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8日 星期四

163期 文稿目錄



網上版目錄
1.         齊踩馬屎丫(馬屎洲、丫洲)                                 山野倩映 /主場新聞
2.         詩詞寄意  《全走金督馳馬徑》《大城石澗嬉水》《元荃古道走南坑排》《遊青衣島上三枝香》俟清
3.          「中國邊疆與少數民族」 「雲南滇西段」考察之旅(下)  風信子

齊踩馬屎丫(馬屎洲、丫洲) 山野倩映 /主場新聞


齊踩馬屎丫(馬屎洲、丫洲)        山野倩映   1 September 2013

吐露港內,馬鞍山新市鎮對出有一奇妙小島,名為馬屎洲,若不熟本港地名朋友,聽到馬屎一名,自然發出會心一笑,不足為奇。

解說馬屎洲
馬屎洲位於吐露港北端,東面為船灣淡水湖主壩,北面是船灣海;與八仙嶺遙遙相對。西面與三門仔、劏雞井連接。而南面正是馬鞍山。馬鞍山是一座巍峨高山,顧名思義,山峰中間就像馬鞍般兩邊高中間向下凹。馬的屁股向北,在對岸遺下一堆馬糞,正是馬屎洲了。

馬屎洲特別地區
馬屎洲以及鄰近三個小島——洋洲、丫洲,另加一個地圖上未命名小島(土名:烏浪頭)因包含了香港最古老的岩石種,以及島上佈滿各種極具科學價值的地質地貌,因此特區政府於199949日劃定成「馬屎洲特別地區」,藉以更有效地保護一些未受破壞的自然地質景點。200911月,馬屎洲更成為國家地質公園一部份,而2011年,再「升呢」成為香港世界地質公園的其中一個園區。地位之顯赫,絕非簡單。

地質概況
馬屎洲島上地質構造複雜,包含了4億多年的泥盆紀黃竹角咀的砂岩、粉砂岩。而最易看見的,就是於南部海岸線;28千萬年二疊紀大埔海組的泥岩、砂岩和粉砂岩。然而,整體馬屎洲的地質構造,均是以沉積岩為主體。經過多年的地殼變動,沿着海岸的自然教育徑一走,可考察到連島沙洲、貝殼灘、褶曲、石英脈入侵等地理現象。如果閣下是地理科老師,馬屎洲更是一個活生生的戶外地理教室。

暢遊地質公園
正確正名,馬屎洲的身份是——「香港世界地質公園;新界東北沉積岩園區內的赤門海峽景區」。計劃行程前,請先做點功課,看一看地質公園是什麼一回事,以及評估一下馬屎洲適合閣下遊覽。因為馬屎洲只是個大自然科普考察的場地,欠缺郊遊設施,如果一家大細、扶老攜幼一齊前往的話,恐怕不太合適。最佳的探遊心態為抱有科學普及考察,研究細味島上地質地貌,一切環境變化等。若你喜歡攝影,更可帶備專業的相機,把島上生態如色彩斑斕的昆蟲、各式各樣的海岸植物以不同效果攝入鏡頭,更可提升閣下之攝影技術造詣。

遠足路線(馬屎洲自然教育徑;中等難度):
從大埔墟出發,乘坐九巴74K 或專線小巴20K 25分鐘內可抵達三門仔村。下車後,跟着「馬屎洲特別地區」的指示牌前行便可。當然,出發前你可先在三門仔村一逛,感受一下那份濃厚的漁村鄉土人情;也可買一點鹹魚仔、蝦乾、客家茶果等給長輩作手信。另外,位於村內的的大埔地質教育中心是出發前最後衝刺獲取地質公園行程資訊的好地方。

上山一段路均為石屎路,比較好走。沿途不是起伏很大的山路,但由於路旁左右均是原居民的墓地,行友可能感觀上有所不好。在鹽田仔/劏雞井行走約半小時,便到了連島沙洲。從前,潮漲的時候,海水是可淹蓋整條沙堤的。後來漁民把石塊、巨礫等堆在沙堤上,此舉加劇了沉積作用,久而久之,沙堤便越堆越高了;現在即使大漲時,亦不用濕腳亦可走過。這裡有涼亭,可稍事休息,此處亦是地質公園牌樓所在。往後,便是自然教育徑,你可欣賞不同地質地貌。如對地質知識興趣不大,感受一下赤門海峽一帶沿岸風情亦屬不錯之選。自然教育徑盡頭,即大約是見到船灣淡水湖主壩位置,你便可原路折返。來回加休息時間大概為3小時,回到三門仔,可選擇地道小店用膳。

海上路線
為了節省時間,行友可先行聯絡船家,策劃精點遊覽馬屎洲特別地區的最佳路線,讓快艇船家載你往某一點起步。如不想步經劏雞井之墓地,乘船繞過該處直達沙堤起點起步是其中一個選擇。再於大約1.5小時後在自然教育徑的終點會合上船。經過整個上午在石灘上走動後,要錦上添花,你可考慮到船灣海上的魚排午膳。魚排已轉營休閒垂釣,除了享受午餐之餘,亦可深深感受昔日漁民辛勞作業之漁村風情,以及體驗一下休閒垂釣。

下午,可乘船家的艇前往丫洲。這是個杳無人煙的荒島,但被大埔、科學園及馬鞍山市環抱着,在新市鎮的邊緣有一個寧靜的小島近在咫尺,卻獨有一番風味。你可在丫洲沿海岸線逆或順時針繞一個圈,更深度地考察馬屎洲特別地區另一景點之獨特地質環境。丫洲海邊的石頭以黑色的泥岩為主,形成年間與馬屎洲主島相若,亦是大埔海組的沉積岩。因黑漆漆的岩石,就有如被火燒成焦黑一樣,頗有趣。有科學家曾經在丫洲上找到二疊紀的菊石化石,因而得知地質年份。島上動植物種亦很豐富,有水鳥築巢定居,和可見到一些海岸植物如海芒果;但海芒果全株有毒,切記勿亂摘,在印度試過有人進食後死亡個案。完成約一小時的「綑邊」旅程,便可上艇,取道馬鞍山公眾碼頭離開。乘車回市區前,趁機欣賞由老伯堆砌成的「海之心」,為一整天收穫豐富的生態、地質、漁民文化之旅寫下完美句號。

