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0日 星期二

149 期網上版目錄

149 期網上版目錄


香港之颱風 () 蕭國健

庸社元老相繼逝世 元老級時代的落幕 (上) 黃梓莘

香港鐵路車站的命名 龍鎮邦

西北長城印象(九)嘉峪關市 區惠琴


香港之颱風 (三)

香港之颱風 () 蕭國健

(: 蕭國健博士為現任珠海學院中國文學系暨歷史研究所教授,本文「香港之颱風」節錄自蕭教授的著作《災患與香港史》, 並徵得蕭教授同意轉載。)

香港之最強勁颱風紀錄

開埠至日治期間重大之風災

1841-07-21 颶風襲港,尖沙咀、群帶路一帶英船、房屋、碼頭損傷無數。

1848-08-31 颶風襲港,壞船13 艘,毁數間屋。

1862-07-24 颶風襲港,損失嚴重。

1864-06-06 颶風襲港,豪雨成災,房屋倒塌甚多。

1865-06-30 特大風暴襲港,鐵行輪船東方號、高麗號及德忌利士的號遭重大損失。

1867-08-08 颶風襲港,海旁堤岸崩潰,洋輪、小艇損失及沉沒甚多。

1870-09-26 颶風襲港,損失嚴重

1874-09-22 (甲戌風災) 開埠以來最大颶風吹襲。沉船35 艘,死人4 千餘、毁房屋無

數,屍體葬薄扶林雞籠環墳場。

1881-10-14 颶風成災,船舶損失嚴重。

1884-09-10 颶風為災,海陸損失嚴重。

1889-05-29 颶風襲港,暴雨為災,連續兩天,千噸泥石瀉下。

1893-10-02 颶風為災,損失嚴重。

1894-09-25 颶風為災,損失嚴重。

1894-10-05 颶風襲港,再次遭災。

1896-07-29 颶風襲港,損失嚴重。

1900-11-10 (庚子風災) 颶風襲港,釀成巨災。沉没小船10 艘,貨船110 艘,死人

200 餘。

1902-08-02 颶風為災,水陸損失重大。

1906-09-18 (丙午風災) 特大颶風,天文台長疏忽,未作防風預報,損失極為慘重。毁

1052 艘,死1088 人。

1908-07-27 (戊申風災) 颶風成災,安慶輪沉沒,死424 人,陸上建築物被毁甚多。

1923-08-18 颶風襲港,水陸損失嚴重。

1926-09-28 颶風襲港,海上遇難者130 多人。

1927-08-20 颶風襲港,長達12 小時。

1929-08-22 颶風襲港,水陸損失嚴重。

1931-07-19 颶風襲港,沉船百數十艘。

1936-08-17 颶風吹襲達7 小時。

1937-09-02 (丁丑風災) 嚴重風災,沉船千餘艘,死人二千餘。

戰後曾掛十號風球之最強勁颱風,有下列多個。

颱風名字

日期

颱風名字

日期

姬羅莉亞

19579 21 23

雪麗

1968830 22

瑪麗

19606 4 9

露絲

19718 13 17

愛麗斯

1961 5 18 20

愛茜

1975 1012 15

溫黛

1962830 92

荷貝

19798 1 3

露比

19641010 13

愛倫

19839 7 10

黛蒂

196410 10 13

約克

1999 9 13 17


香港熱帶氣警告信號之歷史沿革

1884 年起,本港已採用一套以圓柱形、球形和圓錐形之信號系統,向港內船隻發佈熱帶氣旋之情況及大約位置之消息。當熱帶氣旋迫近香港時,則鳴砲警告居民,俗稱「燒風炮」。1907 年至1937 年間,曾以燃放炸藥之巨響取代鳴砲。

