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1日 星期二

觀鳥,人生 (下) 林超英

觀鳥,人生 (下) 林超英

(註: 本文節錄自本年七月十五日林超英先生 (前天文台長) 假尖沙咀龍堡童軍中心十樓主講「觀鳥,人生」講座。本文為講座內容撮要,並徵得林先生同意轉載。)

從「觀鳥」感悟大自然

長時間野外觀鳥的朋友會問: 為什麼有些雀鳥的喙是長的,有些是短的? 有些雀鳥的腳是長的,有些是短的? 原來腳長的鳥類要涉水,牠們的頸和喙也要長,才能吃到水面或腳下的食物。雀鳥的身體特徵和生存環境大有關係,不同環境的雀鳥具有不同的身體特徵。我們在看雀時,同時看牠們背後現象的相互關係。雀鳥的名字在觀鳥者的腦海中會鈎起與牠們相關的一連串概念,例如一講起「白鷺」,除了白色的鳥,腦海中還會泛起一片廣闊的水面、悠閒的散步,甚至嘴上剛捕獲的小魚等。透過觀鳥,觀鳥者了解雀鳥的生活,明白世上所有的事物是相連互扣的,提醒自己不可以用孤立的角度看待事物。發現問題只看局部,解決問題亦只能治標。例如發現學生吸毒,便引入驗毒,以機械方式解決問題; 氣候暧化便發射一把大傘上天空,遮蓋排放廢氣的地區。這些都是不能真正解決問題的辦法。

長時間的野外觀鳥者一定知道 : 雀鳥十分愛護子女。一次在野外,我無意中踏入一隻育有雛鳥鳥巢的範圍,雛鳥的父母不顧一切衝出,在我的頭頂近距離掠過保護幼鳥。另一次我在南極洲觀鳥,亦遇上同一相似的經驗,令我深感震撼 : 對雛鳥的父母來說,我其實是一個巨人,牠們是冒死向我發出警示保護幼鳥啊! 動物對子女的愛護並不遜於人類,牠們原始自然驅動的本能真是很大!

「雌」「雄」有別

大家都知道怎樣分辨鴛鴦的雌雄性別嗎? 原來羽毛漂亮的一隻是雄性鴛鴦,羽毛平凡的另一隻是雌性。為什麼在生物世界裏,屬雄性的生物一般是漂亮些? 我深思後發現 : 在野外,漂亮的外貌並無益處,相反,漂亮的外貌吸引敵人的注意,為自己生存帶來受襲和危機。對雄鳥來說是危險的。一次我在江西省觀鳥,碰到一大羣鴛鴦。在驟眼觀看全片都是雄鳥,細看才發現還有其他棕褐色羽毛的雌鳥。我終於明白 : 羽毛色澤平凡的雌鳥,牠們負責生蛋和哺育幼鳥,具有更高的自我保護能力 ; 而色澤鮮艷的雄鳥是要引開天敵注意,以牠們漂亮的羽毛來保護自己族群,在必要時需要犧牲自己。所以雄鳥是很偉大的。

有一種叫彩鷸的鳥,牠們的特點剛好和鴛鴦相反,羽毛漂亮的是雌性彩鷸,羽毛平凡的是雄性。雄性彩鷸負責哺育幼鳥,而雌性卻四處遊玩。在人類的進化過程中,幼兒要由父母合力哺育,才能健全成長,有能力在社會上競爭和生存。

從「觀鳥」反思人生

野外觀鳥者會發現有些雀鳥愛好羣居,有些愛好獨居。在米埔接近浮橋位置,水退時常見到鳥羣挨擠一起,牠們少有推撞、爭奪、打架和搶食,不同種類的鳥羣處身細小的空間亦能相安無事。回想香港人常生活在充滿競爭的環境裏,機構不停地要員工無休止地提高生產力。然而,我認為香港社會的生產力已經足夠。

