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1日 星期五

西北長城印象(八)酒泉市

長城印象系列

西北長城印象(八)

酒泉市


長城今猶在 遺蹟話滄桑


南山積雪 (明)戴弁

酒泉城外碧雲端,萬叠芙蓉雪未乾。

素影欲迷銀漢迴,晴光不逐暖風殘。

氣吞沙漠千山遠,勢壓番戎六月寒。

公館日長清似水,幾回吟望倚欄杆。


我們來到酒泉。酒泉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西端,東連張掖,西鄰新疆,南連青海,北界内

蒙古和蒙古國。早在唐漢時期,酒泉就商家雲集,來自山西、陝西、河南的商人特別多,他們成立商會,建設會館。

市政府王科長接待我們,他介紹說:「酒泉市東西長约680公里,南北寬约550公里,總

面積19.12萬平方公里,佔甘肅省面積的42%是地級市。全區共轄酒泉、玉門、敦煌三市和金塔、安西、肅北、阿克塞四縣。屬祁連山疏勒河流域,在西漢時是一個重要驛站。酒泉海拔1499米,人口約100萬,有漢、蒙古、哈薩克、回等24個民族。酒泉農業發達,盛產紅洋葱、玉米、甜菜、棉花等,外銷韓國、日本。此外,酒泉亦出產石油和鐵鋼。」


邊灣灘長城


下午豔陽朗照。車子在茫茫的戈壁灘上走。不久我們到達目的地──邊灣灘長城的外圍。它位處酒泉市北侧,修築於明朝弘治五至十年 (1492—1497) ,由明將彭清所築。嘉靖、隆慶年間重修,萬曆年間修成。

下車後,我們遙望看到遠方的長城影子。在烈日下走着,走着,我們腳下的土壤改變

了。我們踏入鹽漬地的範圍。這兒的土,没有一般土的質感,它似是風化了的肌膚,細軟的錦緞。這是鹼化了的土,這土的含鹽量過高,風乾時似沙子,一粒一粒的,濕時太鬆軟,無法種植。牛羊吃了青草,牙齒癢癢,就去啃土上的鹽巴。大伴兒提起勁,使力地,一步高,一步低的浮踩在綿土上,看着遠方的長城向我們招手,感到好不新鮮。


十多分鐘後,邊灣灘長城終於到了!這段遺址飽受大自然力量的風化影響,不少部份的

墻腳部份坍塌嚴重,有時墻體已全倒下了,遠方只見到一個個隆起的土堆。王科長介紹說:「邊灣灘長城為東西走向,由西南文殊山脚起,向北經嘉峪關,折東抵新城堡、兩山口、明沙窩、上、下古城,跨臨水河,東南連接邊壕頭。它是夯土建築,寬12-20米,壕長19公里,向東至苦水界碑。」王科長補充:「據1983年勘察,從酒泉市北側邊灣農場西北部起,長城殘壁斷續相連,遥望宛然如城;懷茂中學以東至夾邊溝水庫,長约13.5公里,墻垣倾塌殆盡,唯見高大的土樑横似長龍。」


驀然,我們遙望到一羣羣的綿羊,在頭羊的領導下,在不遠處穿過長城的間隙走過,牠們

頸上清脆的鈴響隨風飄盪,為這片靜寂的大地譜出美妙樂章,振動我們的心弦!大伙兒聽着,看着。終於懷着依依不捨的心情,漫步離開。



西漢酒泉勝蹟


下午,大伙兒來到位於酒泉市古樓東的酒泉公園,這是河西走廊惟一一座保存完整的、具

備2000年歷史的漢式園林。公園正門是仿漢闕式門樓建築,正對着門樓是品字形三開間牌坊,建於清宣統三年(1911年)。牌坊兩側的佛祖廟和文昌閣,是公園內的寺廟建築。園內鳥語花香,古樹參天,湖光明媚,亭台樓閣,雕樑畫棟。


我們漫步穿過葡萄長廊,見一個用花崗岩雕成的大酒樽,上面鑲刻李白詩句:「天若不愛

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進入月洞門,見一碑亭,裏面立一石碑,上面刻「西漢酒泉勝蹟」,前方是由石條堆砌的方形泉池──「酒泉」。西漢名將霍去病,他在18歲任侍中,期後隨大將衞青六次出征匈奴,屢立戰功。他英年早逝,年僅24歲。相傳公元前121年,霍去病率兵萬餘人出隴西,過焉支山,破匈奴後收復河西。漢武帝賞賜三罎御酒以作犒賞,霍去病下命把酒倒進這一眼泉,與將士共飲同慶。從前「酒泉」得名。此段歷史亦刻於碑上,供人回顧。


我們靜坐湖邊,看着,欣賞着。酒泉公園有一天然湖泊與酒泉一脈相承,水位同漲同落。

湖心亭和楊柳樹的倒影蕩漾湖中,一份自然和諧,寧靜綺麗的感覺猶然而生,令人印象難忘。 不覺間,夕陽已西沉。

(待續)



參考書籍:

1.〈河西走廊──邊塞 古道 祁連〉陳淮著 西部大地文化傳播

2. 〈酒泉導遊〉 酒泉市旅遊局編 中國旅遊出版社

3. 〈西塞雄風──隴右長城文化〉 薛長年著 甘肅教育出版社

4. 〈百年美文(下)地域卷〉 季羡林主編 百花文藝出版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