1917年起,本港開始使用1 7 號信號(風球)代表風暴情況。其中2號至5 號分別表示烈風將會由北、南、東、西四面吹襲。1931 年改為1 10 號,其中2號及3 分別表示強風由西南及東南方吹襲,4號為非本地信號,5號至8號分別代表烈風來自西北、西南、東北或東南四個方向,9號則代表烈風風力增強,10號代表颶風經已吹襲。此後234號信號少有發出,1930 年代後期且被取消。1956 年,1 號戒備信號及5號烈風信號之間加3號強風信號。

為免公眾混淆,由1973 1 1 日起,5 號至8 號風球分別由8 號西北、8 號西南,8 號東北、8號東南四個信號代替。此信號系統沿用至今。

最初,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為方便航海人士,其後且為大眾採用。1987 年起,天文台在發出8 號信號前之兩小時內,亦會發出預警信息。

(全文完)

庸社元老相繼逝世

庸社元老相繼逝世

元老級時代的落幕 () 黃梓莘


<<庸社>>是香港最早的一支旅行隊伍。由上個世紀30年代到今天,2012年便是它的八十大寿。這個旅行隊之所以能維持到今日,主要在於它的組織的奇特性︰它標榜是<<無組織的組織>>,行山集結時是一個團隊,散隊後便歸於無形。每個人都不屬於庸社這個組織的。

基本上,到底是要一個有機體去聯系的。這有機体個人色彩甚濃,一切事物惟主事者馬首是瞻。但又奇怪地產生一個龐大的服務團隊;這服務團隊最初由主事者点名甄選,其後便由這些一眾成員在行友中觀察其能力與熱心程度加以推薦,一經推薦成立,於翌年度在社慶授章會上頒授服務行友的<<名章>>,任期一年;工作無俸無祿,只有在出隊時肩負守望相助,扶危解困,恊助人事更選而轉移,<<庸社>>遂得以一路延續。

庸社是由先驅者吳灞陵發剏,已為人所熟知,最貼身的伙伴是黃賢修,吳是文化人,黃是公務員,吳灞陵不失文人風格,很快便退下來,由黃賢修補上。特別在光復後,黃主政期間,適值港英白色恐怖統治時代,只要有人群集結的活動,都逃不過政治部監視,為免惹上麻煩,黃賢修便每次活動出發前,必先圍成大圓圈,由他站在中央發表行前講話,內容不是路線行程,也不是注意安全問題,而是解說庸社宗旨,說明庸社非團體組織,合則是庸社行友,散則是個人自己,庸社没有成員。次次行次次講,更訂下戒律︰1. 不談政治,2. 不談宗教,3. 不談別人私事。行進中於是只講風花雪月,目的減少行友間意見磨擦。也是向政治部表明庸社宗旨,成員各自行為與庸社無關。

這種出發前講話作風,一直維持到今天,只是內容集中在路線介紹,或者中途則作唱名互識。

後來黃賢修移居加國,統帥一職便落在黃敬禮身上。黃敬禮不是報館從業員,也不是公務員,而是洋服店東主。他一直奉行蕭規曹隨作風,並因有閑暇,更細緻地硏究和改良管理工作,庸社每年夜攀鳯凰與社慶大宴兩大節目,程序安排細緻入微,絲毫不苟,滴水不漏,因此顯得井井有條,令人佩服之餘,也肅然起敬。

在團體中難免產生這樣那樣意見,黃敬禮有兩道煞手鐧,一道是︰向黃賢修請示,或說向黃賢修請示過。實行挾天子以令諸侯,誰敢不服。另一道是駡,靠兇,索性把一些較弱者駡下來,因此有受不住氣的,索性退出。因而庸社之名,有一個時期並不太好。而開會時這種靠駡的作風,也使一些人不敢發言,間接堵塞了<<言路>>。這種情況直至本人進入庸社並當上服務行友後,我採用了迂迴方式得到開導,從而漸有改善。同時力陳庸社是屬於大家集體的組織,漸漸解除那種家長式作風。這是本人在庸社中的一項貢獻。