且看泥灘上的雀鳥,牠們有些用長喙深入泥中覓食,有些用不長不短的喙在濕泥中層啄食,其他短啄的則只在泥面覓食。鳥羣表面擠迫在平面的空間沒有阻礙牠們生存,因為鳥羣運用了立體的空間,在高低不同的層次空間上下自由活動,彼此互相遷就,不生矛盾,相安無事,達至共存。且看人類,經百萬年的演進,人羣中有口才出色的,有手藝超羣的,有理性分析力強的,有感性細膩的……。每個人天生其實擁有個人的獨特之處,在想像中的立體空間裏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人擁有個人的品性,有樂觀積極的,有悲觀憂鬱的,具備預見能力的……。 既然人性各有不同,若我們選擇放下執著,求同存異,彼此可以互補不足,人生自然可以快樂些。

記得我在南極洲參與觀鳥活動期間,曾到一片遼闊的企鵝棲息地觀鳥。在企鵝羣上空不時掠過一些賊鷗,牠們隨時叨走年幼的企鵝。我心裏不期然地想: 賊鷗為什麼選擇捕捉這些小企鵝,不捕捉其他? 後來我明白,這些小企鵝大都是被父母疏忽照顧,本身都是缺乏自衞和反抗能力的,因此疏忽照顧子女的企鵝是沒後代的。假如賊鷗攻擊父母在旁的雛鳥,牠們一定遇到頑抗,獵食的成功率自會降低,牠們的孩子會長大和再繁殖,經過一段日子,企鵝群便愈來愈愛護孩子的企鵝。即是說賊鷗的出現,間接造就了愛護子女的優生企鵝族羣。我們可以達到一個結論 : 賊鷗是提高企鵝生存競爭力的一個外因。原來「賊鷗」這個外來的負面因素,牠們帶來一部份小企鵝的死亡,但對整個企鵝的族群卻產生了積極的推動,變得愈來愈愛護小企鵝。這個發現讓我明白,任何外來負面的因素亦可以轉化為正面,對問題產生積極的作用。

候鳥 : 超級電腦

積累了多年的觀鳥經驗,令我豐富了人生體悟,學習了很多做人道理。以下是我另一個觀察。觀鳥者在雀鳥腳上掛上標記環,多年的研究讓我們知悉雀鳥有遷徙的能力,有些候鳥飛行往返西伯利亞和塔斯曼尼亞,途經香港時停留休息。這些鳥為何牠們有長途準確方向的飛行能力 ? 人腦重一千三百克,沒擁有這種長途本領,而雀鳥以一克重的腦袋,竟飛行跨越萬里,這不是很奇妙嗎? 其實,單一隻鳥沒有這個本領,是一羣鳥集合時發揮出來的。在英國,我曾見為數成千上萬的雀鳥,在天空展開飛行,牠們先組成布幔般的圖案,不斷變化形狀或者飛行方向,變陣時井然有序,令觀者嘖嘖驚嘆! 奇怪的是難以找到鳥羣中的領袖。其實雀鳥在飛行途中,鳥羣中的成員是在不斷地溝通,牠們當中,大部份是年輕首飛跟隨者,少部份是曾飛過同一路途一次或兩次的經驗鳥,牠們憑記憶認出方向,向族群發出訊息,透過集體溝通合作,鳥羣似是成為一部超級電腦,具備巨大智能,向目的地進發。

從候鳥的身上,我明白到人類世界面對各種問題時,需要運用合作和溝通的方式,協力去找出方法解決的。人類需要對未來持有希望和信心,不要受困於城市人計算式的痛苦生涯。

結語

總結來說,我年青時代性格自我和好靜寡言,在成長期間愛上觀鳥,期間又遇到不少好朋友,自己性格逐漸改變得開朗多言,愛講東講西,談天說地。對我來說,「觀鳥」其實是一個「打開心窗」的歷程,從接觸自然世界中擷取靈感,反觀現實世界、政治世界、經濟世界、民生世界的現象,尋找意義。倘若父母能與子女一同「觀鳥」,學習「打開心窗」,大家的內心自然感到開心。那麼,「開心」和「快樂」又有什麼分別? 我想,「快樂」是由靠身體感官和外物刺激產生的,這種「快樂」的感覺很快會消失。「開心」是不需要外物刺激,是個人自主而內發的,它源自個人在思維中得到明悟,而產生的喜悅感。過去數年,觀鳥會在長者朋友中推行「觀鳥」活動。長者們在家中窗外看到雀鳥,感到十分開心。窗外的雀鳥把長者的心和外間廣闊的世界連結起來,不再感到侷促和孤獨,因為他們已「打開心窗」。

