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27日 星期日

南中國畫裏的鄉村—蘇家圍(上)

朱石年

據蘇家圍的歷史簡介, 蘇東坡的第七代孫蘇天榮, 原籍江西廬陵,於任番禺教諭期間, 曾乘船經過河源,夜宿東江邊合水(地名),夢中上岸遊玩,見到一棵名叫「紫蘇」的大樹,認為日後姓蘇的一定大紅大紫,蘇天榮後出任四川富順知縣。至其玄孫蘇秀弘任東莞京山(今茶山鎮)巡檢時,於1382年携家眷落居「合水」,定名蘇圍,推蘇天榮為始太祖。

蘇家圍客家村現保存十八座明清時期建築,均為府第式結構,整個村落的排水處理皆符合系統,没有九曲暗渠。

歷史最久遠的是東山蘇公祠的「永思堂」,始建於明朝成化十七年(1481),至今已有五百餘年歷史,是蘇東坡第十五代孫蘇東山所建。明清時期蘇圍不過三百多人,却辦有十個私塾和一間東山學堂。

滿清道光年間科舉考試,全河源縣考取二十四名秀才,東山學堂佔了十二名,故蘇圍有蘇半縣之譽。

客家民居北京的「四合院」,陝北的「窰洞」,廣西的「杆欄式」和雲南的「一顆印」并稱為中國五大傳統建築。

客家民居有三大功能:聚族而居,防禦外敵和顯示社會地位。

客家民居有五大優點:充分經濟性,良好堅固性,奇異物理性,突出防禦性和獨特藝術性。

在嶺南山區客家人的聚居地,人們隨處可看到許多具有古樸典雅的客家民居建築,其中「府第式」存世最多,也最為著名,被中外建築學界稱之「為最具中國古民居建築特色的建築物」之一,而蘇家圍古民居建築,是整個河源市保存得最完整,最具有歷史人文價值和學術的一座客家民居,它布局規整,層次分明,座落有序,既有中原古樸遺風,又有粵北山區特色,融科學性,觀賞性為一體, 顥示客家人的出色才華和高超藝術。

蘇家圍祠堂有一副門聯: 「武功世澤 學士家聲」

在筵席上,與蘇某同為座上客,因提及「武功世澤」,說他的祖上,也文也武,文的是蘇文忠公,武的是出使匈奴的中郎將蘇武。

武功,是陝西省一個縣,它位於興平與扶風之間,為由咸陽往寶雞必經之途。中國的百家姓如:朱,沛國郡。鄔,太原郡。刁,弘農郡。馬,扶風郡。蘇,武功郡。(是指蘇氏發源於武功,所以蘇氏的後人便以武功為郡望和發源地)。漢朝的蘇武墓位於武功縣武功鄉龍門村(蘇武,漢武帝時以中郎將使匈奴,被留居海上,仗節牧羝十九年)。

二零零五年夏,崇正總會應邀到寶雞恭祭炎帝陵,道經武功,我曾要求繞道憑弔(回日樓臺非甲帳,去時冠劍是丁年)的蘇武墓,李世文兄說,祭陵專車走的是高速公路,若抄小路入龍門村,往返費時,恐趕不及咸陽市政府招待的晚宴,因此去不成了!

下聯指蘇東坡被朝雲嘲笑,學士滿肚不合時宜(蘇翁一生耿介,不善逢迎,所以官運不亨)。

永思堂上面供奉蘇家先祖靈位,其中最上面的是東坡先生和其妾王朝雲(蘇東坡妻子王弗,二妻王閏之,妾王朝雲),每到良辰吉日,蘇家的人到來上香,它又是蘇氏家族議事場所,大門聯云:「漢室忠臣第 宋朝學士家」。 漢室忠臣是指蘇武,文天祥的正氣歌也讚揚他,為嚴將軍頭,在漢蘇武節。所以他成為了忠臣中最典範的人物。宋朝學士,唐宋八大家,姓蘇的也佔了三位。

(待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