黃敬禮在庸社工作一段頗長的日子,相信也是較之前兩位也最為長久。也終歸於2001年左右於獨居的家中撒手塵寰了。何日何時閉上眼睛也無人知曉。黃敬禮之後,便是與他一直拍檔的何本繼任。何本精於實務而弱於行政,一路的蕭曹陰影下也過了十年,何本太太於較早前逝世後,他也緊跟著,於今年追隨太太而去。

到此,一個由吳灞陵誕生的,整個元老級當政的年代,宣告正式落幕,由年輕一輩的第二梯隊完全正式接上。而我們不妨對庸社前人,可敬的先行者作一些可資史實的回顧。 (待續)


香港鐵路車站的命名

香港鐵路車站的命名 龍鎮邦

對於大部份香港市民來說 , 乘搭港鐵可能是每日的 [指定動作] , 而港鐵車站亦已成了港人日常生活的一部份

然而 , 港鐵車站的命名 , 背後有很多小故事 , 鮮為人知 。 筆者有幸曾參與九廣鐵路 (九鐵) 及地下鐵路 (地鐵) 的建設工程 , 現將所知二三瑣事與讀者分享 。


一名三站

有一個站名 , 百年間被用於三個不同車站 , 就是 [九龍站]

九鐵於 1910 10月建成通車時 , 總站設於尖沙咀 , 初時總站大樓未建成 , 只用一臨時建築物 , 直至 1916 3月總站大樓才正式啟用 , 取名九龍站

1975 , 九鐵將總站遷往紅磡 , 新總站仍沿用九龍站的名稱 , 而舊的尖沙咀總站大樓就被拆卸 , 建成文化中心等 , 只餘鐘樓給人憑弔。

及後至 1998 , 地鐵機場鐵路通車 , 建於西九龍填海區的一個新車站被命名為九龍站 , 而九鐵的總站就改稱紅磡站 。 其實 , 紅磡這個站名早在九鐵於 1910 10月建成通車時已存在 , 那時鐵路車廠設在紅磡 , 即現時理工大學位置 , 為方便員工上下班 , 火車於是在紅磡稍作停留 , 及後1960年代鐵路車廠搬往何東樓 , 便不再停紅磡了 。


一站三名

另一方面 , 有一個車站 , 就先後被冠以三個不同名稱 。

同樣 , 九鐵於 1910 年建成通車時 , 九龍市區除尖沙咀外還有一個車站 , 設在太子道與亞皆老街之間 , 當年九龍市區以油麻地最繁盛 , 旺角只是邊緣地帶 , 故該站取名油麻地 。

直至1950 年代末期 , 旺角區後來居上 , 成為九龍的鬧市 , 該站才改稱旺角 。

1979 年 , 地鐵觀塘線通車 , 在彌敦道亞皆老街口設一站 , 亦名旺角 , 令市民產生混淆 , 常要指明是旺角[火車站]還是旺角[地鐵站] 。

此情況到 2007 年底兩鐵服務合併 , 才得到改善 , 前九鐵現東鐵線的車站 , 改稱旺角東站 , 從此不再混淆 。

從油麻地到滑鐵盧

上文提到 , 油麻地站的名稱 , 自 1950 年代停用後 , 到 1979 年 , 地鐵觀塘線通車時 , 又再[復活] , 用於彌敦道窩打老道口的車站 。

其實 , 地鐵策劃初期 , 沿彌敦道的四個車站 , 皆以路面橫過的街道為名 , 即 [佐敦] [窩打老] [亞皆老] 及 [太子] , 但其中 [窩打老] 及 [亞皆老] 略嫌累贅 , 在通車前改為較常用的 [油麻地] 及 [旺角] 。

站名雖改成油麻地 , 但在站內曾遺留了一點 [窩打老] 的痕跡 , 就是車站大堂和月台的柱上 , 鑲嵌了紅 白 籃三色磁磚 , 有何關連呢 ? 首先 , [窩打老] 和 [滑鐵盧] (Waterloo) 其實是同一地方 , 在現今比利時境內 , 而法國的拿破崙是於滑鐵盧一役慘敗給英國的 , 法國國旗的顏色正是紅 白 籃 , 當年地鐵的策劃由英國人主導 , 這設計可能是英國人要幽法國人一默吧 ! 在硬崩崩的基建中 , 加入一點輕鬆氣氛 , 可惜未為港人欣賞 。 近年車站翻新 , 已將原有磁磚剷除 , 換上毫無代表性的灰白磁磚 , 連最後一點英式幽默感也消失了 。

若然最初不改名 , 叫 [滑鐵盧車站] 更妙 !