全文完

香港之颱風 (一) 蕭國健

香港之颱風 (一) 蕭國健

(註: 蕭國健博士為現任珠海學院中國文學系暨歷史研究所教授,本文「香港之颱風」節錄自蕭教授的著作《災患與香港史》, 並徵得蕭教授同意轉載。)

甲‧颱風之得名
據近代香港氣候資料所記載,產生於北太平洋西部及中國南海之熱帶氣旋,多稱TYPHOON (颱風)。有謂其名源於希臘神話中之百頭巨獸TYPHON 一名;亦有認為源於粵音「大風」或「打風」(TYPHOON)。十九世紀中期以後,中國、香港、菲律賓、日本及韓國等氣象台對發生於南中國海和西北太平洋之熱帶氣旋,均統稱為颱風(TYPHOON)。
香港以外之地區,對風力強勁之熱帶氣旋,有不同之稱謂。1805 年英海軍蒲褔(Francis Beaufort)制定之「蒲褔風級」(Beaufort scale of wind force),把離海平面10米之風速狀況分為12級,第12級風速為每小時118 公里以上,稱為颶風(HURRICANE)。產生於西印度群島海面、及活躍於大西洋和北太平洋東部而風力達到12 級風速之熱帶氣旋,一般統稱為颶風(HURRICANE)。
香港每年六月至十月間為颱風來臨季節,其時常有狂風暴雨,對陸空交通影響甚大,市民於期時當特別注意及遵守天文台報告,以保生命及財產安全。

乙‧戰後颱風之名稱
颱風原本没有名字,每年當颱風季節開始,在發佈颱風訊號時只用號碼作代表,至二次大戰期間(1947年),駐守檀香山之美軍,有感以號碼作為颱風之名字,辨別困難,故發起以各自家中之女子芳名,作為每一次颱風之名字,其後遂成習慣,流傳至今,已為世界颱風之通行名稱。
其初,颱風之名稱共八十四個,均女子芳名,分四組,每組廿一個,以ABCD 順序選用,從由第一個名字輪至最後一個,用完再從頭來回輪流使用。四組排名次序如後︰
第一組Column 1 第二組Column 2 第三組Column 3 第四組Column 4
愛麗斯 Alice 安妮黛 Anita 愛媚 Amy 愛娜斯 Agnes
比蒂 Betty 比麗 Billie 貝絲 Babs 比絲 Bess
柯娜 Cora 嘉麗 Clara 莎樂 Charlotte 嘉曼 Carmen
桃麗斯 Doris 黛爾 Dot 戴娜 Dinah 黛娜 Della
愛爾茜 Elsie 愛倫 Eller 愛瑪 Emma 伊蘭 Elaine
霍蘿茜 Flossie 法蘭 Fran 法妮黛 Freda 菲爾 Faye
嘉麗斯 Grace 喬治亞 Georgia 潔黛 Gilda 姬羅莉 Gloria
凱倫 Helen 荷貝 Hope 夏麗 Hester 克斯黛 Hester
艾黛 Ida 愛莉斯 Iris 艾菲 Ivy 艾瑪 Irma
琴茵 Jane 鍾茵 Joan 珍妮 Jean 珠蒂 Judy
嘉菲 Kathy 姬蒂 Kate 嘉倫 Karen 吉蒂 Kit
羅娜 Lorna 露爾斯 Louise 露茜 Lucille 露娜 Lola
曼莉 Marie 瑪琪 Marge 瑪麗 Mary 瑪媚 Mamie
蘭茜 Nancy 娜拉 Nora 妮蘭 Nadine 蓮娜 Nina
奧嘉 Olga 奧蓓 Opal 奧麗芙 Olive 奧菲莉亞 Ophel
柏美 Pamela 柏茜 Patsy 寶麗 Polly 菲莉絲 Phylie
露比 Ruby 露芙 Ruth 露絲 Rose 麗妲 Rita
莎莉 Sally 莎娜 Sarah 雪麗 Shirley 蘇姍 Susan
桃黛 Tilda 黛瑪 Thelma 戴莉 Trix 戴絲 Tess
維奧莉 Violet 維娜 Vera 維珍妮亞 Virginia 維奧娜 Viola
葦黛 Wilda 溫黛 Wanda 芸蒂 Wendy 芸妮 Winnie
(待續)
作者簡介:
蕭國健博士:現任珠海學院中國文學系暨歷史研究所教授、香港歷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香港歷史博物館及香港海防博物館名譽顧問、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古物古蹟及非物質文化評審委員會評審委員、香港海防博物館名譽顧問、香港皇家亞洲學會名譽研究員,香港理工大學及中華文化促進中心客座及專題講師。深圳博物館及深圳市中英街歷史博物館名譽顧問,2006年獲民政事務局局長頒發嘉許獎狀;蕭博士致力推廣香港歷史,貢獻良多,2009年榮獲香港特區政府頒授榮譽勳章。
蕭國健博士精通地方史、族譜學、方志學、明清史等,尤其對香港歷史、古物古蹟有深入研究,曾多次獲邀出席無線電視、亞洲電視、香港電台及各大報章雜誌之專訪。其著作甚多,包括《香港地方史研究》、《九龍城史論集》、《香港的歷史與文物》、《香港市區文化之旅》等。
編者按: 蕭國健博士為本屆中國香港旅行遠足聯會名譽顧問。