安全貼士/ 策劃行程須知
若選取行山路線,建議避免在炎夏日子進行,因馬屎洲自然教育徑欠缺休憩設施,炎熱天氣下進行活動會較辛苦。穿鬆身衣服、行山褲、行山鞋進行考察。帶備充足糧水、防曬防蚊用品。

若計劃以水線進行,建議活動主辦人預先前往三門仔,打聽/聯絡船家、事先議價,並把設計路線與船家商討,避免活動時有任何異議爭拗以免造成不愉快。馬屎洲、丫洲均沒有碼頭設施,所以上落船隻時務必小心為上。而漁排參觀/用膳事宜亦可在探路時順便搜集資料。馬屎洲及丫洲的海岸址滿佈貝殼、蠔殼,小心被割傷手腳。

攝影技巧——微距攝影
其實我們很多時候都需要用到微距攝影,但拍攝微距攝影也不一定要用到微距鏡(放大鏡),要求不高的,其實另有方法,只是大家經常忘了有這個微距設定(相機有花朵圖案那個),正正是為什麼對焦不到的主要原因, DSLR 或普通輕便數碼相機,鏡頭最好有3倍或以上的變焦功能,最常見會用的情況就是拍攝食物的照片,其次是花朵和小動物,用長鏡頭把相機和拍攝物的距離拉開,再 Zoom 近去拍攝,就可以輕易拍攝得到微距效果,但拍攝時手必須要夠穩定,還有對焦後不要再移動,不然就放上腳架穩定相機吧。

拍攝效果可留意這次的生態相和海鮮餐的相片作參考!

參考:
馬屎洲自然教育徑
馬屎洲特別地區
香港二疊紀園——馬屎洲(地質公園官方網)
大埔環保會;地質教育中心

書籍:
《地質公園考察指南3-馬屎洲》——漁護署 (2009) [預覽版]
《香港地質公園一本通》——漁護署 (2011)

詩詞寄意 《全走金督馳馬徑》《大城石澗嬉水》《元荃古道走南坑排》《遊青衣島上三枝香》俟清



《全走金督馳馬徑》
總督精騎術    揚鞭走翠微
行吟新物象    管治舊聲威
久讓英人佔    終投祖國歸
前途何願景    仰首白雲飛

《大城石澗嬉水》
大帽深山溪澗滿    杜鵑楓葉兩潭清
長途選取呼新伴    勝景沿尋憶舊情
暑氣炎天林蔽日    湍流亂石谷傳聲
拋開世務同休息    野鶴閑雲隱姓名


《元荃古道走南坑排》
前行盡處下花山    元朗遙來達淺灣 ()
古道聯通分段數    遊人並走有空間
增添膂力齊舒步    奮發精神共展顏
直到南坑三十里    群峰歷遍大迴環

註:荃灣原名淺灣。今詠古道,稱其舊名。

《遊青衣島上三枝香》          調寄:阮郎歸

青衣屋苑後花園。
郊遊天地寬。
大橋架設島相連。
馬灣新景觀。
山疊疊,路漫漫。
同盟心志堅。
三枝香頂奮爭先。
紀功旗幟騫。

「中國邊疆與少數民族」「雲南滇西段」考察之旅(下)風信子

(筆者按: 文章部份資料取材自景點的相關網頁、〈文化探索行程資料册〉和馬健雄教授的講述摘錄,謹此致謝。)

八月二日(第六天)  大理~騰沖

上午十時許,汽車沿着新修的洱海環海公路飛馳。 我們在車內欣賞到洱海幽美秀麗的風光。

洱海是雲南第二大內陸湖泊,形成年齡350萬年,是橫斷山區知名的深水型高原淡水湖泊。 早在漢朝的時候,洱海上就已經有製造並使用木船的水軍。南詔大理國時期,安靜的雙廊曾被當時的統治階級作為水軍訓練基地,在那裏製造並使用大木船訓練水軍。洱海有三島、四洲、五湖、九曲之勝景,雙廊處蘿蒔曲蓮花曲兩曲交界,居沙洲之上。

不久,汽車走進雙廊鎮,我們看見古鎮依舊保留著最原生態的白族民居。
我們來到大青樹下歷史悠久的紅山本主廟參觀。 本主崇拜是大理白族特有的一種宗教形式。本主是村社的保護神,本主崇拜始于南詔國時期,今,白族村寨仍留存本主廟。 紅山本主廟是紅山丫口,瀕臨洱海,這的一大特色就是在洱海上接送本主。廟所供奉的本主為唐天寶年間大敗唐將李宓的南詔軍事將領王盛、王樂和王樂寬祖孫三代。 每年的正月初四是紅山本主的誕辰,人們本主廟去接本主。 人們小心翼翼地將本主從神壇上“請下來”,放到大船上,先到蘿蒔曲的秋曲甸,讓本主“賞花”、“閱兵”。然後船只再駛向雙廊北海濱。在龍隊、獅舞、霸王鞭舞隊和嗩吶鑼鼓聲中,本主被迎上岸。 兩名村代表站在本主像後面,在本主的頭上上紅綢,村的青壯年們拖著放有本主的木輪車在村子里巡游。本主接來之後,要在每個村子安放一個晚上,大家在本主像前祭祀禮拜,祈求村莊平安吉祥,風調雨順。晚上,人們會在本主像前唱曲對歌,演出鄉村戲劇,歡舞娛神。
下午我們乘坐六小時車程前往騰沖。

八月三日(第七天)  大理~騰沖

早上八時,我們來到騰沖國殤墓園。



國殤墓園大門                      忠烈祠                          墓園
國殤墓園坐落於來鳳山北麓之緩坡地段,中印公路 (又稱史迪威公路) 北線西側。墓園的大門爲八字形古式門樓,門額鑲有李根源所書國殤墓園四個大字,大門右側掛有滇西抗戰紀念館的牌子。