[註 : [滑鐵盧車站] 是倫敦一主要車站 ]


不是地名的站名

環觀港鐵所有車站的名稱 , 絕大多數是地名 , 只有一個例外 , 就是東涌線的 [奧運] , 何解 ?

其實 , 1994 年地鐵策劃機場鐵路初期 , 在西九龍填海區近大角咀建一新站 , 順理成章稱 [大角咀] 站 。

1996 年 , 香港選手 [風之后] 李麗姍於奧運滑浪風帆勇奪金牌 , 創香港體壇紀錄 , 港府與地鐵為隆重其事 , 遂將大角咀站改名 [奧運站] , 永作表揚


由陰轉晴的車站

東涌線上 , 另有一個車站的名稱 , 亦與原地名不相符 , 即 [欣澳] 站 。

查該站位置 , 是在大嶼山北岸陰澳灣畔 , 地鐵東涌線該處本無車站 , 只建設一供電站 , 取名 [陰澳電站] , 及後迪士尼線落成 , 在東涌線上加建一接駁站 , [陰] 字含意灰暗 , 與迪士尼樂園的歡樂氣氛不符 , 遂改用發音相近的 [欣] 字代替 , 英文叫 Sunny Bay , 取其陽光燦爛之意 , 實至優秀設計 。


中英文站名所指不同的車站

港鐵各車站的中英文名稱 , 基本上皆指同一地方或事物 , 大多數是先有中文 , 再音譯成英文 , 小部份先有英文 , 再音譯成中文 , Jordan [佐敦] , Austin [柯士甸] , 亦有非音譯而中英文皆指同一地方或事物的 , [北角] North Point , [大學] University , 只有一個站 , 其中英文名實指不同事物 , 就是 [金鐘] Admiralty

要考究其來源 , 就先要回顧一點歷史 。

英國佔領香港初期 , 極重視防務 , 在中環駐有海陸重兵 , 而金鐘站的位置 , 正是駐軍地中心 , 北面為海軍船塢 , 二戰後稱為 [添馬艦] H.M.S. Tamar , 以紀念日軍侵港時被炸沉的該艦 , 而本港海軍的最高將領 , 是少將級 Admiral 或以上 , 因此該海軍基地被稱為 Admiralty


至於金鐘站的南面 , 則為陸軍營房 , 包括三軍司令官邸 [旗桿屋] , 現為 [茶具文物館] , 而其中一座近東面的營房 [維多利亞營房] Victoria Barracks 門外懸掛了一個報時用大銅鐘 , 刷得金光閃閃 , 附近居民慣稱 [金鐘兵房]

地鐵在此建站後 , 採用了兩個不同來源的中英文站名 , 亦為港英殖民地政府保留了一點遺痕

[以上部份資料 , 取材自饒玖才先生近作 [香港的地名與地方歷史]上冊 , 謹此鳴謝]


西北長城印象(九)

西北長城印象(九)

嘉峪關市 區惠琴
長城今猶在 遺蹟話滄桑

魏晉墓磚壁畫地下畫廊

這敞長城萬里行的行程已進入尾聲。我們來到甘肅西陲嘉峪關市。

嘉峪關魏晉墓羣分佈在距離市區15公里的新城鎮境區內。 文物景區的張曉東科長安排大
伙兒參觀這兒的魏晉古墓博物館。至今嘉峪關地區已發現1400座古墓,它們分佈在戈壁灘上。在1972年後嘉裕關文物局又發掘了18座古墓,其中9座為畫像磚墓,共出土壁畫760餘幅。 這個館內展示從一對西晉夫婦合葬墓出土的陪葬品、彩繪磚壁畫等文物。

