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1日 星期日

157期網上版目錄

157期網上版目錄

  1. Three National Parks in South America南美洲南部的三個國家公園 K.C. Lee
  2. 惜別 (七絶二首)                              黄梓莘
  3. 香港的界石                                                   龍鎮邦
  4. 憑歌寄意:互助互愛千祈咪孤獨勁歌金曲             陳源
  5. 認識愛爾蘭                                            愛爾蘭國際教育中心
  6. 泉州考察團後記(五)                                        區惠琴
  7. 行山一定要背背囊                                             簡培發

Three National.Parks in South America KC Lee


Three National.Parks in South America         KC Lee

In January 2013, my wife and I had a wonderful tour with the "Overseas
Adventure Travel" of USA to the very south of South America.

In this tour, we also cruised (5 days in small ship for 120 passengers) on the
Strait of Magellan and Beagle Channel and landed on Cape Horn (Hop Yun Kok in
Chinese). What we enjoyed most are the visits to 3 national parks in this very south,
1 in Argentina and 2 in Chile.

They are :(1) Los Glaciares N.P. in Argentina - created 1937, 1,700 sq. miles
and nearly50 large glaciers. It is the 3rd largest ice cap in the world after Antarctic
and Greenland. This N.P. is so big, we could only afford to visit just one glacier,
the Perito Moreno Glacier - 30 km long, 5 km wide and 60 m high. It is one of the 3
Patagonian glaciers that are not retreating.

(2) Torres del Paine (Blue Towers) N.P. (Chile) - for years I had been fascinated
by the scenes of this black (or blue) slate "horns" of the Cuernos del Paine. This
time in this N.P., we hiked 4 km (very windy) to get a closer
look, absolutely fantastic (heights of these 2 horns, 2,600m & 2,200m). In this
park, we also hiked to Lago (Lake) Grey, Hidden Lake, etc. (We spent 2 days
here.)

(3) Isla Hornos N.P. (Chile) - Cape Horn is at the very south of this island
(Lat.56 degrees South). Landing is only weather permitting (Chances, 50 & 50) and
by riding the zodiac boats from the mother ship. We were lucky, we had a beautiful
sunshine morning (on Sunday, January 13th), 7 degrees C. We landed smoothlythen
climbed a wooden staircase of 160 steps to reach a hill ridge. Then hiked 1.5 km to
reach the Albatross Monument in the south. This monument was erected by the
Chilean Navy in 1992, 7 meters high and is made out of 10 steel plates.The scenes
looking south from this monument where Atlantic and Pacific meet areabsolutely
terrific, magnificent, incredible ...

While I was working in the HK Housing Department in the 1980s, a New
Zealander colleague call me a "national park freak", knowing my habit of visiting
national parks abroad in every possible circumstance. I think I still am such a freak.

********

南美洲南部的三個國家公園              李君聰

2013年一月我和妻子參加了美國Overseas Adventure Travel 的旅行隊,前往
南美洲之最南端,展開一次奇妙探索之旅。

行程中我們曾乘坐了五天遊輪,途經麥哲倫海峽(Strait of Magellan)、比
格爾峽(Beagle Channel),又曾登陸合恩角(Cape Horn)。這次南美洲行程
中最令我們難忘的是遊覽了三個國家公園,其中一個位於阿根廷,兩個位於智
利。

(一)阿根廷的大冰川國家公園(Los Glaciares National Park)創立於
1937年, 面積達1,700平方英里,公園內包括近50條巨大冰川。這是繼南極洲和
格陵蘭後世界上第三個最大冰冠(ice cap).由於大冰川國家公園面積龐大,
我們只能探索其中一條名叫貝利托莫蘭奴(Perito Moreno)的冰川,這條長30
公里、闊5公里、高 60米的冰川是巴塔哥尼亞高原(Patagonia)三條沒有退卻
的冰川之一。

(二)在智利的藍塔國家公園 (Torres del Paine National Park),我們逗留
了兩天。 在疾風中我們攀登遠足,前往觀看藍塔 (Cuernos del Paine)那雄偉高
聳、由黑藍色板岩構成的尖角雙峰(高2,600米和2,200米)。接著我們在第二天
又曾前往灰湖(Grey Lago)、隱湖( Hidden Lake)區漫步。

(三)要登陸智利的合恩島(Isla Hornos),因為風浪氣候,通常機會率
只有五成。我們很幸運,在一月十三日(星期日)這個天朗氣清的早上(攝氏
7度),大家從母船乘搭橡皮艇,順利登島。這合恩島國家公園(Isla
Hornos
National Park)的南端便是合恩角(Cape Horn)所在地,南緯56 度。登島後,
我們在一峭崖之下登了一百六十級特設的木梯階到崖頂,然後循一木板步道,
南走1.5公里,便到了合恩角山崖上在1992年由智利海軍建立的信天翁紀念碑
(Albatross Monument)。這塊七米高的紀念碑是由十塊鋼片組成一飛翔中之信天
翁的形狀。在這裏南望茫無際涯的大西洋和太平洋交匯海域,很是壯觀、震人
心絃。