        我們懷着沉重恭敬的心情,列隊步入墓園,先進忠烈祠拜祭,然後參觀墓園。

墓園按中軸對稱進行布局,墓園西南角的小團坡是全園最高處。 以小團坡爲起點,沿東北向軸線, 四周築有石牆和土牆爲界。主體建築大門,陳列館、忠烈祠、烈士墓、紀念塔等同列布於沿東北至西南,建築以中軸對稱、松杉竹柏,杜鵑山茶映襯其間。台階遞進形式,由大門經長通道循石級而上至第一台階,大門牌樓式,門牆八字形,再循石級而上,至嵌有蔣中正題李根源書之碧血千秋刻石的第二級台階擋土牆,門内百米林蔭甬道,兩側巨松垂蓋,芳草如茵。
沿牆分兩側上至第二台階,建有莊嚴肅穆的忠烈祠。忠烈祠爲重檐歇山式建築,上檐下懸蔣中正題河嶽英靈匾額;祠堂正門上懸國民黨元老、大法家于右任手書的忠烈祠匾額,祠内外立柱懸掛何應欽及遠征軍二十集團軍軍、師將領的題聯;走廊兩側有蔣中正簽署的保護國殤墓園的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布告,二十集團軍總司令何揆彰的騰沖 會戰概要忠烈祠碑等碑記。祠内正面爲孫中山像及遺囑,李根源先生的《告滇西父老書》兩側牆體嵌陣亡將士題名碑石20餘方,共9618人。

  忠烈祠後爲相對高度31米的圓錐形紀念塔於小團坡上,鐫有揆彰題寫的遠征軍第二十集團軍抗日陣亡將士紀念塔,南面鐫中華民國三十四年歲在乙酉季夏和第二十集團軍總部所撰《騰沖會戰概要》。烈士墓塚繞塔而建,以塔爲園心,呈輻射狀縱隊列葬於緩坡周圍,計3646塚。小碑林立自上而下,碑下均葬有陣亡官兵骨灰罐,墓園大門一側築含陪祭意義及有象征日軍慘敗倭塚一座,埋日軍屍於其中。與小團坡頂高大的紀念塔和排列整齊的烈士墓塚形成強烈對比。  

國殤墓園可說是騰沖軍民以鮮血寫成的一部活的史書,9168名犧牲者,以可貴的性命譜成了書内的愛國篇章。可是,這部歷史的血書,不單單屬於騰沖的。它是屬於全世界、全人類的。歷史的錯誤,不能重犯;民族的恥辱,不能忘記。



英烈碑                         美軍墓園                  中國遠征軍銅像

我們幸運地獲准進入位於國殤墓園旁,尚未正式開放的「滇緬抗戰館參觀。

「滇緬抗戰」原館坐落在和順古鎮名「滇緬抗戰博物館」,設在當年中國遠征軍20集團軍司令部舊址,是中國第一座民間投資、民間收藏的抗戰博物館。 今天,館的萬多件文物仍由收藏者段生馗先生,係騰沖縣芒棒鄉人捐出。 段先生從事二戰遺物收藏三十多年,足跡跑遍滇西大地,曾多次深入緬甸、印度,收集抗戰文物近萬件。為收藏戰爭遺物,段生馗傾盡所有、負債累累卻依然執著。

導賞員帶領我們逐一參觀豐富館藏,向我們講解滇緬抗戰這段慘痛的歷史 。

新館中所展文物包括中國遠征軍、中國駐印軍、美英聯軍、騰沖民眾抗戰等多方面。其中有李宗仁將軍送給抗日縣長張問德的紅藤手杖,張問德先生的《騰北偏安錄》手稿、美國援華飛虎隊全套徽章、日軍沾滿鮮血的軍刀、蒸煮騰沖百姓的汽油桶、毒氣彈、慰安婦用品等物品。 博物館分為山河破碎、悲壯遠征、淪陷歲月、劍掃烽煙、日月重光五個部分。

在原集團軍司令部前院,博物館將當年援華美軍士兵用高射機槍彈殼雕刻的和平鴿放大無數倍造成雕像。這枚彈殼刻制的和平鴿曾與其他五十多件展品一道,前幾年曾隨同我們國家領導人一起訪問美國,引起極大的震動。 和平鴿雕塑左右豎立6塊當地產的火山巖石,象徵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巖石呈梯狀,喻示正義戰爭一步步走向勝利。所稱,火山石分為兩種,一種滿是空洞可以浮在水面為“浮石”;另一種密度極大堅硬無比為“堅石”。博物館取當地產的堅石做雕像,亦象徵著中華民族民族百折不屈的精神。 

在滇緬抗戰博物館內,我們看到了原國民黨主席連戰先生給博物館名的題詞,也有二戰老兵,前美國總統老布希為博物館開館寫來的賀信。整個博物館通過當年抗戰期間大量老照片、紀錄片、史實資料、油畫雕塑以及部分實物,真實地再現了那段不屈的歷史。7000多件文物、1000幅老照片,不乏珍品、絕品。 每一幅照片,都曾是一個鮮活的生命;每一組數字,都有一段生動的故事。

在原集團軍司令部後院裏,同樣是用當地堅硬的火山石砌就了一段滇緬抗戰壯士墻。壯士墻旁,一枚二戰航空炸彈的彈頭被切割下來,通過安裝引信的絲扣處倒掛成警鐘,警示戰爭、祈盼和平。而前廳那輛老式的吉普車,據說就是捍馬的前身。

 玻璃櫥窗裏,有從駝峰航線飛經的崇山峻嶺中撿回的“飛虎隊”墜機殘骸。駝峰航線又稱“死亡航線”,是當時國內堅持抗戰物質援助的唯一通道。為了保證這條通道不被日空軍切斷,美中兩國飛行員付出了巨大犧牲。受當時航空器材和航線自然環境惡劣的限制,飛虎隊摔的飛機比與日軍作戰被擊落戰損要高的多,當年美中空中勇士所付的犧牲是巨大的。 

滇緬抗戰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遠征軍和中國駐印軍與美、英盟軍殲滅日本侵略者的戰場,是中國人民在近現代史上第一次將侵略者趕出國門的戰鬥。 令我們心感震撼的是滇緬抗戰這段悲壯的歷史。    展館內陳列了上萬件與滇緬公路的修建和中國遠征軍歷史有關的檔案和文物。史料簡介如下:

1.      滇緬公路: 1937,中國的抗日戰爭爆發後,日軍很快就佔領了中國華北華東華南地區,僅剩以香港越南海防等第三國港口轉運之通路,其餘直屬國民政府的港口都落入了日軍的手中。為了避免剩餘的兩條轉口線被封閉,因此中國需要一條後方的國際通道。於此考慮,19378月,當時的雲南省主席龍雲蔣介石提出「修改滇緬公路的計劃」,建議各修一條通往印度洋鐵路公路,蔣介石非常贊同。
193710月,國民政府官與雲南省政府協商,確定滇緬公路由昆明下關保山龍陵芒市畹町出境,在緬甸的臘戌與其中央鐵路接通。 1937年末,中國向國際招標工程,約有數家國際性大型公司對此有興趣,表示若中國能提供先進設備,於六、七年內便可開通,但當時中國缺乏先進機械,更無六、七年時間等待,遂決定自行修建。
    

滇緬公路興建       「滇緬抗戰」烈士紀念碑      滇西抗戰紀念館

19381月,滇緬公路總工程處成立。公路的測量工作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開展。由於當時缺乏受過訓練的專業技術人員,在滇緬公路總工程處中對因戰禍遷往昆明的一些無業知識青年進行速成培訓。這批青年後來成了滇緬公路的技術骨幹。臨近1938春節,公路沿線的20萬各族勞工被徵集到工地。這些勞工大部分是老人、小孩和婦女。由於當時機械缺乏,他們只能依靠手工作業。很多艱苦、危險的工作幾乎都是由婦女、兒童來完成。原定三個月初步通車的工程幾經推遲,終於在年底實現初步通車。

2.           中國遠征軍: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英國陷於歐洲戰場無力他顧,對於英國的戰略方針而言在遠東地區首要之務就是保衛輸出最多資源的殖民地印度,並將其餘殖民地視為保衛印度的戰略縱深;但是對於中華民國而言,緬甸此地為爭取國外援助的最後生命線,如果滇緬公路不保外援即無法輕易進入中國,與日本的對戰也將陷入補給不足之劣勢,因此中華民國方面極力爭取與英國間的軍事同盟以保障作戰資本。
為此,1941春,英國邀請中國軍事考察團赴緬甸印度馬來亞考察。幾經協商,在同年的12月23重慶簽訂了「中英共同防禦滇緬路協定」,成立中英軍事同盟。中國遠征軍就是根據中英軍事同盟而組織的。

當時緬甸是英國的殖民地,西屏英屬印度,北部和東北部與中國的西藏雲南接壤。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日本進攻緬甸對於其自身來說也有著很多意義,比如孤立中國,以及作為入侵印度的基地等。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在短時間內席捲東南亞,隨即矛頭直指緬甸。1942日本用於進攻緬甸的軍隊大約有6萬人,大大超過英國在緬甸的防務力量。

1942初,日本侵佔馬來西亞後,開始入侵緬甸1月30,日軍攻克緬甸東部重鎮,隨後分兩路繼續前進,3月8日軍佔領緬甸首都仰光3月到4月間,日軍進攻重鎮曼德勒,企圖切斷滇緬公路。此時,在英國依照協定求助由中華民國組建遠征軍協防緬甸,遠征軍司令長由羅卓英擔任(而後史迪威的壓力下以杜聿明接任代理司令長官),由中緬印戰區參謀長史迪威指揮,集合當時精銳力量的中國遠征軍約10萬人向緬甸進發。

由於英國方面的阻撓,直到19422月中旬,中國遠征軍只有第6軍的4993師進入緬甸景東地區,其餘各部仍在滇緬公路集結待命。此時由於緬甸戰事吃緊,英國人卻又急著要遠征軍入緬參戰。216日,蔣中正下令先運送第5入緬,以第200師為先頭部隊。 10餘日後,200師殲敵5000餘人,重創日軍第55師團,但自身傷亡也達2000餘人,內缺糧彈、外無援兵,並且還要面對4倍於己的敵軍包圍。330日,日軍進城。

中華民國政府為支援英國軍隊緬甸殖民地對抗大日本帝國陸軍、及保衛中國西南大後方補給線安全,而組建、出國作戰的國民革命軍部隊。是中國與盟國直接進行軍事合作的典型代表,也是甲午戰爭以來中國軍隊首次出國作戰並立下赫赫戰功。194112月23,中英在重慶簽署《中英共同防禦滇緬路協定》,中英軍事同盟形成,中國為支援英軍在滇緬(時為英屬地)抗擊日本、並為了保衛中國西南大後方,組建了中國遠征軍。從中國軍隊入緬算起,中緬印大戰歷時3年零3月,中國投入兵力總計40萬人,傷亡接近20萬人。

中國遠征軍第一次遠征失敗,滇緬公路中斷,10萬遠征軍經血戰只有4萬餘人安全撤離。日本既封鎖了國際援華運輸線,又打開了西攻印度的大門。原有的作戰物資轉而通過駝峰航線中印公路輸送。 遠征軍第一次入緬作戰,出動103000人,傷亡56480人。日軍傷亡約45000人,英軍傷亡1.3萬餘人。

中國遠征軍第二次入緬作戰,中國駐印軍傷亡1.8萬餘人,殲滅日軍4.8萬餘人,收復緬甸土地約13萬平方公里。滇西中國遠征軍傷亡67403人,殲滅日軍21057人,解放滇西全部土地約3.8萬平方公里。中國遠征軍完成了中國戰略大反攻的全面勝利。

接著我們前往騰沖博物館,了解騰沖的歷史。

                                                 騰沖博物館



是位於雲南省西部中緬邊境的一個縣,是以中緬邊境貿易、著名僑鄉,以及二戰中緬印戰區的主戰場著稱。騰面積5693平方公里,是雲南的歷史文化名城。 歷史上諸葛亮平定孟獲等部落首領。南北朝時期由南朝縻管理。大理國段脫離唐朝自立。 元朝征服大理,納入大理世襲總管管轄。明朝築城屯兵。 19世紀末,成為清朝雲南省與時緬甸、印度(英屬東印度公司)貿易的重要口岸。1942年騰成為滇西抗日抗戰的主戰場。1944914日,中國遠征軍經過127天的血戰,全殲日軍,騰成為全國淪陷區中第一個光復的縣城。 1980年代以後,騰再度成為雲南的第二大貿易口岸,特別以翡翠貿易為大宗。