我們乘車前往戈壁灘上的墓葬區。抵達後大伙兒分兩小組,先後進入地下墓室。沿着長漆
黑的墓道,大家甫伏前進。墓室屬磚造建築,墓室非常堅固,由磚塊相叠建成,沒有採用任何粘合劑,頂部最中以一塊方磚收頂,非常巧妙。進入墓室後映入眼簾的是牆壁上一幅幅色彩繽紛、形象生動、構思精巧、風格樸實的磚壁畫。這份古代歷史畫卷上,繪有畜牧、農桑、兵屯、林園、狩獵、出行、驛傳、營垒、宴樂、舞蹈、酿造、服飾、生活用具、建築裝飾圖案畫等。我們細看後不期然聯想到魏晉時期富足人家的莊園生活實況,更對古代建築工匠卓越的建築才能深感讚嘆。

出嘉峪關感賦 (清)林則徐

嚴關百尺界天西,萬里征人駐馬蹄。
飛閣遙連秦樹直,繚垣斜壓隴雲低。
天山巉削摩肩立,瀚海蒼茫入望迷。
誰道崤函千古險,回看只見一丸泥。

天下雄關嘉峪關

中午前,我們穿越戈壁灘,取道嘉峪關。
聞名已久的嘉峪關屹立河西走廊邊陲的咽喉要道,是明、清時期進關的第一道關口。始建
於明洪武五年(1372年),從初建到築成一座完整的關隘,經歷了168年(1372-1539年)的時間,是明代長城沿綫九鎮所轄千餘個關隘中最雄險的一座。嘉峪關關因地勢險要,建築雄偉而得有“天下雄關”、“連陲鎖阴”之稱。

大伙兒跟隨導賞員登上嘉峪關城樓參觀。年青的女導賞員詳細介紹嘉峪關的建築結構,她說:「嘉峪關由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綫成重叠並守之勢,壁壘森嚴,與長城連為一體,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一百里一城的軍事防禦體系。现在關城以内城為主,周長640米,面積2.5萬平方米,城高10.7米,以黄土夯築而成,西側以磚包墻,雄偉堅固。内城開東西兩門,東為“光化門”,意為紫氣東升,光華普照;西為“柔遠門”,

意為以懷柔而致遠,安定西陲。門台上建有三層歇山頂式建築。東西門各有一瓮城圍護,西門外有一羅城,與外城南北墻相連,有“嘉峪關”門通往關外,上建嘉峪關樓。嘉峪關内城墻上還建有箭樓、敵樓、角樓、閣樓、閘門樓共十四座,關城内建有游擊將軍府、井亭、文昌閣,東門外建有關帝廟、牌樓、戲樓等。整個建築佈局精巧,氣勢雄渾,與遠隔萬里的「天下第一關」山海關遥相呼應。」

導賞結束前,女導賞員再補充說:「清乾隆以前,嘉峪關經常關閉不開,過往客商農民必
須驗證以後才能開門放行。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開始,嘉峪關改為辰開酉閉,限制人數,審查人員。使團至此,先歇息關外,呈報名册、行李、物品的名稱數量,逐一審查,等到五更雞鳴時點名,驗明身份始得入關。清末民初,嘉峪關改為稅卡,出入者必須納稅,方能通行。過往客商攜帶貨物,則按貨納稅。」

豔陽下我們站在雄偉的城樓上,邊走邊聽導賞員講解。途中筆者多次不自覺的停下腳步,把身子靠攏牆邊,感受那和熙陽光的温暖,細聽着大自然那呼呼的風聲在耳邊響起,挺起腳趾俯瞰四週廣闊無邊的戈壁大漠,那虫宛蜒曲折的長城似是向天邊遠走消失,眺望遠方的白雪皚皚的祁連山靜靜的躺臥大地,感受人與天地間的密語。

