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邊疆與少數民族」
「青藏段十二天」考察之旅(三) 風信子
(筆者按: 文章部份資料取材自景點的相關網頁、〈文化探索行程資料册〉李惠玲博士的講述摘錄、團友尹一鳴先生的心得分享,謹此致謝。)
二零一三年九月四日至十五日,我參加了由三聯書店(香港)和香港青年中華文化交流中心主辦的的「中國邊疆與少數民族」之「青藏段」十二天學習旅程。這次旅程由李惠玲博士 (英國牛津大學西藏及喜馬拉雅研究博士) 擔任嘉賓領隊。行程包括: 夏河拉卜楞寺、湟中塔爾寺、西寧東關清真大寺、乘坐青藏鐵路火車觀賞藏北草原、長江源、錯那湖和唐古拉山風光、汪古爾山噶丹寺(甘丹寺)、藏王墓、桑耶寺、昌珠寺、雍布拉康、哲蚌寺、色拉寺、江孜、日喀則、岡巴拉雪山、羊卓雍措湖、宗山白居寺、納木錯湖、布達拉宮等地。
第七天:九月十日(星期二)
早上天陰有雨,我們前往紮囊縣桑耶寺參觀。
桑耶寺
桑耶寺,又稱“三樣寺”,座落於雅魯藏布江的北岸,始建於西元762年,至779年建成,是西藏建造的第一座佛、法、僧俱全的佛教寺院。
九世紀中葉,吐蕃禁佛教,桑耶寺曾封閉。十世紀後期,佛教勢力恢複,桑耶寺成爲藏傳佛教寧瑪派中心寺院。是西藏第一座剃度僧人出家的寺院。
桑耶寺由印度僧人寂護和蓮花生仿照印度的奧坦陀布黎寺設計。寺廟建築群占地面積約11萬餘平方米,完全按照佛教對世界結構的想像規劃。主殿三層象徵須彌山,主殿四周有四殿,象徵四大洲,四殿又各有兩間配殿,象徵八小洲。
主殿的南北兩處還各建有一殿以象徵日月。 主殿的四角建有白、青、綠、紅四色舍利塔,象徵四大天王。 建築群之外還有垣牆圍繞,象徵鐵圍山。其中,主殿凝聚了藏、漢和古印度三種建築風格,殿前立有“興佛盟誓”碑,在多吉德殿外的右側還立有一古藏文石碑。主殿門前立有石獅一對,獅高1.2米,石座爲方形,雕刻有方形蓮花紋。寺內還有一對漢白玉石象,高1.05米,造型古樸,具有唐代的雕刻風格。寺內還有大銅鐘1口,高1.1米,直徑0.55米,鐘上鑄刻的古藏文十分罕見。
主殿四周有四殿,象徵四大洲
桑耶寺建成後,吸引了大批來自內地、印度、中亞等地的僧眾以及當地貴族子弟前來修行,從而奠定了桑耶寺的在佛教發展史上的崇高地位。此外,寺院內珍藏著西藏自吐蕃王朝以來各個時期的歷史、宗教、建築、壁畫、雕塑等多方面的遺產,集西藏古代文明之大成。 桑耶寺的建築爲人們研究藏、漢以及古印度的建築藝術,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桑耶寺在朗達寺瑪禁佛時遭到破壞。後弘期,魯梅等衛藏10人從多康返回衛藏後,分居於桑耶寺各殿,築牆爲界,傳法授徒,該寺逐漸成爲寧瑪派道場。後因僧團內江,三王妃殿毀於兵燹。薩迦派統治時期,薩迦本欽曾對該寺進行修葺,並有薩迦派僧人住寺,遂又成爲薩迦派道場。寧瑪、薩迦同刹迦同刹共處。據藏文史書記載:清初桑耶寺又遭回祿之災,現有建築多爲第六世達賴時重建。熱振呼圖克圖攝政時期,曾予以修繕。近年來,國家撥鉅款進行重點維修,恢複了原貌。
桑耶寺建築規模宏大,大小殿塔鱗次櫛比,其中以金碧輝煌的“烏孜”大殿爲主體,代表釋迦牟尼出生、成佛、講法、捏盤的紅、白、綠、黑四塔和代表佛教中四大洲、八小洲的十二座神殿爲輔體,組成一個宏大而完整的建築群,總面積約25000平方米。寺圍牆長1008米,牆上建佛塔1008座。