地理上騰的國境線長達148.7千米,從騰到緬甸克欽邦首府密支那217千米縣處於橫斷山西南端。騰位於高黎貢山西麓,氣候與植物垂直分布明顯,氣候類型包括從熱帶季風氣候高山氣候的多種類型。因此不僅森林覆蓋率高,而且物種極為豐富。
1966,中國境內的滇緬公路段稱為昆畹公路,並不斷整治和改建,成為雲南境內重要的國道線。 今天,滇緬公路在中國境內的部分屬於320國道,從昆明起點至瑞麗畹町口岸出境,中國境內全長為850公里。出口岸至終點緬甸臘戌603公里,為中國至東南亞重要的道路,目前由滇緬公路進入緬甸後可達緬甸舊都仰光泰國的首都曼谷,往西可抵印度,最南可抵新加坡,是中國西南聯外的第一大公路。

下午我們我們驅車從騰沖出發,前往和順古鎮, 參觀和順圖書館。

和順古鎮位於騰沖城西南近郊,是著名的僑鄉歸僑和僑眷佔全鎮人口的80%。歷史上和順人就是從大山裡趕着大馬幫沿着西南絲綢古道走南闖北,闖蕩夷方,至今有一萬多人僑居海外。和順也是生態之鄉,全鎮住宅從東到西環山而建,漸次遞升,綿延兩三公里。鎮上古剎、祠堂、明清古建疏落環繞。鎮外稻田廣袤,一泓繞村碧水,魚翔淺底,河畔古柳如煙,儼然是恬靜的世外桃源。和順曾是馬幫重鎮、古代南方絲綢之路必經之地,是中原文化與南亞、東南亞文化及西方文化碰撞的一個窗口。這裏有中國藏書最多的鄉村圖書館,是哲學家艾思奇的故鄉。
      
  

 和順古鎮牌坊                 和順人家                      荷花池
和順鄉古名陽溫登村,是明洪武年間軍屯戍邊而建,至今已有六百多年歷史。 因境內有一條小河繞村而過,更名河順,後取士和民順之意,轉化為和順鄉,也取古語雲湧吉祥,風吹和順之意。小鎮裡遍佈石材建造的老庭院,青頂和白墻調出一種優雅的灰調,彷彿時間住了進去。和順主村落座落於壩子之南的黑龍山麓,民居環列山麓,延綿數里,蔚為壯觀。主村落由水碓、尹家坡、寸家灣、大橋、李家巷、大石巷、尹家巷、寺腳、賈家壩、張家坡所構成,千餘民居分佈於各巷中。這1000多座傳統民居中清代民居有100多幢,堪稱經典之作,被譽為中國古代建築的活化石。民居的創建者多為走夷方、下緬甸、遊歷世界各地的出門人,他們在建造自己的家園時,往往也借鑒了西方的建築藝術,因而和順民居具有中西結合的特點。旅遊到和順既可以領略到徽派建築粉牆黛瓦的神韻,又可以欣賞到江南古鎮小橋流水的倩影,還可以尋覓到西方建築、南亞建築的元素。


牌坊                 和順圖書館             圖書館閱讀間
一路上是油綠的稻田和青山,一座座別緻的小村落掩映其間。不久,一座和順順和的牌坊映入眼簾。村前一條彎曲的小河繞村而過,綠色的河水緩緩地流著。 河上面有兩座形似彩虹的雙虹橋。過橋後,我們來到一間中西合壁式的建築群,這是和順圖書館。 據說,館內藏書達七萬餘冊,還有胡適、熊慶來、廖承志等諸多文化大家的題字。今天館內濃厚的文化氣息吸引著不少遊人參觀。

圖書館主樓為中西合璧式土木結構五開間二層樓房,上為書庫,下為閲覽室;兩次間各向前突出半個六角亭,飛檐式亭台,結構精巧典雅;兩亭間的中前門額上為廖承志題寫的和順圖書館匾。館內藏書達7萬餘冊,其中2萬多冊是古本木刻線裝書和本世紀初的出版物,不少都是孤本、善本,此外還保存有胡適、艾思奇、廖承志等諸多名人着作、字畫。在中國鄉村文化界享有中國鄉村第一圖書館的美譽。
和順圖書館的前身是清末和順同盟會員寸馥清組織的咸新社1924年成立的閲書報社,後經海外華僑和鄉人捐資贈書,於1928年擴建為圖書館,1938年落成新館。
我們沿路漫步,參觀了元龍閣、魁閣、文昌宮、寸氏宗祠、大馬幫博物館、百歲坊等。
         寸氏宗祠               街景                 街景                     室景
和順鄉的民居多為合院式建築,一般由正房、廂房、廳房、照壁等基本元素構成。正房系合院院落內的主體建築,多為三開間,少數為五開間或七開間,前面帶廊子。 正房的明間作為堂屋,是家庭議事和進行重要活動的核心空間。正房兩側次間為卧房,廂房則建於正房前兩側,開間進深小於正房。廳房與正房相對而設,有平房和樓房,廳前有花園,照壁多作裝飾處理。 說到和順的建築特色,不得不提的有寸氏宗祠的南亞風格大門、艾思奇故居的歐式窗戶、彎樓子民居的英國鐵藝。它們與四合五天井、三房一照壁的雲南古民居珠聯璧合地融為一體。