離開前,大伙兒懷着興奮的心情,在楊忠民先生的帶領下,在嘉峪關城門前方,舉行了簡單
而饒富深意的的長城萬里行結束儀式,並拍照留念。

地勢險要的萬里長城第一墩

虫宛蜒大地的明長城墻體上,每相隔一段就有一個突出墻面較高大的「墩」,叫「馬面」
或「敵台」,平時方便守望,戰時便於射擊敵人。烽火台則多孤立在長城沿線附近的山包、丘阜或四週視野開濶的地面上。

豔陽天的下午,我們前往距關城7.5公里的討赖河墩參觀。 張曉東科長說:「討赖河墩始
建於明嘉靖十一年(1533年),是原肅州西長城的南端墩台,也是明代萬里長城西段第一墩台,故名「萬里長城第一墩」。墩台高8.3米,東西闊14.3米,南北長15.7米。為黄土夯築,夯層20厘米,是嘉峪關長城防禦體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墩台就坐落在河谷北岸,故又名“討赖河墩”。」

張科長領我們進入地下展廳,通過黑漆的通道,我們走到新建的延伸玻璃腳踏平台往外
看。一刻間,大伙兒全被眼前出現的壯麗景觀震懾住了! 遠眺四周,兩旁是開闊的河岸,延綿遠方。南面是峯巒叠嶂、巍峨峻拔的祁連支脈文殊山。俯瞰腳下是高達80米壯觀的大河谷,奔騰翻滾的討赖河,帶著祁連山的雪水滾滾流過。由於長年河水冲刷,墩台底部邊緣南側河岸已全部塌落,造成現在墩台的臨淵而立,而我們正站立這孤懸峭壁之上。極目腳底這片一瀉而下的峭壁河谷地,一股不寒而慄的恐懼猶然而生。

「西部八達嶺」懸壁長城

下午三時我們來到懸壁長城參觀。它位於黑山峡谷的北側山脊,嘉峪關關城西北7.5公里,是嘉峪關關城的北向延伸部分,距嘉峪關市區11公里。此段長城為南北走向,黃土夯築,共

有墩台三座,有漫道、垛墻、墩台,城墙等建築。它屹立山脊上,陡峭直長,墻體倒掛,似鐵壁懸空,氣勢雄偉,垂若懸臂,因而得名,又有“西部八達嶺”之稱。

資料記載,於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為了加强嘉峪關的防禦,從黑山峡南側的峭
壁向下,加築一道長城,與峡口南的「暗壁長城」長城配合,封鎖了黑山峡口,這就是懸壁長城,使軍事防禦體系更加嚴密。

歷史上懸壁長城和暗壁長城在黑山口相接,構成了古絲綢之路咽喉要衝的黑山峽隘口。今
天,這兒是峪泉鎮黃草營村石關峡文物景區,又稱懸壁景區,是嘉峪關市面積最大、景點最多的旅遊景區。景區在2005年落成開放,主题是古丝绸之路文化和長城文化。主要景點包括入口左方的水門閘樓,右方的懸壁長城遺址、棧道、烽火台群,中央大道前方的「絲綢古道」雕塑羣、古河道和假石景觀等。

我們從入口的右方登山,沿着在1987年完成修復的懸壁長城遺址前進。經過長長的棧道
後,長城的階梯越走越陡,一座一座的烽火台佇立在前方山脊上。大伙兒使勁的行着,慢慢地散開了,勁步組一會兒便不見了蹤影,優遊組仍在後方慢慢地攀爬着。相信大家都不會放過邊走邊看,攝賞四週一片金黃秋色的機會。從山腰往左望,長城右方的黑山峽原始蠻荒自然地貌一覽無遺;往右遠眺地平線上,是一片廣闊的濕地,湖泊和草原連接的綠洲。大家各自走着攀着,在拂面的和風、温暖的陽光下,沉浸在大自然寧靜的天籟中。
(待續)


參考書籍:
雄關旅游──絲綢古道與天下雄關 曹善忠主編 甘肅文化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