烏孜大殿(烏孜仁松拉康)是桑耶寺的中心主殿,面積達6000餘平方米,是一座龐大、完整的建築群,規模宏大,殿塔林立,金碧輝煌。坐西朝東,高三層。大殿正門南側牆邊有石碑一方,據傳說爲赤松德讚所立,碑上有古藏文,反映了赤松德讚的興佛的情況。
大門門廊上的額仿上,懸有一口唐式掛鐘,鐘上鑄有古藏文。
我們進入烏孜大殿,觀看它雄偉壯觀的建築,心中不禁發出由衷的讚嘆。
我們聆聽阿旺解說:「烏孜大殿每層殿堂的空間很高,一般5.5米到6米之間。它的底層採用藏式建築風格,中層採用漢式建築風格,上層採用印度建築風格。各層的壁畫和塑像也都按照各自的方式進行繪畫和雕塑。這種融藏、漢、印合壁的建築格調,在建築史上是非常罕見的。」
我們看到大殿有兩重圍牆:外圍牆範圍最爲壯觀,四面各開一門。牆內有兩層建築:下層是寬敞的回廊,每邊各有列柱二排,每排有八棱形柱22根,在四門廊處增柱一排:東、西門廊爲6柱,南、北門廊爲4柱。皆有石柱礎,多呈覆盆形,石礎上雕有蓮瓣、升雲紋、桃心、方框等。上層是僧舍,僧舍前有一排方柱的回廊。內圍牆規模較小,亦有兩層建築:上下層皆有一排方柱的回廊,下層西、南、北三面各有3間密室,上層三面還各有一間5柱的庫房地產。
烏孜大殿大門左側回廊的牆壁上滿繪壁畫,尤以東大門內左側的壁畫最爲珍貴,詳細地描述了桑耶寺的興建、寺名來曆的傳說、蓮花生建寺的情形、建寺中的降妖伏魔、寺院佈局的象徵意義、寺院建成後的宏偉規模、“七覺士”出家、主要塑像及各部壁畫的內容,還以眾多的畫面渲染了寺建成後墀松德讚主持開光典禮的盛大場面。畫史後面的幾幅描繪了桑耶寺在明代遭受的一場大火,以及火災後重建的情景。此外,還有噶丹、哲蚌、沙拉、劄劄倫布四大寺和布達拉宮修建的壁畫。桑耶史畫完全是將“寺史志”形象化、生動化、大眾化的一部連環畫,技法高超,是西藏歷史發展的形象寫照。
阿旺解說:「烏孜大殿底層分爲兩部分:前爲經堂,後爲佛殿。經堂面闊7間進深4間,其左側供有松讚幹布(617~650、墀松德讚(730~797)、湯東傑布(1385~1464)和四尊祖師塑像;右側爲七尊祖師塑像。經堂內懸掛著大小幡幢,多姿多彩。經堂與佛殿之間有三道殿門,門上有龍和升雲紋等雕飾。圍繞佛殿有一周回廊,回廊兩壁遍繪壁畫。佛殿地基抬高,殿內有明柱10根,呈八棱形,皆有石柱礎,柱頭沒有雕飾;天花板上依據時輪金剛、極樂世界繪成團花圖案;殿內壁畫遍繪千佛像。佛殿後部及左右築有厚達4.3米的隔牆,直通三層,反映了早期建築堅固古樸的特點。佛殿內主供一尊高大的釋迦牟尼像(系用整塊巨石雕刻而成,像高3.9米,肩寬1.8米)頭戴高冠,內著僧祗支,外著右袒式大衣,手結觸地印,結跏趺坐。在釋迦像前方左右兩邊各有5尊菩薩(高4.2米)和1尊護法神尼塑像,屬早期作品。佛殿後列置經架,滿置經卷。」
桑耶寺內景
我們登上烏孜大殿中層,看到殿內有明廊、佛殿等建築。 明廊有柱8根,呈八棱形,兩壁繪滿壁畫:南壁繪有蓮花生的傳記畫;北壁繪的是早期桑耶寺全景圖。大門兩側爲厚約1.3米的板壁夾牆,門上即是同樣寬度的門樓。據說當時第一個來到桑耶寺的洛紮瓦大譯師就住在此門樓上。佛殿主供三尊合金銅佛像,中間爲無量壽佛。殿內壁畫均爲“藏傳佛教故事”。
令我們驚嘆的是: 大殿和甬道回廊裏均繪滿了各種題材的壁畫。
在手電筒的照射下, 我們看到內圍牆上繪畫了傳統的宗教繪畫,還有著名的“西藏史”壁畫,