記得在1980年代,當我仍在香港房屋署任職時,一位紐西蘭籍同事知道我
習慣在海外旅遊時,必爭取每一機會去看當地的國家公園。他常常取笑我是個
「國家公園」痴迷(freak),時至今天,我相信我仍是這種痴迷!
(編者按:本文譯自李君聰先生之英文來稿 “Three National.Parks in South

America”,原文將上載旅聲157期網頁。)





阿根廷大冰川國家公園內的貝利托莫蘭奴冰川




智利藍塔國家公園的尖角雙峰





筆者夫婦攝於智利合恩角的信天翁紀念碑前

認識愛爾蘭 愛爾蘭– 先進教育制度有利學生發展


認識愛爾蘭
      

   愛爾蘭– 先進教育制度有利學生發展    
                                                        

每年到這幾個月份都是本港中學生尋求升學出路的時間。自去年本港推出新學制,學生對海外升學的需求大增。本港是以中文和英文為法定語文,學生選擇海外升學自然是以英語系國家為主。熱門的留學目的地包括英、美、澳、加等國家。可能由於香港的歷史背景,港人對英國教育特別鍾愛,而忽略了英國旁邊的愛爾蘭共和國,另一個以英語為主要語言的歐洲國家。
愛爾蘭除了是歐洲的著名旅遊勝地,其學術水平及高端科技亦名聞國際,有「歐洲矽谷」之稱。愛爾蘭的教育制度是歐盟各國之冠,完善的學制讓學生更大空間轉換學系,有利學生長遠發展,而學費只是英國的三分之一,生活費也相對地低。


愛爾蘭的國立大學世界聞名,共有七間國立大學,十四間理工大學及二十多間私立專上學院,其中以聖三一學院(Trinity College Dublin)、都柏林大學(University College Dublin)及愛爾蘭國立科克大學(University College Cork)較為出名。留學愛爾蘭的學生數目以來自美國的學生居首位。
愛爾蘭的學士學位課程是三年制的,國立大學有高度自治權力,可獨立頒發畢業證書。而理工大學及私立大學是由愛爾蘭教育局的Quality and Qualification Ireland (QQI) 監管,學歷在國際上獲得廣泛承認包括中、英、美、澳、加等國。
愛爾蘭的國立大學一般入學要求是香港文憑試五科成績達四級或以上,英文水平最少要IELTS的六分。若學生未能直接入大學,可先讀一年的高級文憑課程,完成之後可入讀大學二年級,仍然可以在三年完成學士學位課程。另一條極具吸引力的升學途徑是學生完成中四或以上學歷,可報讀一年制的國家證書課程,繼而升讀一年制的高級文憑課程,學生仍然可接上大學二年級,可以在四年時間取得學士學位。學生在考慮升學出路時除了要先認清楚自己的發展路向,了解各大學所提供的課程是否適合自己,亦都要做好經濟計劃去應付留學數年的支出。
愛爾蘭的教育制度是強調理論與實習相結合,很多專上院校的課程都包括帶薪的實習。事實上,愛爾蘭的學生簽證是容許學生每周工作二十小時,暑假及聖誕等長假期更可工作四十小時。愛爾蘭法定最低工資是每小時7.65歐元(1歐元大約兌換10港元)。現時愛爾蘭國立大學的學費一年約為9萬至14萬港元,國家證書及高級文憑學費一年約為18萬至20萬港元。學費及生活費總開支都不超過30萬,比較其他熱門留學地區都要便宜,不失為一個理想的留學選擇。


              資料由愛爾蘭國際教育中心提供
                                                        電話:26254407

惜別 (七絶二首) 黄梓莘


惜別 (七絶二首) 黄梓莘


陳深裔兄赴美度歲,享天倫樂。盼早日回港在「旅聲」再次聚首。

其一
允文允武更詩詞
七步能成信不疑
臨別依依詩贈我
匆匆問訉莫歸遲

其二
幾度同枱事「旅聲」
推敲解讀重若輕
関山飛越尋兒趣
香港青山總是情

憑歌寄意(曲三首)(一)


憑歌寄意(曲三首)(一)

1. 互助互愛 詞:  陳源    調: 戲水鴛鴦

齊高慶   同歌詠   唱歌歡笑怡情   夠醒
詳細參訂   有青春   充滿溫情性   大大合唱
個個精神勁   雙雙對對參加跳舞   好神聖
尋歡暢   齊衝勁   四方好友長情   最醒
零舍高慶   冇階級總要心腸正   互助互愛
得到人公認   開心世界天天暢快真係神聖

