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1日 星期五

旅遊隨筆 追尋探索,樂趣無窮

旅遊隨筆 追尋探索,樂趣無窮 黃梓莘

前文提到的,都是關於特殊地理上的體驗問題,所舉的例仍有發展空間的。下面,我將轉到較深層次,也是旅遊的核心價值問題 ---就「增廣見聞」而言,無可否認,遊水望山,登長城,探故宮大苑,見聞的確增廣了,眼界也開了。這種理解是對的,但只初步的,最起碼的。

為了增加旅遊「效率」,我們可不可以在這基礎上提升一下,加多點點要求呢﹖又以好望角為例,除了「一角兩洋」外,它的發現對歐亞的通航,有甚麼意義﹖為什麼叫好望角﹖好望角的開發對南非有甚麼影響…..於是乎,通過一個岬角,進而對南非有進一步瞭解,「效率」是不是大得多﹖

比如去歐洲遊,在義大利由北而南,又由南往北打了一圏,於是心中有了大概印象。回到香港,看到立法會大樓,有些人說,這是歐洲式;有人會準確些說是希臘式;而你通過深入追尋,會指出它用的是希臘的愛奧尼亞式柱廊設計。對於半島酒店,是甚麼式呢﹖中央圖書館,又是甚麼式﹖而你更會意外地驚喜,發現上水某商場內,竟然出現了仿科斯林式柱文設計,這一發現,使你甜在心頭,禁不住的喜悅,因你早已認識它而產生親切感的共鳴。
今天世界的人,都說希臘是西方文化發源地。當你到過埃及,參觀過開羅博物館,深遊過尼羅河兩岸神殿,你就會驚異於希臘的柱式,竟會有埃及的影子。而發覺博物館內林立的法老像群中,有些是異於一般法老模樣的。高佻個子,瘦削臉龐,鼻樑尖高;原來這些就是希臘人,在統治埃及期間,也仿傚埃及制度自己當上法老。帝王谷內著名的女王大殿,她就是希臘女王,她除了摒棄金字塔外,還按自己意思,創立了穿希臘袍的歐西裏斯柱,成為獨一無二的柱式。因此,西方文化源頭並非止於希臘,希臘是通過統治埃及,再加上貿易往還,把埃及文化帶到西歐去。

以色列也是埃及文化的傳承者。摩西的帶領以色列人逃出埃及,紅海分開兩半的傳說,說明以色列人長期接受埃及文化的薰陶,自然也是傳遞者。

在埃及旅遊時,不難發現埃及人很自傲,認為埃及是五千年古國,有深厚文化,是世界之母。故他們以埃及人為榮。不承認自己是阿拉伯人。但是,他們給來自麥加的勢力壓迫下,他們臣服了,他們放棄了幾千年奉行的宗教信仰,捨太陽神不顧,改為每天五次趴在地上阿拉一番,也不用埃及文,不講埃及語,他們真的奴性到這個地步,穆罕默德將埃及人由裡到外,從頭到腳徹底征服。這樣,你說埃及的文化到底走到那裡﹖他們骨子裡是否仍是埃及人﹖

若叫埃及人站在西班牙人面前,他將無地自容了。西班牙這回更奪得大力神盃歸,舉國歡騰,全世界為西班牙奪錦標替他高興。這喜訊正好替西班牙注入一口強心針。因為西班牙正如希臘,遭遇了同樣的經濟上難題。而大家可曾記得,前幾年美國牛仔總統初登寶座,便拉攏夥伴出兵伊拉克,還拖了西班牙落水。以西班牙這樣一個弱國,自顧不暇,為何還要強出頭呢﹖當你去到西班牙,也到過南部的安達魯絲,就會發現,原來阿拉伯人,曾經長久地盤踞侵佔過,西班牙人沒有屈服,起來反抗,初期把他們趕到南方,之後,在此地也頑抗了二百多年之久,直到二次大戰,才把阿拉伯人徹底趕出歐洲,這口烏氣怎能不出。因此出兵伊拉克之舉,於是一拍即合。雖然是西班牙經歷了它七百多年的阿人統治,儘管留下不少阿拉伯人風情,但是西班牙人仍然說的是西班牙語,信的是天主教,沒有向統治者作出任何屈服,半點也沒有,骨頭真的很硬。埃及人真的枉負五千年古國之名。