演習報導 黃梓莘

演習報導 黃梓莘
機管局《水路運輸》演習實錄


香港國際機場管理局徵集了義務工作發展局的160名義工,連同其他義工合共三百餘人,於三月廿四日晚深夜十一時至翌日凌晨三時,舉行了一次《水路運輸》測試演習。目的是假設當一旦機場陸路對外交通中斷,能否迅速有效地讓乘客改由水路前往市區,測驗其運輸力及與其他政府部門的協調及應變,使情況能有秩序地進行。

當日,除了徵集足夠一架巨型客機載客量的義工數目外,還動用了三輛由市區載客前往機場的雙層巴士、六輛由機場接駁到海關碼頭的單層巴士,尚有一艘足夠乘坐三百餘人的大型客船,情景迫真。

聲稱,客船是分別有幾條航線的,演習則摹擬了同一批都以中環為目的地的乘客。

已是深夜十一時了,這批剛落機的三百多人擠在到港大堂A區,場面相當墟冚。貼牆一角已排放大大小小貼上編號的拖拉式行李篋。此時,機管居主持人先向每人分發一張印有《passenger》(乘客) 的貼紙,讓我們貼在襟前當眼處以資識別。然後講解行程,並指明演習分兩部份進行,第一節由機場乘接駁巴士到海關碼頭,登船坐定,靜聽船上廣播,第一節完。跟著第二節是摹擬從中環乘船抵步,乘接駁巴士往機場,到離境大堂落車,然後將行李發回離境大堂B區,全部演習完畢。

注意重點是上落巴士與船隻,行李扥運與領取,必須如實認領,不的亂取。行進過程,因不熟路徑,可留意沿途指示及向站崗職員大聲詢問,甚至可以表現慌張與緊張失措。確實,現場所見,在落巴士領取行李時真有幾分紛擾的感覺,十分真實。

一路上不停問人與坐巴士也九曲十三彎才到達碼頭,穿越難得抵達的重要禁地,辦妥扥運,終於幸運地被安排到船上有梳化和圓桌的貴賓房就坐。全部人登船與聽完廣播,便開始第二節往機場的演習。

本人因為好奇和想了解一下政府這類行動的運行模式,同時也想進入一些平日不容易進入的機場禁地,因而報名參加了這次活動,再從職員口中了解一些數據資料,特地為各位行友寫下這篇別開生面的報導。