畫中記載從遠古傳說的羅刹女與神猴成婚,繁衍了西藏這片土地上最早的人類開始畫起,接著描述了雅隆部落的興起;自上天迎請第一痊吐蕃讚普聶赤讚普、佛教始傳西藏、松讚幹布統一西藏、迎請墀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興建大昭寺、金城公主進藏、蓮花生入藏、朗達瑪滅佛、阿底峽入藏、佛教在西藏的弘颺、薩迦王朝、嘎瑪王朝、帕竹王朝的興衰、宗喀巴創建格魯派,直至每九世達賴喇嘛業績,畫面長達92米,被譽爲西藏的“史記”。 壁畫長92米,洋洋灑灑,恢弘壯麗,被譽爲西藏的“繪畫史記”。 在烏孜大殿一層和二層還有“桑耶寺史記”,二層的南側有“蓮花生傳記”、“舞蹈雜技”等精美的壁畫。 這些在古今中外壁畫史上非常罕見的壁畫,我們今天有幸看到。
最後,我們登上大殿上層,參觀按印度法式建造的大殿。殿中主供大日如來(五方佛之主尊)佛像,兩邊塑有阿閦佛、寶生佛、不空佛、阿彌陀佛和文殊、彌勒、觀音、普賢、大勢至、虛空藏、地藏、除蓋障等八大菩薩,四角塑歡喜佛。
桑耶寺壁畫(網上相片)
我們從大殿旁登上頂樓繞行一周,觀賞到四周的風光。
桑耶寺以象徵須彌山的烏孜大殿爲中心,在東、南、西、北四面分別建造四座神殿,代表佛經上所說的四大洲(即:東勝身洲、南澹部洲、西牛貨洲、北俱盧洲);在四大洲的附近又建有八座小神殿,代表所謂的八中洲,還有日、月兩洲。
桑耶寺白塔(網上相片)
紅塔(網上相片)
黑塔
居高臨下,我們 看到四塔(白、紅、黑、綠塔)圍繞在烏孜大殿四角成直線的地方,塔與殿角相距數十米。據《賢者喜宴》記載: 白塔即大菩提塔,此塔以獅裝飾,遂建成聲聞之風格。紅塔采長壽菩薩之風格,其上飾以蓮花。黑塔以如來佛之遺骨爲飾物,其形制系獨覺佛風格。綠塔乃法輪如來風格,以十六門爲飾物。
白塔建在大殿東南角,皆用石塊、石板砌成,因塔體全爲白色故名。 紅塔建在大殿的西南角,造型特殊,塔身用磚石砌成,形方而實圓,狀如覆鍾,腰部以上呈環狀紋,上部爲覆缽形塔腹,寶刹之上置兩段相輪,上爲七環,下爲九環,塔身爲土紅色並泛之光澤。黑塔建在大殿的西北角,塔形亦很特殊,塔身如三疊覆缽,刹盤上托寶劍。第二級相輪七環,上爲瓶蓋和寶珠。塔身爲條磚砌成,全爲黑色。綠塔建在大殿的東北角,平面呈四方多角形。塔基很高,沿階數級而達第一層,四面各有龕室3間,內置塑像,每面都有明梯通往二層。二層每面隻有龕室一間,內有塑像。第三層爲覆缽形的塔身,上置相輪寶刹,刹身很長。相輪分爲三級,每一級自方形托盤上置相輪九環;中間一段爲第二級,有相輪七環;第三級有相輪五環。傘蓋上承寶瓶和寶珠。塔身爲綠色琉璃磚砌成。磚爲土加粗沙燒制,質地堅硬,釉色蒼鬱而富光澤,極其精美。四塔不僅形制奇特,而且風格古雅,是西藏稀有的文物古蹟。
離開烏孜大殿後, 我們順轉經道繞行,欣賞道旁精緻的十六羅漢石刻像。
桑耶寺壁畫
桑耶寺石刻(網上相片)
歷史上乃東縣是山南的政治經濟中心之一。 昌珠寺是吐蕃時期第一批興建的佛教寺廟之一, 位於山南乃東縣雅礱河東岸的貢布日山南麓,建於松贊干布時期,
屬格魯派寺院,據說文成公主曾在該寺駐足修行。昌珠寺作為山南地區“三聖寺”之第一。五世達賴以後的歷代達賴每年還要定期來此添香禮佛。
昌珠寺(網上相片)
昌珠寺門內的藏族長者
昌珠寺建築
昌珠寺漢語譯意為“鷂龍寺”。相傳這裏過去是一片湖泊,裏面藏有毒龍,龍頭像蛇,五冠,非常兇惡。松贊干布想在此竭水築城,但因有惡龍,無法填湖,於是信請兩位法師引鵬鬥龍,龍敗,湖枯,於是埋以寶物,奠基建寺,便有了昌珠之稱。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常來昌珠寺住,文成公主親手栽下許多柳樹,至今已繁衍西藏各地,統稱“唐柳”,他們用過的灶和陶盆至今還保留在寺裏,古色古香,已成為珍貴的文物。
