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29日 星期日

「香港明清時代海防」 (下) 蕭國健

「香港明清時代海防」 (下) 蕭國健

(註: 本文節錄自本年五月二十八日珠海學院中國文學系暨歷史研討所蕭國健教授「香港明清時代海防」講座,並徵得蕭教授同意轉載。)

大鵬千戶所城:

清朝1644年建國後源用明朝海防政策。在大鵬所城設營級軍隊,設參將主管,任用漢人。
清1704年大局穩定,鄭成功被剿滅,沿海恢復平靜。當時朝廷增強沿海防衛,把大鵬千戶所城二分,加設陸上新安營,駐守深圳。增強大鵬所,改為大鵬水師營,參將管轄香港地帶,包括四個唐汛:
九龍灣(九龍汛)、大嶼山(大嶼山汛)(分流)、紅香爐汛 (註1)、東涌口汛(註2)。 另1717年加建大嶼山炮台,置八枝炮、設二十間兵房。另一個炮台位於東涌,名石獅炮台,備有兩個炮位、八枝炮、一個火藥庫、三個兵房,駐有三十多兵的小軍隊,守護當時東涌與赤立角之間的窄小海峽。

清1794至1810年間,太平日子頗久,炮台設備日趨落伍,朝廷要再加強兵力。
1783-84年因越南西山阮姓人士作亂,越南政府倒台,當地官員逃難出海。當時適逢廣東漁民前往東京灣捕魚,船隊六隊聯手作業。船隊碰到越南逃難的官員,船員獲贈武器進行搶劫,獲得財富漁民返國購置槍炮裝備自己。後來領袖鄭七被越南政府册封大司馬(今國防部長),幫助官員重奪政權。最終鄭七和越南皇俱被革命份子所殺。

清1793-1807年間越南海盗作惡,其中有中國漁民。歷史有名的「東南艇盗」由中國沿海六隊漁民組成,包括以鄭七為首的紅旗,此外尚有黃旗、青旗、藍旗、黑旗等。鄭七死後,艇盗失去越南人的支持,自行在潮州、廣州、海南島等水域分割地盤。1810年清廷清除「東南艇盗」後,水師茍享安逸。

張保仔原為新會一個漁民子弟,1807年被屬紅旗的鄭一捉拿,成為其弟鄭七手下一個頭目。1809年鄭一遇颶風翻船溺斃,船隊由其妻鄭一嫂領導,因各旗不服由女流領導,鄭一嫂重用了張保仔,惟張保仔亦未獲各旗重視。1810年張保仔歸降清朝,帶領清兵清除「東南艇盗」,後來晉身為官。鄭一嫂亦成其妻並貴為官太。經此事件,清政府知道國家海防薄弱,炮台設計不足,故下令白靈鑄造七十多枚新炮,分置香港沿海炮台。現東涌炮台仍存放着這些古炮。

嘉慶十五年清政府再加強海防,加設「水師提督」一職。朝廷開始在鄉村招募當地漢人農民為兵,並引入「行伍」方式: 農民兵在勝戰後獲晉升官陛。東莞大鵬城出四個提督(官階正二品),他們死後都獲追封將軍。其中一位為名的賴恩爵將軍,他曾在香港官涌之戰六次戰勝英軍。

後來朝廷在中國沿海設四個水師,立兩廣水師提督(官二品)和閩浙水師提督,統管水陸兩軍。各省亦設陸路提督(官從二品)主管陸上軍隊。

清1810年廢除佛堂門炮台,加建九龍炮台(今九龍城寨公園對出的足球場位置,樂善堂小學所在處),建設九龍炮台,置八支炮增強九龍防衛。1817年建石獅炮台。

1831年
英國人進入香港。清軍明白香港當時的炮台已不適用,遂向朝廷要求增強防衛。清廷議決把大鵬營一分為二,一為右營,一為左營,即增加一倍軍隊。左營是舊的大鵬營,右營設在大嶼山,即東涌寨城 (註3)。設大鵬營辦事處,軍官自己駐大鵬,右營設一個守備(營長),帶領一支軍隊,守東涌。第一任營長何俊龍要自建辦公室,調動資源建城。他是東涌上嶺皮村何姓人。何俊龍本在香山當軍,調返故鄉大嶼山任此職,並調動香山商人的稅收用作建城,不足之數則自行籌措。當時何俊龍選近海城址,要與海邊略有距離,選址前方本為該村祠堂和何氏書室,因建築阻礙視線而被拆掉。

1837年英國人入侵香港。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大鵬營兩營兵力不足保衛香港,被升為大鵬協(壘),又稱師,相等再增加一個營的兵力。中方在尖沙咀建懲英炮台,位處在尖沙咀水警總部和九龍公園內。此外,在佐敦道海傍英皇佐治五世公園內,建官涌炮台(前面對廣東道政府船塢)。把南頭寨船隊五十多艘再加十五隻船,負責巡邏尖沙咀一帶。

1840年英軍攻打尖沙咀,見該地杳無人煙,登陸取水卻被陳連星設伏兵於官涌,受擊敗逃,此戰役又名「官涌之戰」。英軍共六次嘗試登陸香港失敗。

1841年陳連星被調往舟山作戰,後中國與英方開始和談,雙方草議尖鼻嘴條約。耆鄯以為草約已成實,把陳連星調返東莞。
1841年二月英軍在派兵突襲尖沙咀,因陳連星已內調,官涌炮台失守,英軍終於成功登陸。英軍接著攻打東莞。耆鄯以為中英雙方在草約尖鼻嘴條約階段,故遲遲没有未派兵增援。最後中方大敗,虎門之戰中陳連星和關天培戰死。
1842年最後中英雙方簽訂南京條約,割讓香港。

1843年從福建調來賴恩爵將軍駐港。1847年賴恩爵將軍(官陛副將) 建九龍寨城,後被晉升為水師提督。一年後賴恩爵逝世。九龍寨城被天地會佔據。後大鵬城張玉堂副將被調替任其位,他領兵即日收服九龍寨城捉首領羅亞添處決。張玉堂駐守香港其間,只帶兵不能打仗,對面是英屬地,只巡視街道,見棄紙上方有文字,文字乃天賜,發起檢拾棄紙燒燬予上天。守九龍寨城閒時手書。現城寨公園內有張玉堂書法壽字。張玉堂認識英文,曾替馬禮遜中華大辭典寫序。留港十四年至八十四歲離任。

1898年英國租借新界後,清朝放棄香港的防禦工事。 (全文完)


備註:
(註1) 紅香爐汛: 位天后地鐵站天后廟之石台上,該天后廟是軍隊曾駐守的地帶、廟內有碑記載紅香爐天后廟的名字,廟背後為紅香爐山、屬大鵬水師,天后廟有石級,為船隻繫繩處。

(註2) 東涌口汛: 位馬灣涌,有一條橋於離石獅炮台不遠的東涌墟前小河及鐵橋口,遺址尚有數間破屋和地基。

(註3) 東涌寨城: 建於1832年,有駐兵和民居。三門拱晨、接秀和長更。正面十尺濶,高十尺,底部為十五尺,建築方式為「鐵包金」。工人先在左右寨城地面兩側建牆體,分別用兩層石往上堆高,中間再加泥層成牆,再在寨城正中前方地面建牆體,合成寨城前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