香港的英式地名趣談 龍鎮邦

香港的英式地名趣談 龍鎮邦


自1842年清廷割讓香港給英國 , 及後1898年租借新界 , 直至1997年回歸祖國 , 香港經歷了一個半世紀多的殖民統治 , 遺留下來很多英式地名 , 頗值得回味 。
這篇短文不談街道名稱 , 只談山水地名 。 先由港島開始 , 最為人熟識的當然是 Victoria Harbour 維多利亞港及 Victoria Peak 太平山 , 兩者命名想是獻給當時在位的 Queen Victoria 維多利亞女王 。 其實港島由西至東各山峰都被冠以英式地名 , 計為 Mount Davis, Victoria Peak, Mount Kellett, Mount Gough, Mount Cameron, Mount Nicholson, Mount Butler, Mount Parker, Mount Collinson 及 Pottinger Peak 。 至於村名 , 最經典的要數 Aberdeen 香港仔及 Stanley 赤柱了 , 南區還有一處叫 Little Hong Kong , 請勿誤會 , 不是香港仔的別名 , 而是黃竹坑老圍 , 該處曾建設有全港最大的軍火庫。
九龍方面英式地名不多 , 唯一可數 Tate’s Cairn 大老山和鄰近的Tate’s Ridge 和 Tate’s Pass 大老坳 。

西貢區亦有一組相連地名 Hebe Haven 白沙灣 Hebe Hill , Lower Hebe Hill , 和 Hebe Knoll 。
至於新界北部就較多了 , 可能是因為該區較多英軍營地 , 要滿足軍士們的思鄉情吧 ! 首先是將英國兩個最高山的名稱搬到香港來 , Ben Nevis 為全英最高峰 , 1343米 , 位於蘇格蘭中部 , 名字被冠於沙頭角的紅花寨 (489米) , 旁邊的紅花嶺就叫 Robin’s Nest , 倒與山腳的麻雀嶺村相配合 。 而另一山名 Snowdon , 1085米 , 位於威爾斯北部 , 有登山小火車直達山頂 , 名字則被冠於麒麟山與雞公嶺之間的337米山峰 (官方地圖無名字 , 旅行界稱[大羅天]) 。

除了獨立的山峰外 , 有多處山嶺地帶 , 亦被冠上英國本土山脈名稱 。 North Downs 是位於倫敦南部的一列山丘 , 被冠於落馬洲至羅湖間的山嶺 , South Downs 是位於英國南岸的一列山丘 , 被冠於牛潭尾至粉嶺間的山嶺 , 包括上面提及的Snowdon 山 , Cheviots 是位於英格蘭和蘇格蘭間的界山 , 被冠於上水華山山脈 , Mendips 是位於英國西南部的一列山丘 , 被冠於沙頭角紅花嶺至紅花寨 , 包括上面提及的Ben Nevis山 , 最後 Cotswolds 是位於英國西南部近威爾斯的一列山丘 , 被冠於龍山至八仙嶺一帶 , 算是範圍最廣的一處山脈了 。
而在新圍軍營附近 , 有一組互相關連的山名 , 頗為有趣 , 主體是 Queen’s Hill 皇后山 , 山下原有皇后山軍營 , 跟著是 King’s Hill, Duke’s Hill, Princess Hill , 還有 Dog Hill, Puppy Hill, Cat Hill, Kitten Hill , 真是整個家族連寵物都由英國搬到香港來了 。

山名全是英國土產 , 但有多條河流卻改了印度名字 , 令人費解 , 或是當時駐軍包括了印度籍人士 , 也要照顧他們的感情吧 ! River Indus 印度河大家一定知道 , 其實就是北區的梧桐河 , 還有它的支流 River Beas 雙魚河 , River Sutlej 石上河 , River Chenab 軍地河和 River Jhelum 丹山河 , 另一條印度名河 River Ganges 恆河 , 其實就是打鼓嶺的平原河 , 這些河流的分佈情況 , 倒有幾分似在印度 , 也要讚當時測量師的想像力 。

至於鄉鎮名字 , 也有少數改了英式地名 , 如 Dill’s Corner 古洞 , Laffans Plain 打鼓嶺和 Barker’s Bottom 萬屋邊 , 海灣就有 Starling Inlet 沙頭角海 。

上述新界北區的多個英式地名 , 在現時港府出版的郊遊圖 , 甚至地形圖 (1:20,000 HM20C 16張) 都沒有標示 , 要找尋它們的蹤影 , 唯有看1957年或以前的英國國防部出版的軍用地圖了 (1:20,000 GSGS3868 24張或1:25,000 L8811 20張) 。

