德聖墓、納夫的阿裏聖墓齊名,被稱為「世界伊斯蘭教的第三聖墓」 
      據史載,唐武德年間(西元618~626年),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遣門徒大賢四人來我國傳教,一賢在廣州,二賢在揚州,三賢、四賢在泉州,後峽穀人卒葬於靈山,故亦稱三賢、四賢墓。墓室呈方形,並排安放著兩座石棺,墓頂蓋以花崗石,呈圓拱形,雕刻簡樸無華。墓地正中建有石亭,以保護聖墓免遭風雨侵蝕。石亭西、北、東三面依山築成馬蹄形環抱迴廊,廊內有石碑數塊,正中一塊為阿拉伯文,記述三賢、四賢事略及泉州穆斯林信徒活動概略,立於元至治三年(西元1323年)。其他幾塊都是漢文,記載歷次重修聖墓的事跡。迴廊右側有一塊「鄭和行香碑」,是鄭和第五次下西洋時,在此行香禱告而立的記事碑,具有珍貴的史料價值。 

    聖墓周圍,林木蔥鬱,松柏蒼翠,附近安葬著許多石棺,這是古代中外伊斯蘭教待墓葬之地。歷年前來祭掃膜拜者不絕。墓前右方有一巨石兀立,風吹之則晃動,人稱「風動石」,石上刻有「碧玉毬」、「天然機妙」等字樣,「玉球風動」成為泉州勝景之一。 靈山峰巒起伏,景色秀麗,靈山聖墓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已成為中外旅遊者矚目的宗教遊覽勝地。   
    離開聖墓,團隊續往百崎鄉白崎回族鄉位於惠安縣南端、泉州灣北岸,與後渚港隔海相望,毗鄰秀塗港。這是福建省17個少數民族中惟一的回族鄉,也是著名的僑鄉。在東南亞、臺灣、港澳的郭氏後裔已達2萬多人, 還有移居浙江等地的鄉親萬餘人。百崎鄉5個村委會,有回族伊斯蘭教墓群等遺跡。百崎全鄉總面積16.7平方公里,海岸線4.1公里,其中陸地8.63平方公里。5個行政村下轄13個自然村,全鄉人口 l3萬人,其中郭氏少數民族占了人口總數的90%以上。百崎自然資源十分豐富。近年來,鄉鎮企業蓬勃發展,已形成了制鞋、橡塑、模具、機械製造、電腦刺繡等一大批企業。
      抵達後,我們前往獅公山和裏春村參觀郭仕源墓園,看到保存完整的開基祖郭仲遠夫妻的伊斯蘭教古墓、二世郭仕初、郭仕源夫妻的伊斯蘭教古墓和三世、四世、十五世等伊斯蘭教古墓。這種保存如此眾多且完整的伊斯蘭教古墓,在福建省極為少見。郭仕源墓俗稱二房公墓,在裏春村南300處,墓座四周雕有蓮花紋,墓蓋正面雕有雲月浮雕。據悉,六七十年代圍墾五一海堤時,還發現了大量的伊斯蘭教古石棺。
      中午前,我們前往惠安縣崇武古城。崇武古城坐落在泉州市惠安縣東南24公里的崇武半島南端,是我國僅存的一座比較完整的石頭城,也是我國海防史上一個比較完整的史跡崇武三面臨海,西連陸地,地勢起自大霧山脈,婉蜒起伏,十分壯觀。它夾在湄州灣與泉州灣之間。往北與莆田的南日、湄州互為犄角;往南與晉江的永寧、祥芝互為犄角;東臨台灣海峽。崇武近處海域遍佈島嶼與礁石,地形複雜,易守難攻,是個戰略位置十分顯著的國防要塞。據資料, 古城全部用白色花崗岩壘成,城牆共長2457,城基高5,牆高7,並設有兩層跑馬道。牆上有牆堞1304個,箭窗1300個,窩鋪26座。四面設城門,內門每扇高32,寬13,前門每扇高26,寬o9,東、西、北三座城門相似,各有城門兩道,城門上各設烽火臺一座,南城門外加設照牆。在城內蓮花山制高點,還設有瞭望臺。
       宋初,現崇武鎮地界設小兜巡檢寨。明洪武二十年(1387),建崇武城。民國初,崇武為第二區公所駐地。民國28年,建崇武鎮。1961年,崇武人民公社成立。作為海防的最前沿,崇武古城曾經在明代倭患其間首當其禍,屢遭進犯;亦曾失利陷城,鐵馬哀鳴。幾百年來,古城幾代軍民憑借天然的屏障和牢固的石城,歷經血與火的洗禮,用生命譜寫出可歌可泣的戰鬥詩篇。這裡的「護龍官」、「崇山官」、「崇報祠」、「元飼宮」、「十二爺官」等,都是古城軍民為紀念抗倭犧牲的英雄而建造的。離開崇武古城,團隊折返晉江,前往屬摩尼教遺址的草庵寺參觀。
       摩尼教是波斯人摩尼在西元三世紀創立的,它是在瑣羅亞斯教的 理論基礎上,吸收了基督教、佛教和祅教等教義思想,形成了自己獨特的信仰,在中國亦稱明教。牟尼教初在波斯奉為國教, 後受祅教排斥, 摩尼本人被處死,惟其教流傳於中東、北非,並東傳至中亞、東亞一帶。 因其崇尚光明,故又稱「明教」。 它的主要教義是建立在 「二宗三際論」上。「二宗」指的是光明和黑暗,即是善和惡﹔而「三 際」則指初際、中際和後際,即過去、現在和未來。