離開和順鄉,我們前往南甸宣撫司署參觀。
途中馬健雄老師提到 "土司制度"。 他說: 談雲南的歷史,就不能不談土司。土司制度是中央對少數民族邊疆地區進行管理的一種特殊方式。地方的土司長官掌握著地方軍事、政治、經濟等大權,歷1000多年。
老師說:司制度,起源於漢、唐時期的羈糜制度,所謂“羈糜”,就是中央王朝對鞭長莫及的邊疆少數民族地區首領籠以職官名號,通過他們進行間接治理,表示對王朝的臣屬。漢以後,隨著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和發展,封建王朝任用少數民族首領治理邊疆,施以羈縻,史載很多。羈糜制度不斷得到發展。 唐朝是我國封建社會發展的全盛時期,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空前強大,經濟文化繁榮,這與它推行對周邊少數民族的和緩、懷柔政策,特別注意團結、任用少數民族首領有關。宋朝建立,依沿唐制設立羈糜州縣。土官並擁有自已的武裝。這些,呈現了土司制度之雛形。 元朝統一,國家疆土空前擴大。中央王朝對邊疆各族地方的治理,感到鞭長莫及,故 而 沿  襲 唐、宋的“以      夷 ”之 道,設        司、宣    司、安 撫 司、溪 洞  軍 民總管府、土州等土司機構,職官參用土人。說明元代土司制度已經在唐、宋羈縻制度基礎上確立。明代初,對原來土官來歸者“即用原官授之土司制度在宋、元的基礎上得到進一步發展。然而,唐代在全國東西南北邊疆民族地區普遍推行羈縻制,但後來只有在西南部和南部、西北地方的羈縻州、縣發展成為土司制度,而北、東北地區的羈糜州縣卻沒有發展成土司制度。這是由於北方和東北方的民族多從事遊牧業,流動性大,民族變化無窮。而南方和西南的壯族和其他民族從事農業,以種植為根本,分佈地域相當穩定。穩定的地域和農業經濟,仍是羈縻制度能發展到土司制度的最重要的基礎。土官世領其土,世長其民,土司制度得以延續。由於歷史上雲南是多種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地,又有山川之險,因此,只有任用土官,才“易為統攝”。 這就是明代在雲南、貴州設置土司的原因所在。」
老師又說:歷史上 "土司制度" 成為、清、中央王朝統治階層解決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民族政策。有學者認為土司制度早期對於國家的統一,邊疆的穩定做了很大的貢獻。原因包括:早期的土司官很多是從中原派來的。其次,土司制度雲南等地少數民族的經濟的發展文化的交流等都有深遠的影響。土司長官的後代在雲南沿襲的完全是中原文化,一直到清末民初,當地的教育都還是儒家的經典文化,書五經,同時還參與科舉。從中原帶來中原的先進的文化,生產方式等。這對於西南少數民族的文化經濟的發展是做出很大貢獻的。這樣漢文化得以在廣大少數民族地區推廣,幫助他們擺脫野蠻,走向文明,發展文化。同時中原的先近的生產耕作方式也被帶到了雲南,由中原派來的土司長官對西南的經濟文化的同樣也是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其三。早期土司的實行有利於民族間的交流融合。民族間的相互通婚,相互學習生產經驗。加強了民族的發展與團結。使少數民族深深地打上了中原文化的烙印。同時還使中原的漢族土司長官1000多年後被少數民族化了。以上是土司制度對國家的統一、邊疆的穩定、少數民族地區經濟文化的發展、民族間的融合等的積極影響。
土司制度一方面在政治上鞏固了中央王朝的統治, 在經濟上讓原來當地的生產方式維持下去, 滿足於朝廷徵收納貢。 因此土司制度成為從政治和經濟兩方面長期壓迫少數民族的制度,是中央與地方民族統治階級互相聯合、鬥爭的一種妥協形式。 在土司統治下, 土地和人民都歸土司世襲所有, 土司各自形成一個個勢力範圍, 造成分裂割據狀態, 從而使民族之間和民族內部產生仇恨和戰爭。
然而,土司割據的積弊亦很多。 在經濟上, 土司制度下的領主經濟阻礙了封建地主制經濟的發展 ; 在政治上, 土司享有各種特權, 擁有軍隊, 私設監獄, 相互爭殺, 嚴重妨礙中央集權; 土司、頭人為非作歹, 奴役土民而造成的民族內部矛盾也日漸突出, 不利於統治的穩定; 在交通上, 土司區域尤其是化外之地梗阻著開江路以通黔粵、 連陸路以通川楚達雲南, 不利於中央王朝對邊疆的控制、治理等。   後來的土官與中央封建王朝的矛盾日益尖銳,從唐以後就一直存在,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這種矛盾就日益尖銳,土司制度就顯得不適應社會的發展。再加上土司到後來對廣大統治地區的盤剝,引起了人民的反抗。於是改土歸流自明代中葉以後便逐步開始。清雍正年間,在西南一些少數民族地區開始改土歸流廢除土司制,實行流官制的政治改革。 雍正四年(1726),雲貴總督鄂爾泰建議取消土司世襲制度,設立府、廳、州、縣,派遣有一定任期的流官進行管理。獲雍正批准。

在廢除土司世襲制度時,中央王朝對土司本人,根據他們的態度給以不同的處理。對自動交印者,酌加賞賜,或予世職,或給現任武職。對抗拒者加以懲處,沒收財產,並將其遷徙到内地省份,另給田房安排生活。在設立府縣的同時,添設軍事機構。清政府在改土歸流地區清查戶口,丈量土地,征收賦税,建城池,設學校;同時廢除原來土司的賦役制度,與内地一樣,按地畝征税,數額一般少於内地,土民所受的剝削稍有減輕。改土歸流的地區包括滇、黔、桂、川、湘、鄂6省,所涉及的民族有土家族苗族彝族布依族侗族瑤族水族等。雲南改土歸流的目標,到雍正九年基本實現。 改土歸流廢除了土司制度,減少了叛亂因素,加強了政府對邊疆的統治,有利於少數民族地區社會經濟的發展。」

我們來到南甸宣撫司署

                                             

南甸宣撫司署
據資料,南甸宣撫司署將成為:中國土司制度陳列專館,讓土司制度的活化石永久傳于後人。南甸宣撫司署,建築群按漢式衙署式佈置,由五進四院, 47 幢, 149 間房屋組成,佔地面積 10625 平方米,按土司衙門等級分為公堂、會客廳、議事廳、正堂、後花園、五進四院,逐級升高。

南甸宣撫司署,梁河最早的古名叫南,元代設南甸軍民總管府,南甸這個地名從此叫起。為什麼要叫南甸呢?因元、明、清時代我縣隸屬騰越州(今騰沖縣)節制。是指位於騰沖南部而言,是指郊外壩子,所以叫南甸。宣撫使是封使時代中央政權在邊疆設置的統治政權機構,分宣慰司、宣撫使、安撫司三等。宣撫司是武職,他具有生殺大權,相當於地方的土皇帝。南甸宣撫司平時級高七品,即縣官之職,但在特殊情況下,可以隨官而升,如接待上司或鄰邦交住,可隨對方官銜而提高,最高可達四品官,也就是當地老百姓說的見官大一級。一進公堂後有麒麟屏風,就是四品官之象徵。所謂司署,就是衙門,署內除了辦公處外,兼有住宿及所需要的附屬建築物等。

