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31日 星期日

3. 「中國邊疆與少數民族」 「青藏段十二天」考察之旅(二)



「中國邊疆與少數民族」                       165
                                   青藏段十二天」考察之旅(二)                風信子

(筆者按: 文章部份資料取材自景點的相關網頁、〈文化探索行程資料册〉李惠玲博士的講述摘錄、團友尹一鳴先生的心得分享,謹此致謝。)

第五天:九月八日 (星期日)晚上十時三十分我們抵達拉薩。

據資料: 青藏鐵路被譽為天路,是今天世界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中國實施西部大開發的標誌性工程,是中國新世紀四大工程之一。 鐵路東起青海西寧,西至拉薩,全長1956公里。其中,西寧至格爾木段814公里已於1979年鋪通,1984年投入運營。格爾木至拉薩段,北起青海省格爾木市,經納赤台五道梁沱沱河、雁石坪,翻越唐古喇山,再經西藏自治區安多、那曲、當雄、羊八井,至拉薩,全長1142公里。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路段960公里,多年凍土地段550公里,翻越唐古喇山的鐵路最高點海拔5072米,其中新建線路1110公里,於2001629日正式開工。青藏鐵路大部分線路處於高海拔地區和無人區,要克服多年凍土、高原缺氧、生態脆弱,天氣惡劣四大難題。截止到2006325日,青藏鐵路工程累計完成投資285億元,其中用於環保工程投資達到12億元。

青藏鐵路4趟列車編組為2節軟臥,每節軟臥定員32人,共64人;硬臥8節,每節定員60人,共480人;4節硬席,每節定員98人,共392人,每列列車共定員936人。列車採用彌散式供氧與分佈吸氧相結合的方式,在整體上提高了車內氧氣含量,保證了旅客補充吸氧的需要;其次是滿足環保要求:全封閉式的車廂內,裝有廢物、廢水和垃圾回收裝置;三是列車在電氣和非金屬材料等的選用上,滿足了青藏高原特殊環境的要求。

翌日早上900我們的列車經過第一個自然景觀── 玉珠峰海拔6178米)。 列車沿途攀升,從車廂外我們藍天下看到一列列冰川覆蓋的雪山。 不久,列車進入一望無際的藏北草原, 陽光、冰川、白雲,形成了一幅幅迷人的圖景,偶爾我們看見藏羚羊等野生動物從橋洞中自由穿過。 據資料:為了解決高原凍土地帶的路基穩定問題,青藏鐵路沿線有150多公里以橋代路工程,其中橋洞是藏羚羊等野生動物自由穿行的通道。

下午100我們經過沱沱河地區(海拔4547米)。下午230300我們經過唐古拉山口(海拔5072米)。下午430450我們經過著名青藏鐵路的景點: 光影變換、世界海拔最高的淡水湖的錯那湖(4594米,面積約300平方公里)。青藏鐵路沿途的自然景觀美不勝收,我們這羣遠方的乘客都興緻勃勃地在車廂窗旁圍觀,耐心守候著。

下午555我們經過那曲海拔4513)。黃昏745我們經過當雄。傍晚845我們經過羊八井(海拔4306) 晚上945我們抵達拉薩(海拔3658)


















     

第六天:九月九日(星期一)
拉薩 (海拔3658) ~ 達孜 (海拔3685) ~ 瓊結 (海拔3900) ~ 乃東 (海拔 3500)