       在唐代後期,摩尼教傳到了中國,不久便傳至泉州。在宋代時, 摩尼教在東南沿海一帶傳播開去。泉州更成為其重要據點,在泉州晉江的草庵建有寺院,教徒甚眾。元代時更為活躍,信徒在草庵寺上新刻一尊創始人摩尼的石佛造像,而摩尼教的咒語「勸念清淨光明,大 力智慧,無上至真,摩尼光佛」則刻在寺院右邊的摩崖上。從此,摩尼教在宋元泉州的多種宗教文化的大舞臺上佔一席位。當時摩尼教的昌盛景況,單從一個放在宗教石刻博物館裹刻有「明教」二字 的碗已經看得出。直至明初,由於明太祖嫌其教義上逼國號,遂擯其徒,毀其宮,摩尼教從此一蹶不振,甚至滅跡。與此同時,泉州草庵的這個摩尼教寺卻躲過這個浩劫倖存下來。人們已漸漸忘記了其宗教本性,把它當成佛教來崇拜。摩尼教已被其他宗教所融合。
       六月六日是行程最後一天。 團隊前往南安市水頭鎮復船山參觀了鄭成功墓園。
鄭成功墓採用水灰三合土構築土堆墓,墓碑墓道皆用花崗石雕砌成,墓碑高75釐米,長158釐米,呈字形,整座墓佔地997平方米。墓前石質華表一對,相距15,高14,呈八角形,徑52釐米,頂端雕一座獅,保存完好。墓前兩側還有石板旗杆夾九對,左五右四,其中一板刻有戍子年解元五個字。目前,擴大保護範圍,建築陵園大圍牆建立文物保管所,修築墓道和專線公道,綠化林木花草,建置碑亭,環境寬敞,風景優美。
 鄭成功, 福建省南安石井人,出身於官商家庭。1624年農歷七月十四日,誕生於日本長崎縣平戶市。在日本渡過七個春秋,1630年間隨從其叔回國,住安平(晉江市安海鎮)鄭府。鄭成功自幼聰明敏捷,八歲能通讀四書五經,十歲能寫八股文,文採過人,詞藻華麗典雅,十一、二歲,兼習春秋左傳,孫吳兵法,舞劍學射。十五歲的考取稟生,二十一歲攻入南京國子監太學。鄭成功一生最偉大的功績是收復台灣,驅逐荷蘭侵略者和大規模開發台灣。收復台灣以後新率官兵,積極開發,同時採取各種措施加緊鞏固台灣海防,堅守陣地,免於荷蘭侵略者復仇,重佔台灣。鄭成功十年征戰,馳騁沙場,積勞成疾,於永歷十六年(西元1662年)農歷五月初八病逝台灣,享年三十九,葬於台灣的台南州仔尾。歷經三十多年,其孫鄭克塽降清後,於康熙三十八年(西元1699年)遷柩歸葬於南安縣。
     在崇武古城石雕景區,我們欣賞到美麗的惠安女雕像。在這些台灣海峽旁惠安女美麗的石雕像背後,我重溫她們偉大的事蹟,不其然心生敬畏。據資料,惠安女是福建沿海惠安縣的一個常年包花頭巾、出門戴黃斗笠,短襖露臍、寬褲飄逸的女性群體。 她們是漢族女性最具代表性、最獨特的一個群體。她們不但承擔修路築壩、挑石蓋屋等一切重體力活,還要種田地、補漁網、敬公婆、教子女,操持家事。 惠安女是勤勞、忍耐、賢惠,甚至是犧牲、苦難的代名詞。 她們的服飾獨特:「封建頭、民主肚、節約衫、浪費褲」。在過去,強勞力的惠安女沒有享受吃白米飯的特權。她們的地位卑微、她們身上的苦難與悲劇,常常令外人難以理解。
     上世紀50年代末,泉州連年飽受旱災之苦。1958年春,8名年輕的惠安女跨海來到荒無人煙的大竹島上,憑8雙手、8把鋤頭,開墾整理出33畝田園,將一塊小蠻荒開拓成盛產番薯、花生、豆、麥和蔬菜的小寶島。
     1958年到1960年,以13,000多名惠安婦女為主力的建設大軍,建起一座總庫容1.2億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積8.42萬畝的跨區域大型水利工程惠女水庫。那時的惠安女,憑「鋤頭、畚箕加番薯乾」,靠一股挑戰極限的驚人毅力,一鋤鋤、一鏟鏟築起了包括攔河大壩、百米大石拱渡槽、千米大隧洞、萬米石堤和百餘公里幹支渠在內的大型水利工程。 開工時,出現了姑嫂、姐妹、妯娌、婆媳爭先恐後報名「參戰」的感人場面,建設過程中,颱風、暴雨、溪洪時有發生;一次為了圍堰搶險,30多名婦女毅然跳入水中,用身體堵住缺口。
      惠安女的刻苦耐勞、勤勞賢惠、富犧牲的精神面貌和她們面對苦難的勇氣,令我們深感敬佩! 昔日她們身上所顯現的,這不正是今天文明都市人遺忘了的人格典範嗎? 過去歷史上的惠安女,在貧困的環境中磨練出她們堅毅勇敢的性格,雖然她們沒有接受教育的機會,仍為國為家默默而獻出自己。今天泉州縱然經歷變遷、生活條件改變,惠安女昔日的精神已溶入泉州文化,她們的確是閩南美麗的族群,泉州不屈的靈魂。

                                                                           (全文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