昌珠寺由大殿、轉經圍廊、廊院三部分組成。主要建築是措欽大殿,殿內供奉一尊由全銅澆鑄而成的三世佛像。 重要建築有大門、乃定學、措欽大殿名“乃定當”,主像是蓮花生。措欽大殿東西長45米,南北寬29米,裏邊有天井天棚,經堂有柱64根,主要佛殿三間,形式與拉薩大昭寺差不多。殿內有12座佛堂,各具風采。
昌珠寺轉經道
昌珠寺大殿內的刺繡
佛像
昌珠寺殿內的酥油花
相傳,文成公主為建大昭寺,夜觀天象日察地形,發現吐蕃全城的地形極像一仰臥的羅刹女,將不利於吐蕃王朝立國。須在女妖的四肢和心臟建廟以鎮之。於是,女妖心臟上建了大昭寺,四肢之一的一臂上建了昌珠寺。藏語中“昌珠”的意思是“鷹鳴如龍吼”。 擴建後的昌珠寺, 分前後兩部分,前部為一小庭院,後部是以錯欽大殿為中心的拉康大院。 進了大門都是小庭院。 寺院大門內門道上部懸掛著一口銅鐘,上有藏文銘文兩圈,陽文,字形與桑耶寺鐘同。
此鐘系漢僧監鑄,是唐蕃之間文化、宗教密切交流的歷史見證。
我們步入大門,站立在拉康大院。 庭院周圍是一個回廊,廊頂一層僧房。 庭院北側系桑阿頗章,約建於十七世紀以後,是南宗寧瑪派為便於該派僧眾朝見來此禮佛的達賴喇嘛而修建的住房,故其內茶房、柴房、糧物倉庫、膳食、住房一應俱全。
後來又於1938年將其底層正中改建為三進三間的密宗拉康。
大院前有高大的門廊,門廊兩端與圍繞在整個大殿外面的轉經回廊相界,適成一周,是為該寺外轉經回廊。 門外兩側塑護法神像二尊,站於兩旁;門內兩邊又塑四大天王,分立左右。大院內,前部中央為天井院落,其後接錯欽大殿。
圍繞天井院落和錯欽大殿一周,則是內轉經回廊。 沿著中轉回廊四周,內向分佈著十二個內容各異的拉康,形成了井然有序的朝佛“流水線”。 中轉回廊均以單拱柱或十字拱柱承簷,但拱柱形制有早有晚,早期的拱柱下的礎石形如複盆,上刻蓮辯,後期礎石則無雕鑿。回廊南北西三面牆壁上均有壁畫,南北壁繪佛傳故事,西壁則繪五世達賴、固始汗、第巴桑結三像,壁畫似清代以後的作品。
錯欽大殿上午形制頗特殊。錯欽大殿面寬五間,深三間,其四周並不用石牆封閉,而是樑柱成間,全為名堂,且開間很大,與早期建築風格迥異,應是後增建部分。
中間回廊四周十二拉康裏,以祖拉康地位為最重要。祖拉康位於後部中央,其左右各一配殿,左為曲結拉康,右乃脫切拉康,門皆西向。三個拉康連為一組,周圍又築回廊一周。祖拉康開間較大,規模三進三間,主像為三世佛,兩側塑十大菩薩立像。三世佛系銅鑄,塑型精緻秀麗,從面形看,似溶進了內地某些風格。其背光、頭飾亦較簡單,然而塑鑄精細。
祖拉康和錯欽大殿之間亦有廊房相接。廊房三進五間,中間部分有矮柱,在中間的左右門柱上,各有一座木雕的護法神座像。座像體型矮胖,形態怪異,略似內地方士造像。雕像渾厚有力,作風古樸,是較早期的藝術創作。在廊房的左右間還建置有比較小型的塔數座,建置年代先後有別,系陸續增建。
曲結拉康本尊為松贊干布,左為尺尊公主,右為文成公主,靠左臂系祿東贊立像,右臂前乃吞米·桑布紮立像,桑布紮一側還有無量光等佛像。塑像相當古樸生動,特別是王后立像造型,豐滿神逸,堪稱佳作。 脫切拉康內一柱,主供千手觀音,塑像相當高大。其背光以千手相襯,兩旁各塑脅侍一尊,造型精美,為早期作品。拉康周壁繪有壁畫,其中有則丹拉思布佛,據釋他曾給松贊干布生活上有過的幫助。