調:  楊翠喜
可敬可敬   我哋齊衝勁   可敬可敬   我哋情堅定         (重唱)                 
充滿熱情大眾高慶   借歌舒情   真係醒醒醒
高聲歌唱唱寄望訴心聲   多歡快能醫病
總要熱情共摰誠    願天公嚟做証
永遠都係咁啱傾

重唱一次 (由可敬可敬起唱至尾)

**********************************

2. 千祈咪孤獨 填詞:  陳源    調  (載歌載舞)

真舒服   認真舒服   鬆下腳骨   走上梧桐瀑
傻更更   真老襯   好似舊木
落力追求甜美夢   可惜而家眼朦矇   隨山走
趕住要鬆   行急D要趁快   總要醒目
大家同意入山林   扳山澗若遊龍
行山易   又夠輕鬆   早知我才華會顯威風
又岩K   夠暢快   鬼咁舒服   應該輕鬆下
勿再去擔憂   朋情好友係四寶   千祈咪孤獨
呢件新衣服   冚住件舊衣服   三個骨有紅又有綠
件新衫夠曬靚   鬼咁醒目
不應賭狗馬   大注可傾家   人人都說錢係好   千祈咪吸毒
揸住三文六   想話煲豬肉   豬腳骨   厚皮又無肉
無端端   聽佢氹   將我說服   奇味龍蝦   最好個頭
交帶廚師將佢焗   應該輕鬆下   盡意去瀟灑
提防滾友扮闊佬   分分鐘要醒目

********************************************
3. 勁歌金曲 作詞:  陳源         調: 漁歌晚唱

唱勁歌金曲好過去打麻雀牌
小唱輕鬆又冇古怪
有時自己好似大曬
我唱通街
亂唱兼亂嗌
完全冇譜又冇詼諧
歌聲就亂咁?
“睽”就未算”睽”
總之唱勁歌就輸服曬
的老友常讚我好精乖
真係氣頂兼氣壞
佢聲聲點唱我高聲歌唱確難捱
我大聲唱   係咁嗌   完全欠解
其實我唔壞   又冇古怪
為人正牌
唱勁歌金曲好過去打麻雀牌
小唱輕又冇古怪   (重唱一次)