西北長城印象(六) 進入河西走廊──甘肅省武威市

西北長城印象(六)
長城今猶在 遺蹟話滄桑
進入河西走廊──甘肅省武威市


西凉伎 ﹙唐﹚元稹
「吾聞昔日西涼州,人烟撲地桑柘稠;
葡萄酒熟恣行樂,紅豔青旗朱粉樓。」


河西走廊位於黃河之西的黃土高原上,它夾處於青藏高原北緣的祁連山脈與內蒙古南緣的走廊
北山之間,形成一條長約1000公里、闊約100餘公里的狹長地帶,因而得名。歷史上,漢、魏、隋、唐、宋、元、明、清各代都把河西走廊作為西北地區戰略基地,修長城,列亭障,築關塞,派兵戍守,徙民實邊,廣置屯田,大興農牧業生產。河西走廊亦是絲綢之路最重要的路段,是華夏文明、印度文明、地中海文明的滙流之地。人口方面,漢族、黨項族、滿族、蒙古族、匈奴、鮮卑、突厥、回鶻、羌、吐谷渾、吐蕃、回族、哈薩克族、烏孫、月氏等民族都曾在河西走廊開發過、活動過,賦予河西文化多元的內涵。


馬踏飛燕躍雷台

一個陰天的早上,我們進入甘肅省武威市。這個城市古稱姑臧,位處河西走廊東部,在西漢是
一個重要驛站。當年被漢武帝命名武威,以表漢朝將軍霍去病「河西戰役」戰勝匈奴軍威顯示之地。唐代易名涼州,在民國又再被命名為武威。在歷史上,自漢武帝在河西走廊設郡起始,武威曾先後被羌、鮮卑、匈奴、吐蕃、黨項、蒙古、滿族等游牧民族統治過,期間不同民族間曾多番發生紛爭,亦隨着不同時段人民的「漢化」或「胡化」過程,出現多元民族的融合和團結,並產生多姿多彩的文化。

我們先往雷台參觀,它座落在武威城北1公里,是中國旅遊標誌──銅奔馬的出土地。歷史記
載,雷台為前凉張茂所築的「靈鈞台」。 這個長方形夯築土台,長106米、寬60米、高8.5米。台上建有雄偉的明清時期的古建築,包括山門、雷祖殿、東西配殿、三星斗姆殿等十座建築,供奉着雷神和福、祿、壽三星等肖像,故名雷台。據民間傳說,雷祖即雷神,是古代神話中主管風調雨順、五榖豐登的司雷之神。福、祿、壽三星是民間掌管官爵福厚長壽之神。今天,雷台仍巍然屹立,四週古木參天,壯觀肅穆,保存完好。

漢墓遺址位於雷台觀的台基下方。1969年文革年間,人民公社團隊工人在雷台下方挖掘地道時
,發現此漢墓遺址,現分1號漢墓(南面)和2號漢墓(北面)。大伙兒參觀了1號漢墓。這是一個夫婦合葬墓,坐西向東,由墓道、墓門、甬道、前室、中室、後室組成。資料顯示,當年發現雷台古墓,雖已多次被盗墓,但仍出土有精緻、珍貴的銅車馬儀仗隊和仗俑99個,由此推論墓室主人為一位高級張姓武官和他的妻子。此外,墓室內亦出土金、銀、銅、鐵、玉、骨、漆、石、陶等文物231件,而最出色的便是銅奔馬。這是一匹形態生動、自然奔放、造型優美的神駒,它三足凌空,只有一足踩在飛鳥背上。這個由雕塑家精心設計難得的藝術品,巧妙地解決了支撐點、重心、平衡、抗阻力等科技問題,曾在國際上曾引起廣泛關注,被中外學者稱為「古代藝術之冠」。大伙兒在銅車馬儀仗隊和銅奔馬的複製品前拍照留念。


風光秀麗的長城鄉和岸門村長城

中午進膳時,考古研究所保管主任寧銀生先生介紹:「武威人口約30萬,有來自河北、河南、
山東、山西的移民。因受惠於祁連山雪水的滋潤,武威地區林木葱籠,水草豐美,農業發達。農民自紅崖山水庫引水灌溉田野,種植玉米、小麥、葵花、葡萄、西瓜、甜瓜,收獲甚豐。但是,每年春季有2至3個月,武威市民的生活仍深受沙塵暴影響。」

