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邊疆與少數民族」
「貴州黔東南段」考察之旅(下) 風信子
(筆者按: 文章部份資料取材自景點的相關網頁、〈文化探索行程資料册〉和劉國亮老師的文句摘錄,謹此致謝。)
四月二十五日上午我們來到距天柱縣城四十公里的三門塘宗祠文化古建築群參觀。歷史上三門塘是外三江的主要商埠,是清水江上最重要的物資集散地。大量的木材、藥材、桐油等從這裏運往湖南,並將生活用品運回。三門塘位於江邊,由於這段清水江正進行興建水庫,沿岸已加建堤壩道路,昔日的五座古碼頭大都被水淹沒,包括三門塘劉氏宗祠附屬的劉家碼頭和前往碼頭的街道;昔日的古譯道亦因道路改建而受破壞,令人惋惜。我們參觀了三幢古建築,包括王氏宗祠將軍府、劉氏宗祠家宅和巴洛克式的建築,還有多塊古碑刻等。
王氏宗祠將軍府
具巴洛克式建築特色的劉氏宗祠
劉國亮老師介紹: 「三門塘90%的村民是侗族,10%的村民是苗族(嫁到三門塘的),講侗語,也講漢語,部分村民還講苗語。全村有16個村民組362戶1559人,有王、吳、劉、謝、蔣、李、彭、袁、印等19個姓氏,數百年來和睦相處,親如一家。
三門塘村在清朝康熙、雍正、乾隆時期劃爲“外三江”,經營木材,富甲一方。富裕起來的三門塘人大興土木,修路造房,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如今,三門塘以北侗古建築、石碑群、樹文化、石文化、北侗風情、“七月七”侗歌節著稱於世,吸引了大批中外遊客。去年“七月七”,三門塘恢複擧辦侗歌節,四十八寨萬餘群眾參加了盛大的歌會。今年,村裏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廣傳資訊,省內外賓朋更是紛至遝來,兩萬多名群眾參加了歌場盛會。」
我們在斜陽中離開三門塘,乘車前往鎮遠,途中旅遊車一直在興建中馬路的碎石和泥濘上顛簸前進。眺望窗外盡是一個接一個建築地盤,興建中的移民新邨已見雛型,這是受興建水庫影響居民未來的家園。拐彎後,再遠望隔江的三門塘房屋,不少已消失在暮色中。
四月二十六日上午,我們來到鎮遠古城。
鎮遠是一座“以軍興商”的“移民”城市,是多元文化交融的地方。特殊的地理位置使鎮遠自古以來就以“欲據滇楚、必佔鎮遠”,“欲通雲貴、先守鎮遠”的政治、軍事要地著稱於世,素有“滇楚鎖鑰、黔東門戶”之稱。鎮遠是西南大都會,是明清中央政府進軍東南亞必經之路,也曾是商業物資集散地
從青龍洞山上俯瞰鎮遠古城
歷史上鎮遠曾經屯兵2.8萬,供奉白起、王翦、廉頗、李牧四大“東方戰神”的四官殿以及石屏山上的古長城和眾多的關、屯、堡等就是歷史的鑒證。 鎮遠也是湘楚中原西通滇黔至緬甸、印度等東南亞國家“南方絲綢之路”的重要驛站。明清時期鎮遠曾衍升為黔東地區政治、軍事、商業、文化的中心,歷史上的“八大會館”、“十二戲樓”至今仍有部分保存完好。長期以來,中原文化、地方民族文化、域外各國文化在這裏相互滲透、交融,形成了獨特的包容性文化 。鎮遠是中國民族重工業的發祥地。李鴻章、張之洞在“洋務運動”中創辦的股份制企業——青溪鐵廠,比武漢漢陽鋼廠還早三年,“天字第1號”鋼錠現仍存放在鎮遠。
自從徽商、湖南中區文化滲透進來後,鹽船爭流,商賈如雲,歷史上形成的八大會館、十二戲樓,吸引了逐利而居的商人,由軍事重鎮演變為商業都市,當年遠古的商業物流、船隻航運、碼頭、海關稅收居貴州第四位,構成西南 “清明上河圖” 的繁榮景象,充滿財氣,是富庶之地,如今仍完整保留的江西會館、福建會館和府城大碼頭、禹門碼頭、衝子口碼頭、天后宮碼頭、上北門等碼頭,可以說是這段繁盛歷史的見證。今天鎮遠人民仍保持著質樸、淳厚的文化傳統和生活習俗。每年舉行各種民間傳統活動,如:“三月三”、“九月九”等。其中源自明代的端陽龍舟文化節,以舞陽河為賽場,極具盛況。
鎮遠古城風貌
今天我們登臨青龍洞古建築群,有幸地欣賞它那青磚黛瓦、高封火牆、飛簷翹角、雕樑畫棟的古建築群。建築群內的每一塊青石板、每一塊青磚都記載著它們歷史遺跡,泣訴著千年古鎮的滄桑。