這家土司姓龔,原籍南京應天府上元縣人。元大德五年( 1301 年)皇賜姓刀,所以又稱刀龔氏,民國元年姓龔,正式稱龔姓僅四代有餘。刀氏先祖明初隨師征討雲南,因屢建戰功加封為宣撫使,定居于此,從一三九八年到一九五 O 年五月,歷時五五二年,世襲為官共二十八代。

宣撫司署設牢房。這是一幢三開間土木結構小屋,在原地模擬建造。中是守夜者的火塘、床、桌和象徵獄神之圖騰對聯、香爐等。左邊是重犯在的地方,四邊欄柵,留有門道,供犯人出入。房內有卡腳枋、四枋枷、魚尾枷和鐵鏈手烤等刑具。左邊的輕犯住處,四邊無欄柵和刑具。 對稱的是兩廂樓,右是茶庫房 左是 巡捕房 。居住勤雜人員包括親兵班。親兵班是從土司屬境內外八寨各抽調一人共計十六人組成,他們主要負責保護土司、服侍土司生。如早點擺飯、倒水、打掃清潔衛生等。土司外出,親兵就配備武器隨從。如果遇到審案,便站班侍立,以助威風,他們的薪資都由抵兵役村寨負擔,他們相當於民國時期的憲兵。茶庫房,是由二至四人組成,專供應司署內所需要茶水,另外充當炮手鳴放禮炮,兼巡打掃清潔等。

第二院左廂是屬官班住房,相當於現在的辦公室。左邊是軍械庫,相當於現在的武裝部。也就是大家通常叫的文官、武官公務處,軍械庫也叫做 軍裝房。 樓上住看守軍械的兵丁,主管看守的人必須具有軍事常識,主要負責購買槍支彈藥,兼修理武器。土司的武器很早以前是些刀、槍(長矛)、棍棒、弓弩等冷作武器。光緒年代後開始有了毛瑟槍,九響槍,漢陽五子槍。到了民國末年,國民黨遠征軍留下一部分,那時已有六 O炮、輕重機槍、步槍,足可以裝備一個團的兵力。(指左邊家屬區)那建有現代房屋的地方就是過去土司家的大練兵場。左廂屬官班,他們是由十二個召朗或波朗以及被土司提為署職的辦事人員組成,他們都是一些年高望重的人,輪流到衙門值班,早晚可以陪同土司吃飯,協助土司處理民事訴訟,接待賓客。
第三院議事廳裏曾有重大意義的要事三件。一、土司是土司領袖,經常召集其他土司頭人來此會盟、議事;二、一九五 O 年五月中旬,梁河、盈江、蓮山工委書記、 122 團政治處主任張琦,邀請梁河土司龔綬、盈江土司刀京版、蓮山土司思鴻升在此開會,共商建立各族行政委員會等問題。現尚有仍貴歷史照片在展廳裏。這次會議中,龔綬對繳槍、土司改革都同意,唯有州政府建在梁河他不同意。
左廂樓上是專供土司和眷屬看戲的戲樓。戲樓右廂樓除看戲外,曾做學堂 。這所土司大院內有學堂二所,有子弟學堂和平民學堂。是土司在民國末年前辦的私塾學堂。解放前土司就重視教育,曾有堂伯叔二人畢業于日本早稻田大學。學堂外面是一個可容千餘人的大練兵場,每年土司都有霜降操練的習慣。每當操練時,調來各路兵勇,時間 3 5 天,練習跑馬射箭等。

南甸宣撫司署建築群最為華麗的就是這第四大殿,在整個建築群中所投入的財力、物力最多。左廂是 書房 ,右廂是 帳房 。帳房是由一總管和副員組成,主要負責司署內的財政、錢糧收支。買辦司署內的日用品,執掌一般開支,大宗項目的列支要經得土司同意。另外附設糧倉,設專人收放糧食,屋內有大秤、帳本、量籮(傣族篾編量鬥)和上刻司署制字樣的木制鬥等。書房人員是由秘書、師爺、謄錄員組成。專司謄寫,起草文稿整理訴訟卷宗,管理文稿和各項收租票據。師爺的地位較高,他可以代理土司外出代辦,可以與土司同桌共餐。

末代土司的官,又是反共救國軍第二路總指揮。當天談判席從簡,擺一張黑漆大圓桌,桌上擺著團結牌香煙和幾盤茶葉糖果。談判內容為:一、關於南甸自治問題。二、關於土司權益問題。三、關於解放軍駐紮問題。四、關於保留土司自己武裝問題。五、關於土地改革和反霸鬥爭問題。後來,龔統政不但不接受這五點意見,相反繼續武裝竄擾各地,因談判無效,中國人民解放軍於 一九五一年一月二十五日 進軍蘿蔔壩剿匪,反共救國軍一敗塗地,龔統政率親信六十余人經隴川逃亡緬甸。從此,梁河徹底解放,推翻了長達五百餘年之久的土建土司制度。末代土司龔統政久居緬甸,於一九九三年清明去世。

後花園土司每早上起床有重要的三件事,一習武坐禪。第二是誦經,念傣文經,最後是有人擊鼓喊冤才去辦理公務。左前角這一幢三開間小房,過去就是經書房。小院相通,習武之後是土司必去之處。

南甸宣撫司署是由三代人完成,從一八五一年到一九三五年間,用了八十四年的時間,如此宏大的古建築群,在全國土司署中屬於前列,人們稱它為傣族的小故宮

八月四日(第八天)

行程最後一天,上午,我們考察瑞麗姐告邊境區中緬一條街和姐告國門。 那裏我們看到不少傣族市民在進出國門。

傣族散居在雲南省境內, 人口約有83.9萬。 傣族先民為古百越中一支,""意為酷愛自由,和平的人。 傣族人民普遍愛好歌舞,舞蹈形象生動,感情細膩,動作多為動物形態的模擬和美化。極為流行的有"孔雀舞"  傣族語言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傣語支。傣族有自己的文字,傣族人民用它記載了豐富的歷史傳說,宗教經典和文學詩歌。 傣族先民生息在滇、桂、黔地區,與壯族、水族、布依族、黎族等有密切的關係,同源於古代的百越。他們是最早栽培水稻和使用犁耕的民族。