下午,我們欣賞到甘肅高原的秋色。踏入九月上旬,燦爛的收獲季節已臨近尾聲。甘肅高原廣
闊縱橫土地上的莊稼:玉米、葵花、西瓜等,今天大都被收割放在一邊。農家院落,顯得格外恬靜和閒適。
寧銀生主任領我們先往長城鄉長城,我們踏着田間小路,不久,看到一段破落的長城遺址。「這
是長城鄉長城的其中一段,主體部件被農民在早期開墾田地時破壞了。」寧主任說。

我們續往岸門村漢、明長城段遺址參觀。寧主任介紹說:「西漢政府為鞏固河西的統治,保持
絲綢之路的暢通,大規模修築邊防塞障。今天,武威約保留100多公里的漢代長城和烽燧遺址。」他接著說:「西漢年代,政府採取了『徙民實邊』和『屯田』兩大措施。『徙民』主要是指中原貧民、戍卒家屬和罪犯,他們被分派到凉州開發土地;『屯田』主要是由戍卒負責,有『軍屯』和『民屯』兩種。『軍屯』是駐在邊塞要地和長城沿綫的戍卒,他們一邊戍邊,一邊耕田;『民屯』是移民墾田種植。政府供給他們生產工具,糧食和衣物,讓他們專心牧農。過程中,戍卒和移民興修水利,開渠鑿井,引用祁連山的雪水和地下水澆灌農田、供人畜飲用。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河西地區的經濟發展強盛,人口增多,成為富庶地區。」


永豐灘下夕陽斜

聽過漢長城的歷史後,大伙兒前往位於蘭新鐵路旁的永豐灘漢、明長城段遺址繼續參觀。抵達
後我們環視四週,只見一望無際的戈壁灘和荒坡土地上,孤單地屹立著高大、飽受風傷、滿面蒼荑的長城、烽火台和小城堡遺址。1958年當地由於興建鐵路的關係,這段夯土長城已被破壞。細看之下,牆垣表面百孔千瘡,佈滿了黃蜂遺留下的小洞,烽火台下方則殘留牧羊人用作休憩的坑洞。牆腳附近的地上,團友意外地檢拾到銅鐵箭頭的殘件,引發大伙兒聯想起這兒作為古戰場,千軍萬馬衝鋒陷陣的壯烈情景。夕陽西下,秋日的藍天是那樣開闊,我躑蠋這片古老的大地,在灰暗的長城的投影下,苦思着、絻懷着……
(待續)

參考書籍:
1.〈河西走廊──邊塞 古道 祁連〉陳淮著 西部大地文化傳播
2. 〈西部明珠──凉州〉張效林 王其英主編 蘭州大學出版社
3. 西塞雄風──隴右長城文化 薛長年著 甘肅教育出版社

南生圍的生與死 梁本添

南生圍的生與死 梁本添


南生圍昔日甚多電影取景地,是元朗区數一數二之風景生態区;今日南生圍仍甚多拍友取龍之地,更是婚紗外影之熱門地,但據聞土地已被恒基收購,準備大發展之用。作為一個大自然愛好者,土生土養的我,故鄉土地,遭人侵略,極感心痛。空地當前,地產霸權虎視眈眈,要開發利用,興建所謂低密度豪宅及哥爾夫球塲的豪華玩意,不惜摧毀香港僅有的生態,也要使山海林大的美景成為富豪囊中的私產。除南生圍外,大浪西灣、白腊灣、馬屎洲、塱原濕地、粉領北,甚至有部份郊野公園也遭破壞。我們用斗室蝸居的淒酸苦楚日子換來的自然資源,將會受到無情的掠奪。大家若不勤加巡視,奮起抗爭,恐怕我們屈居斗室的代價不是保育青山綠水,而是使得大部份郊野成為低密度豪宅;我們辛辛苦苦為後代、為眾生儲藏的穀糧,將成為富豪的一碟碟点心。還好香港後一代保育知識优厚,肯為大自然、濕地生態環境,甚至歷代文物抗爭。最近十二月十二日南生圍的”十二月圍城”抗爭保育活動,本人亦自發參與,千人於南生圍草地大曬冷,塲面感人,亦希望藉此行動喚起大家注意。
救救吧,南生圍!

節錄本人旅遊隨筆5/12/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