********************************************

泉州歷史學習考察團後記(五) 區惠琴


      泉州歷史學習考察團後記(五)           區惠琴

泉州開元寺大殿後面的甘露戒壇,建在中軸線的第二臺階上。據說唐朝時候,此地常降甘露,一個叫行昭的和尚於是在這裏挖了一口甘露井。北來天津三年(西元 1019年)在井上建壇,遂稱甘露戒壇。南宋建炎二年(西元 1108年)敦炤和尚認為戒壇不符合規範,又按《南山圖經》改建為五級,其間高低寬窄都有嚴格的限制。後經元、明多次重修,現存建築是清康熙五年(西元 1666年)重建的四重簷八角攢尖式結構。壇頂正中藻井採用如意斗拱,交疊上收,如蜘蛛結網,似回紋織錦,結構複雜而精巧。壇之四周立柱斗拱和鋪作間 24尊“飛天樂伎”,身系五彩飄帶,手持琵琶、二弦、洞蕭、響板,輕歌曼舞,翩翩若飛。它們與百柱殿的頻伽一樣,既是建築藝術的瑰寶,也是研究南音與南戲十分寶貴的形象資料。
  藻井下分五級。壇台的最上層供奉明代的盧舍那佛木雕坐像,其所坐蓮花台座有一千葉蓮花瓣,每片蓮葉上各刻一尊 6釐米大小的佛像,十分精妙。盧舍那四周各層侍立著金剛鉤、金剛索、金剛鈴、金剛鎖四菩薩,還有釋迦牟尼、阿彌陀佛、寒山、拾得、千手觀音的及韋馱天將等 24尊菩薩神像。其中尤以八大金剛塑像為最佳。它們怒目結髮,赤足袒胸,顯得無比威嚴。環繞壇座的束腰處還有護三皈、護五戒的各種神王牌 64個。戒壇是佛教徒受戒的地方,這種神秘肅穆的氛圍,正可使人敬畏不迭,諸念俱滅,一心皈依。據說這種戒壇在全國已寥若晨星了。常言道物以稀為貴,大家也算有眼福了。
在中軸線的兩邊,還有一些建築群:東有由迦藍祠改建的檀樾祠 ,紀念施主黃守恭。黃氏四安(南安、惠安、同安、安溪)後裔及海外紫雲家族無不以此為榮。有俗稱“小開元寺”的准提禪林,原供奉天臺宗的准提菩薩;西有尊勝院,現已開闢一部分為弘一法師紀念館,有水陸禪寺,以供寺僧棲息。
   聳立在拜庭兩側廣場中,相距約200米的八角五層樓閣式仿木結構石塔就是泉州東西塔,它是開元寺的重要文物。東塔名“鎮國塔”,鹹通六年(西元865年)由倡建者文偁禪師建成五層木塔。前後經過幾次毀壞與重修,易木為磚。至嘉熙二年(西元1238年)本洪法師才易磚為石,後由法權法師,天錫法師繼造,前後經十年才完工。
東塔通高48.24米,塔平面分回廊、外壁、塔內回廊和塔心八角柱四部分。塔為框架式的結構。正中的塔心柱直貫於各層,是全塔的支撐。各層塔心柱上的八個轉角處均架有石樑,搭連于 2米厚的塔壁和倚柱,頂柱的護鬥出華拱層層托出,縮小石樑跨度。石樑與粱托如同斧鑿,榫眼接合,使塔心與塔壁的應力連結相依形成一體,大大加強了塔身的牢固性。塔壁使用加工雕琢的花崗岩,以縱橫交錯的方法疊砌,計算精確,築工縝密。穩固的基礎,配置著符合力學原理的堅實塔心,使這座重達一萬多噸的建築物雖經歷 700多年風霜雨露而巍然不動。西元 1604年的八級地震,也無法動搖動它的根基。石塔不但堅固無比,而且造型精緻。塔簷呈彎弧狀向外伸展,簷角高翹,使塔身有淩空欲飛的態勢,顯得輕盈。每一層各設四個門和四個龕,逐層互換。這樣既平均分散重力,又可使塔的外型更加生動和美觀。每層塔簷角各系銅鐸一枚,微風吹動之時,鐸1聲叮咚,悅耳怡人。塔頂有八條大鐵鏈,連結八個翹角與刹頂,顯得氣勢磅礴,紫氣飄搖。每一層塔壁上還刻有十六幅浮雕,分別刻有人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和佛乘,共計 80幅栩翎如生的人物雕像。刀工細膩,線條流暢,巧奪天工。東塔已於 1997年人選全國四大名塔郵票,可稱得上:石塔之王。
   西塔名仁壽塔。五代梁貞明三年(西元 917年)王審知由福州泛海運木來泉州建此塔,初名“無量壽塔”。北來政和四年(西元1114年)奏請賜名“仁壽塔”,前後經毀壞與重修多次,易木為磚,至宋紹定元年至嘉熙元年(西元1228-- 1237年)由自證法師易磚為石,先於東塔十年建成。西塔通高44.06米,略低於東塔,其規模與東塔幾乎完全相同。
接著我們前往狀元街,這是位於鯉城區東街後街的一條步行街,西接中山路,北臨東街,中段處是玄妙觀,建有獨具泉州特色的牌坊,被譽為八閩第一街。狀元街長 500 米左右,環境幽雅,主要經營旅遊文化工藝品等。    全街共分三個區,第一街區是一段宅內步行街,二、三層有廊橋相接,還設置三座牌坊──“海濱鄒魯”、“嶽獻海邦”、“四門學士”,中央有一個 700 多平方米的市民休閒廣場。     
 第二街區入口處有“仁風行春”、“白雲古地”、“太康肇始”三座牌坊,區內廣場兩側牆壁上的“子見老子”、“老子出關”兩幅大型壁雕。                                               




(待續)







泉州開元寺


   
狀元街牌坊

   
狀元街解說


2013年4月20日 星期六

行山一定要背背囊 簡培發


                    行山一定要背背囊                           簡培發

有些人行山視為健身,或運動,裝備很隨便,經常看到一些行山友只有帶個膠袋,晴雨具等裝備都無,其實這是非常危險的,無事笑嘻嘻,中途遇有意外時,隨便搞出人命哩。

我認為提高裝備有助減低意外的發生。行山裝備不必太專業,一個背得舒服又普通的背囊已足夠了。你試想想如果向前摔倒,有雙手撐住,頂多手掌流血,沒生命危險;如果是向後滑倒,腰骨如何保護它呢?就是這個背囊充作CUSHION,成了一層充氣囊,把你的腰骨避卸重壓。道理就是甘簡單。

此外行山宜穿長褲、長袖衣服和手套外,除了避免被刮外,更重要是避免被細菌侵襲,引致一種叫「叢林傷寒症」,這症目前在香港還未有藥可以治療,需從美國寄藥急療。最近筆者隨隊行山,竟有人赤腳,短褲,短衣行山,人人稱讚。無知與自大,是人性的自卑心態,我可憐這類人的知識如此淺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