姐告是傣語,意為舊城。位於瑞麗市城南4公里,瑞麗江東岸,相傳元末明初曾在此地築城,故名。姐告總面積3.4平方公里,距緬甸重鎮木姐的中心點僅500米,三面與緬甸國家級口岸木姐市緊緊相連,被稱為祖國西南的沙頭角。國境線長4公里,設有9座界碑。姐告境內有一條橫穿而過的公路幹線可達緬甸的八莫、密支那、臘戍等城鎮。姐告是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全國唯一的由海關實行特殊監管,集貿易、加工、倉儲、旅遊為一體的邊境貿易區,是雲南面向東南亞、南亞開放的示範區和試驗區,也是雲南實施國際大通道戰略的橋頭堡。

瑞麗邊境口岸                        瑞麗邊境貿易區           中緬街
                             
在姐告邊境貿易區東北面,有一條以國界碑81號(附1號)至82號為中軸線,長400米、寬40米的中緬一條街。街的南面是中國,鋪面具有傣、景頗等民族的建築特色,來自全國各地的上百家公司、商號和個體戶在此設立視窗,中國生產的針紡百貨、五金交電、化工建材、汽車農機、土特產品及日常生活用品,應有盡有。街的北側是幾排典型的緬甸式建築鋪面,磚木結構,框架全部是珍貴的柚木,屋頂像太陽帽,覆蓋鍍鋅鐵皮波形瓦,房屋上部為白色(稱白象街),下部為柔和的藍色,來自緬甸各地的上百家商人在這裏經營,擺滿了來自東南亞各國的珠寶玉石、金銀首飾、手工藝品、土特產品。中緬雙方遊客均可自由往來於中緬兩側街市,直接用人民幣、緬幣或美元購貨。

今天天陰有雨,早晨的中緬一條街顯得冷清,只見少數玉石店鋪啟市,少數進出邊境。

中午我們乘車往芒市潞西機場,轉乘內陸機往昆明,繼轉直航機回港。

感想:

這次「雲南滇西段」考察之旅令我獲益良多,讓我開始探索和體驗中國西南一個嶄新地域的歷史知識。出發前這次旅程大部份地方和它們相關的文化領域名詞,筆者感到十分陌生與難解。

首先,我初次接觸到的是歷史上雲南的 "土司制度" 、它的興衰與變化旅程中馬健雄老師多次提到 "土司制度",令我對這影響雲南深遠的政治制度建立初步的認識。

此外,這次旅程令我有機會見識到雲南獨特的地理面貌。 八天的車程中,我們的車子駛過雲南的盆地、河谷、丘陵、高原。 車子帶我們穿越橫斷山脈南面海拔1500至 2200米的高山、開闊的河谷、地勢平緩的“壩子”、三條大江: 怒江、瀾滄江(湄公河的上游)、金沙江(長江的上游)的支流和峽谷。 其中我們看到南行地勢漸趨緩和但景色壯觀的的高黎貢山和山下延綿的“壩子”(盆地及高原臺地)。 山壩的地勢平坦,有的成群成帶分佈,有的孤立的鑲嵌在重巒疊幛的山地和高原之中;有的按一定方向排列,有的則無明顯方向。 壩子常有河流蜿蜒其中,是城鎮所在地及農業生産發達地區。 據調查,雲南面積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大小壩子有1442個,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壩子有49個。它們雖然只佔6%整體土地面積,卻是人民生活的核心地帶。

除了雲南的地理面貌,行程令我接觸到它獨特的人民。 在當地我們間中遇到穿著本族的民族服裝的少數民族朋友, 如白族、彝族、景頗……。 表面看來, 他們的共通點是皮膚帶較黃褐色, 可能是由於當地強烈日照引;此外,田間生活和粗活工作的重擔令他們過度體能勞損,面容疲憊。

火把節是彜族、白族、納西族、拉祜族、哈尼族、普米族等民族的傳統節日。農曆六月二十五日我觀看白族的火把節。 雖然當晚大雨滂沱,在黑暗中我仍可見到男女老幼的白族村民,穿著漂亮的傳統民族服飾,圍在文昌宮前的廣場一起慶祝。
       
行程中我難得參觀了雲龍縣西北面山谷的千年白族村諾鄧村。團友認識了態度親切熱誠、學問淵博的白族朋友老師。 楊老師多年一直孜孜不倦的鑽研諾鄧村的歷史文化,不厭其詳向與我們介紹和分享他的看法,給團友留下深刻的印象。諾鄧村是昔日鹽馬古道的中心。今天,村中大量的明、清兩朝建築和玉皇閣道教建築群,部份雖然破落蒼涼,仍遺存一股莫名的書香和文化面貌。由於今天該村的經濟滯後,村民長者大都樸實無華,友善待客,人情味十分豐富,令人感到賓至如歸。

我透過參觀彝族回族自治縣縣城的巍山古城認識世居那兒民族之一的彝族。巍山古城是唐代南詔國的發祥地和初期都城所在地,附近的巍寶山是彝族視為祖先發源地的地方。 接著,我透過參觀巍山古城東蓮花村的馬家大院和鄰近的馬幫歷史博物館,認識了雲南馬幫的歷史,也從而認識中國分佈最廣的少數民族回族。在景頗族自治州我初次接觸到另一個雲南特有民族 ── 傣族。

行程結束前最令最我留下深刻印象、心靈感到震撼,是步入騰冲滇緬抗戰博物館新館的地下大堂的一刻。 場館內四方牆壁上,滿掛上過萬枚陳亡戰士的鋼盔, 它們默默地懸掛着, 像是向世界發出生命的吶喊,控訴殘酷的戰爭對人類的遺害。 博物館內有關中國遠征軍、中國駐印軍、美英聯軍、騰沖民眾抗戰等在當年二戰抗戰期間大量的老照片、紀錄片、史實資料、油畫雕塑等實物, 真實地再現了戰爭沉痛的歷史,令我沉痛反思!
今天,「雲南滇西段」考察之旅已經結束,遺存我心裏的是更多問號,引導我未來繼續追尋,延續探索。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