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29日 星期日

打醮(下) 饒玖才

打醮(下) 饒玖才

註: 本文節錄自香港史地和風物研究學者饒玖才先生著作《香港舊風物》(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2001年版) 並徵得饒先生同意轉載。

在新界,打醮(或稱建醮)的習俗,是在過去三百多年逐漸發展而成的。它基本上沿襲舊華南地區打醮形式,但因地方歷史和環境不同,所以亦有其特色。不過,其宗教儀式部分,都是由道士(俗稱喃嘸)依道家規範進行。十九世紀時,新界各處建醮者很普遍。但到二十世紀初,有部份地區如屏山,因某些原因而停止;有些規模較小的,則併入較大的鄉約同辦。

據蔡志祥博士在八十年代調查,港九新界共有28個社團定期建醮,其中十年舉行一次的有18個;每年舉行有2個;其餘的為每二至九年舉辦一次的。主辦者絕大部份是農耕社區的居民,漁業社區居民組織佔很少數。前者稱為「太平清醮」,多在農曆十月舉行;後者稱為「安龍清醮」,多在農曆四、五月舉行,兩者都屬於「祈安醮」。在近30年,新界主要的醮禮有錦田太平清醮、長洲太平清醮、元朗天后誕會景、塔門天后神誕清醮、吉澳安龍太平清醮和林村建醮等。其中以前兩者最具代表性。錦田的儀式每十年舉行一次,長洲的則每年舉行。

錦田建醮的起因及目的,主要是酬謝清初周王二公解民困的恩德。錦田是鄧族聚居的區域,其祖先是宋朝崇寧年代 (1102-1106 )從江西宦遊到廣東而卜居錦田的,後來子孫繁衍,到了明末已成為新界地區的大族。清初「遷海」,錦田亦在搬遷範圍內。被迫徙居內地的鄉民,因人地生疏,難以謀生,餓死者不少,有些要賣兒女,是一場大災難。

稍後,廣東巡撫王來任,向清廷力陳「遷海」政策難以防止明遺臣從台灣反攻,而禍害居民甚大,對國家稅收亦有損失,請皇帝收回成命。經過兩廣總督周有德的努力,清廷終於改變政策,准許「復界」。錦田居民返扺家園後,為感謝兩位的大恩,特地興建了「周王二公祠」,來紀念他們。該祠後又兼作族中子弟學堂,稱為周王二公書院。此外,還定下建醮答謝兩位恩人的規矩,並藉此以超渡因遷界而喪生的亡魂。首次建醮是在康熙二十三年 (1684年)。

建醮是十年一次,最近兩次分別在1984年和1994年。醮期是在農曆十月下旬吉日開始,為期五日六夜。籌備工作,在年初便開始進行,依照傳統,族中長老在周王二公祠用「杯卜」選出多名「緣首」,又從族中千多名男丁中挑選六十人,為建醮工作人員。首先粉飾周王二公祠,然後在祠對開空地,搭建醮棚,棚內正中為醮壇,安放主神位,其左邊供奉文林郎神位,其右邊為木偶戲台。醮場在左右兩邊則是鄧族各村代表和進香子侄聚集和休息的地方,每村一室。醮棚的左邊為齋堂,供參拜者吃齋,右邊為大王殿。醮棚的門口,還有紙紮的高大門神在兩旁守衛。

整個佈置莊嚴雄偉。而通往周王二公祠的入口處,還搭有一座門樓,上書「天恩共沐」和「錦田鄉十年酬恩建醮」兩行大字,門柱亦有「對聯」。

醮壇供奉的,主要為周有德和王來任兩位的神位,其餘的為土地、井、樹諸神位。開壇前,先舉行請神儀式,將眾位神靈由上天請到壇上。儀式由五位穿彩袍的道士領先,穿長衫的「緣首」隨後,由吹鼓手奏樂,以及豎起招神幡,沿醮場四個方向誦經,請諸神到醮壇神位,接受鄉紳及村代表的叩拜。然後由新界政務處長主持啟壇儀式。醮會期間舉行多場法事,醮神祭鬼(因遷界而死的亡魂),以祈求闔境平安,村民在醮期內均須齋戒,以示虔誠。同時每晚公演粵劇為村民提供娛樂,稱為「神功戲」。醮禮結束前還有一個「行香」儀式。即由主持者帶領神靈,由醮場巡行至參加的鄉村「祝福」,保佑村民未來平安。建醮的費用不菲,除部份由「祖嘗」撥款外,均由各村捐助。除祈福消災外,建醮使鄧族人士重過去一段苦難歷史,認識前輩當年重建家園的艱辛。

打醮花費不少人力物力,亦有導人迷信之嫌。不過,從另一角度來看,它是新界最重要的地方活動,有團結當地社會的功能。此外,對旅遊事業,亦有一定貢獻。
(全文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