青龍洞古建築群風景秀麗,倚靠着石屏山那雄偉的絕壁上興建。石屏山蜿如雄獅昂首挺胸,面臨前方的舞陽河有如一條碧綠的玉帶,呈“S”型的蜿蜒貫通全城,山水渾然一體倒影成畫,構成了太極圖上的石屏巨鎮,形成了“九山抱一城,一水分府衛”的獨特風貌,被中外遊客譽為“東方威尼斯”。
青龍洞古建築群
接著我們在城內的街巷上遛蹥,欣賞鎮遠那古樸典雅的古城風貌。 古巷曲徑通幽,古石橋錯落有致,古碼頭和古城垣風韻猶存,步行其中,似是聆聽它們在訴說昔日往事。難得的是,我們參觀了“和平村”。這是二次大戰曾收容和教育日本戰俘的場所,部份戰俘在此洗心革面,成為日本反戰同盟的“和平使者”。
四月二十六日我們前往台江,參觀了清代的蘇元春公館和兩湖會館遺址,可惜這兩所房子久已荒廢,現正關閉待修。清末民初的八大商賈家宅的房子,部份已成為其他民居或改變用途,我們只能看到這些老房子今天殘破的面貌,藉此憑弔它們昔日輝煌的歲月。
下午我們參觀了苗族的姊妹節活動
劉國亮老師在車上介紹:「苗族姊妹節又稱"姊妹飯節",是台江縣老屯、施洞一帶苗族人民的一個傳統節日,每年農曆三月十五日至十七日舉行。屆時苗族青年男女穿上節日的盛裝,聚集于榕江、楊家、偏寨,歡度這個極富民族特色的傳統佳節。台江縣域內各支系的苗族過姊妹節的時間不盡相同,大都在正月至五月間。
苗族姊妹節,苗語叫"濃嘎良",它以苗族青年女子為中心,以邀約情人游方對歌、吃姊妹飯、跳蘆笙木鼓舞、互贈信物、訂立婚約等為主要活動內容。它被喻為"藏在花蕊裏的節日",是"最古老的東方情人節"。傳說施洞口最初是姊妹的世界。那時這裏還是人跡罕至的原始森林。幾十個漂亮的苗家姑娘率先來到這裏,伐木墾荒,耕耘播種,贏得了第一個金燦燦的碩秋。次年,在春風拂撩、萬物動情的季節裏,姑娘們也感到了愛情的渴求,她們便向四鄰八寨的後生們發出邀請。後生們聞訊莫不驚喜萬狀,紛至遝來。於是,每年三月十五日的"姊妹節"便相沿陳習,流傳至今。」
四月二十七日我們參觀了黃平的飛雲崖古建築群。酷稱黔南第一洞天的飛雲崖,是一處古樹參天、古味盎然的建築群。 明代王陽明、清代林則徐和何紹基等歷史名人曾於此留跡,今存碑刻摩崖甚多。
我們先參觀了舊州的一所天主堂,聆聽該堂劉神父介紹該堂歷史和今天的情況。劉神父出生自東北沈陽一個公教家庭,在上海接受培訓,後被派往貴州服務,他曾多次來港學習觀摩。據劉神父介紹:黃平約有二百位教友,出席主日彌撒約六十多人,以婦女與小孩為主。
接著我們沿着舊州古城的西上古街漫步,到達尚待修復的天后宮建築參觀 。然後繼續前往已修復的仁壽宮(福建會館),欣賞內裡美侖美奐的古建築和戲台。我們續前行往古城西口,在古城垣山坡上眺望二戰時的美軍機場和且蘭國兩個遺址。最後返抵西上古街的文昌宮,參觀了有關苗族和革家族的展覽。
四月二十八日我們到達凱里麻塘的革家寨參觀。
革家寨的婦女 寨內的編織機
下午3:20我們乘坐香港航空HX353班機返港。
感想:
回顧這八天「貴州黔東南段」行程,由於沿途景點相距頗遠,部份山區的路面顛簸,節目安排十分緊密,整個考察過程並不輕鬆。然而令我們的收穫甚豐:除了沿途認識了貴州黔東南豐富的歷史和觀看獨特的風土民情外,當地少數民族那淳樸熱情的面貌特別令我們感動。行程中我們獲得各地文物考古所的負責人熱情的接待,聆聽了導賞員詳細的介紹,讓我們對水族、苗族、侗族和革家族這四個少數民族的生活面貌增長了不少認識。
我感到這些少數民族的生活是儉樸無華的。他們立足在喀斯特地貌貧瘠的泥土上,春夏間日以繼夜辛勞地耕種務農,他們日常生活進食粗茶淡飯,居所的設施相對落後,物質生活並不豐盛,但他們的心靈富足。長期的暴曬令他們的皮膚黝黑,田間的勞動令他們的手足起繭,然而他們臉上卻綻放著燦爛的笑容。
這些少數民族的心靈是美麗的。過去他們的歷史沒有文字記錄,卻運用圖象符號把意念和生活智慧留下,印記在穿着身上的服飾。 歷史上他們曾經歷多次迫害,受到不公義的對待。今天,他們仍是保守著刻苦耐勞,知足常樂的民族性,待人以誠,熱愛生活。他們固守傳統,重視民族的團結,承傳自己的文化,節日時穿著奇異多姿的服飾,採取多姿多彩的方式歡度節日。在他們身上,我們發現了生活在現代都城人喪失已久的價值和美德,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