大典二層圍繞著天井與天棚四周的是面積較大的平臺通道,通道周圍在原下層佛殿的上部位置也築有數座佛堂。 二層的南部有拉康兩座,偏西側則是護法神殿,偏東側者為噶鳩拉康。護法神殿位於鷗金拉康之上,二進三間,室內後二柱之間置神櫥一列,內塑護法神像。櫥後有一狹長通道,內供倉巴像。右壁前設有經櫥,原來藏經約二百餘函。神殿前部又有兩柱廊屋,其三面牆壁均有壁畫,內容全系各種護法神形象。
離開前,我們登上大殿樓頂二層最靠後的一間房, 觀看昌珠寺──鎮寺之寶:珍珠唐卡。珍珠唐卡上所畫的是堅期木尼額松像(觀世音菩薩憩息圖)。據資料:
整個唐卡長2米、寬1·2米,共耗珍珠26兩(計29026顆),鑲嵌鑽石一顆,紅寶石二顆,藍寶石一顆,紫寶石0·55兩,綠松石0·91兩(計185粒),珊瑚4·1兩(計1997顆),黃金15·5克。
文革時昌珠寺的錯欽大殿和絕大多數的拉康、轉經廊等建築皆蕩然一空,只有用作糧物倉庫和僧人居住的少數建築倖存。1980年後,國家撥巨款修複了經堂、佛塔及僧舍等建築。
下午我們參觀雍布拉康。
雍布拉康位於山南地區澤當鎮東南,高聳於雅礱河東岸紮西次日山頂上。“雍布”意為“母鹿”,因紮西次山形似母鹿而得名“拉康”意為“神殿”, 藏語意為“母子宮”。 雍布拉康是西藏歷史上第一座宮殿,
相傳是苯教徒於西元前2世紀為第一代藏王聶赤贊普建造,後來成為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在山南的夏宮,文成公主初來西藏時每到夏季都會和松贊干布來這裏居住。 至五世達賴時又在原碉樓式建築基礎上修了四角攢尖式金頂,並將其改為黃教寺院。
建於紮西次日山頂的雍布拉康
雍布拉康高11米,南北長4.6米,東西寬3.5米,上小下大。外觀似為五層,內部實為三層。第一層為1.2米高,0.6米寬的通道通往一層殿堂的須彌座後,二層有小門通二層大殿頂部,第三層原有五世達賴時的所加金頂。這座建築牆壁厚重,內部狹小,一層僅2.28平方米,二、三層4.18平方米。 主要供奉釋迦牟尼佛像。宮殿內的壁畫上生動地描繪了西藏的第一位國王,第一座建築,第一塊耕地的歷史故事。 雍布拉康分為兩部分,前部是一幢多層建築,後部是一座方形高層碉堡望樓,與前部相連。殿堂
傳為松贊干布所建,原有三層,現修復為兩層。
一層前半部為門廳,大門外有帶遮簷的小平臺,接折階十數級。門廳南北6.3米,東西5.2米,原來的四根柱子,現修復為兩柱。廳內遠無佛像和其他陳設。再進為佛堂,南北6.3米,東西9.3米,八根柱子。東半部沿三面
二層法王殿亦分前後兩部分,原前部為南北兩間,北間為空房,南間為樓梯間。後半部大小同底層佛堂,殿后壁中置一多格佛櫥,內有彌勒、宗喀巴、大佛母、蓮花生、文殊等銅造像多尊。前面為一護法神櫥,再前則是四個金剛菩薩像。右壁有一列經架,置有《甘珠爾》等經書,壁畫中表了拉妥妥日聶贊時,從天上降下來的經書、塔等佛物的故事題材。
殿房的南側為僧房,一層門廳東南角有一門,出門後折階西下,通向僧房,其中緊靠殿堂的二層樓為歷代達賴禮拜時所居住的臥室,現已修復。雍布拉康東北400余米的山溝裏,有一眼泉水終年不涸,傳為松贊干布時重臣嘎爾東贊(祿東贊)所發現,現在人們仍稱之為“嘎泉”。
文革時,三層以上整個被拆毀,現經修復後的二層有了較大的改動,前半部為三面環繞矮牆的平臺,後半部為帶天井的回廊。二層以上原有第三層,前半部為平臺,三面為矮牆,後半部為一帶天井的小廊院,後廊有小門通入碉樓式建築中,這次修復,未重建第三層。
從紮西次日山俯瞰雅礱河谷景色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