這就是通過旅遊,而從中可以拆解到今天社會現象之謎,是不是很有趣﹖

今知有一個島,不是叫褔克蘭群島,沒那麼遠,在亞洲的,據說島上多的是珍珠玉石,大概是所羅門王收藏的吧。見到這島上的廟宇,除龍山古寺外,餘的廟宇屋脊樑都是中央低陷下去的像透了人的腰骨挺不起來的樣子。見到這些屋脊樑,我就想起魏國的曹操,這位奸雄愛透了已為人妻的吳國美女大小二喬,誓要攻陷吳國後奪為己有,並下令建造銅雀台作藏嬌之用。台廣,樑便要夠粗、夠長、夠直。探得深山有千年巨松一棵,亭亭如華蓋,匠以為神,不敢擅伐,報之操,操大怒,親往拔劍斫之,誰知血涔涔出,操亦大驚,得頭風病,引致華陀被誅事件。故知屋樑必要直。由於那島上廟宇屋樑彎曲,使人也聯想到他們的國際外交形象,就是予人卑怯諂媚,毫無骨氣,直不起腰來的樣子。此所以引用柳宗元所雲︰「不為偉人,而為是物」,人與物到底是有互相類似的。

在旅遊時,看到眼景物,能不為表像所惑,轉而去探求內在元素,這是最有價值的旅遊。

下面,想用長城作例子,也並非有意詆譭長城偉大的意圖。當任何一位上到長城,都會被它的雄偉氣勢所震撼。但是,如果沒有李斯的一句話,沒有秦始皇這暴君,長城肯定造不成。孟姜女的故事,只是冰山一滴水,在皮鞭摧擊下,多少伕力流盡了最後一滴汗,流盡了最後一滴血;多少個家庭妻子兒女,長時期地牽腸掛肚。故亦可以說,長城是一條從衛星上可以望到的由不少家庭血淚造成的巨碑。

又說回到埃及吧。所有見過金字塔的人,都會被它震懾,當走進塔內,看到所有巨石,四方平整,疊砌得無隙無縫,到底是怎麼搞的﹖無車無船,怎麼搬運﹖無起重機械,怎麼搬上去﹖沒有鐵器,沒有炸藥,怎麼採石﹖怎麼打磨﹖怎麼校正東南西北方位﹖還有塔的高度,怎麼釐定才能既穩健又顯得雄偉﹖

今天的塔高,已不像從前了,盜墓的人不但盜陪葬品,還盜石頭。但塔的高度,大抵可從以下得出端倪︰底長200,高100,顯得太矮;底長200,高200,過高勢危,危則易倒;若底長200,高150,那便恰到好處,既穏如泰山,也顯得雄偉莊嚴。若從角度去測量,就是52.5度,更簡單,只要在四個角定點,校出基本角度,半點麻煩也沒有。

當你走進金字塔,接觸到四千多年前古文化時,內心一定引起震慄之餘,可有興起一種追根究底的衝動﹖埃及是否就是世界之母﹖世界文明的起點﹖那兩河文化中的巴比倫文明又如何﹖如果一旦發現竟然有比巴比倫更早的文化,而又幸運地給你接觸到了︰原來蘇美文明比巴比倫更早地出現世界之上,而所謂世界之母的埃及文明,也不過受蘇美文明的影響,而這些文明,都成為西方文化的源頭時,你內心感受的興奮之情,是否覺得世界是這般奧妙得不可思議,端的不枉此行,甚至不枉此生﹖

這就是「追尋、探求」的結果。
我們遨遊袓國河山時,為了做好漢而登上長城,感受到長城的偉大,如太陽燦燦金光,照耀大地。又當你來到仰韶文化,參觀半坡遺址,當你看到那些平凡的罎罎罐罐,破陶碎瓦上的劃劃,朋友,不要輕輕錯過,這是中華民族的源頭,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偉大成就,是袓先們經歷了好多世代積累下來的心血,才能脫離結繩記事而到符號記事,是進入文字的開始步伐。你看到的不止是太陽的耀目光芒,簡直就是看到新宇宙誕生的絢麗過程,華彩萬道,不可逈邇。因為你已接觸到,用雙手撫摸到中華民族的黃河文化的源頭。你會不會立即衝上山頭,站在高崗上振臂高呼︰「炎黃文化,萬古長青」呢﹖

有所為的旅遊,原來是很有趣,令你其樂無窮,令你嘆為觀止,令你鍥而不捨,令你覺得不枉此生。對嗎﹖
旅遊隨筆之四(全文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