早上風和日麗,我們由拉薩出發前往考察拉薩「三大寺」之一的哲蚌寺。

途中導遊阿旺介紹拉薩:「拉薩是西藏全區政治、經濟及文化的中心,位處海拔3,650米,地理上這個四面環山的小盆地是青藏高原的中心。拉薩周圍山地達5000米,一條雅魯藏布江的支流——拉薩河貫穿該市,流進念青唐古喇山的雪域高峰和峽谷,延伸315公里。 拉薩是藏傳佛教聖地,1960年正式設市,1982年又定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拉薩全市佔地近30,000平方公里,市中心城區面積544平方公里。 拉薩有以及許多其他民族聚居,其中藏族佔總人口的87%。拉薩市的總人口共有52.15萬(包括已知的流動人口,不包括軍事、警備區)。25.74萬均在城關區(含進城人口10.07萬),近全拉薩人口的一半,而26.41萬人在其他七縣。 拉薩地勢平坦且天氣溫和,日均溫攝氏8度,冬夏舒適。它享有每年3,000小時、125天的陽光,比其他大多數城市多,它有時被稱為「日光城」。拉薩年均降水量500毫米。下雨主要在7-9月。在夏天雨季和秋季被公認為一年最佳的季節。
拉薩的農牧業水準較高。在拉薩人們主要種植青稞小麥油菜。拉薩的電力普及水利地熱能太陽能和各種礦產等資源蘊藏量巨大。在紡織、皮革、塑膠、火柴和織毯等產業中,西藏拉薩傳統的方法和機械化的工藝並存。民族手工業生產近年來有了很大進展,地毯廠生產的地毯有很好的銷路。 拉薩有許多古跡遺址,布達拉宮大昭寺沙拉寺哲蚌寺羅布林卡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可惜,許多重要地點在文化大革命遭到破壞,在八十年代開始復修。
   早期的西藏歷史大多透過口頭流傳,鮮有檔案記錄,因此產生相當多的爭議。 約一世紀,青藏高原點綴各種各樣的藏族部落,藏語歷史書稱此為「12小國」或「40小國」。 在七世紀中期以前,松贊干布已經成為在雅魯藏布江流域興起的吐蕃王國的領導人。 當時的拉薩被稱為邏些城。 西元641年,已經征服整個西藏地區的松贊干布,迎娶了唐朝文成公主。 之前他還娶了尼泊爾尺尊公主。文成公主參與松贊幹布的豪華寺院建設,傳說中文成公主選定一個湖為寺院的地點,並用山羊背土填湖。尺尊公主帶來的不動金剛佛像(釋迦牟尼八歲等身像)被安放於此。此寺為現在的大昭寺。寺成為王國的象徵並且初命名拉薩,意為藏語「神聖的土地」。另說藏語中稱「山羊」為「惹」,稱「土」為「薩」,拉薩因為山羊背土填湖而得名[1]。文成公主所攜帶的覺臥佛像(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像)安放在另建的小昭寺。後來唐朝金城公主嫁到吐蕃後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像又移到大昭寺,而釋迦牟尼八歲等身像移到小昭寺。
15世紀前拉薩以宗喀巴為主的三大格魯派寺院的建立和進入興盛期。在西藏受戒的佛教徒建造了三座比丘寺院:甘丹寺哲蚌寺沙拉寺
第五世達賴喇嘛羅桑嘉措(1617-1682)征服全西藏並把他的行政中心移動到拉薩。拉薩成了西藏的宗教和政治中心。在1645年開始在紅山重建布達拉宮1648年,布達拉宮的下半部——坡唐卡布(白宮)完成。當時的達賴喇嘛把布達拉宮作為冬季宮殿。在1690年到1694年間,布達拉宮的上半部——坡唐馬布(紅宮)完成。布達拉宮名字可能來自菩薩觀音神話中的居所普陀山(布達拉卡山)。大昭寺的周邊建築在此時也大大擴建。雖然大昭寺的一些木雕、木楣建於之前的七世紀,但現存的拉薩的古建築,包括布達拉宮、大昭寺、舊城的一些寺院建築,都是在拉薩的第二次興盛期間建造的。
20世紀的上半,多名西方的探險者成功地旅行到達拉薩。 拉薩當時是西藏佛教的中心,並且約一半的人口是僧侶。 拉薩的人口在1951年估計為25,000人, 在區內的寺院裏有大約15,000個僧侶。隨著西藏上層人士發動維護農奴制暴動,中央入藏鎮壓平息暴亂,實行民主改革,很多藏人離開拉薩,包括在1959第十四世達賴喇嘛從其居住的布達拉宮出逃至印度達蘭薩拉1987年至1989年間拉薩發生了僧尼領導的抗議中國的大遊行。其他一些人離開寺院,還有很多僧侶逃往印度繼續學習。」

我們抵達哲蚌寺。
據資料: 哲蚌寺位於拉薩西郊5公里更丕烏孜山下,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是拉薩「三大寺」之一,全名吉祥米聚十方尊勝洲。「哲蚌」是藏語「米堆」之意,由於整個寺院規模宏大,鱗次櫛比的白色建築群依山鋪滿山坡,遠望好似巨大的米堆,故名「哲蚌」。  哲蚌寺在1416(明永樂十四年)由宗喀巴弟子絳央卻傑主持修建,與甘丹寺沙拉寺合稱拉薩三大寺,是格魯派寺院中地位最高的寺院之一。
1949年解放前,哲蚌寺僧眾超過一萬人,擁有141個莊園與540多個牧場,是藏傳佛教最大的寺廟。 哲蚌寺寺廟建築面積約二十萬平方米,遠處眺望群樓雲疊櫛比嶙次、耀金映堊、雄奇壯觀,宛如一座美麗的山城。 建築規模宏大,氣勢非凡,入內巷道縱橫,有如一座城池,登臨寺頂可以飽覽拉薩河谷盆地的自然風光。 在布達拉宮擴建前,哲蚌寺是歷代達賴喇嘛居住的地方。 西元1642年,五世達賴喇嘛在寺內噶丹頗章建立地方政權,是宗教正式參與政治的開始。 達賴喇嘛遷往布達拉宮後,哲蚌寺仍然是拉薩三大寺中規模最大、最有勢力的一個。

 我們跟隨阿旺,從哲蚌寺沿西側的臺階拾級而上,進一個大門後的左側是一條小路,旁邊流水潺潺,經常會有一些藏族婦女在溪邊洗鈴鐺。我們走上一個山間的小平臺,俯瞰到美麗的山谷景色。 哲蚌寺三面環山,南面是一片慢坡地,樹木和灌木覆蓋著  哲蚌寺前臨拉薩河及開闊的谷地平川,整個寺院依山勢逐級修建佛殿經堂、紮倉僧舍,群樓聳立,層次錯落有致,規模宏大,雄偉壯觀。哲蚌寺主要建築有措欽大殿、甘丹頗章、四大紮倉及康村、僧舍等,各個建築單位之間既相互聯繫,又自成體系。大殿和主要經堂均覆以金頂,加有法輪、寶幢等裝飾,多姿多彩的裝飾與高聳林立的殿堂樓宇交相輝映,巧妙地形成藏傳佛教寺院奇特莊嚴且富麗堂皇的景象,其內部基本分為三個地平層,即院落地平、經堂地平和佛殿地平,形成由大門到佛殿逐步升高的格局。
西元1464年,哲蚌寺建立僧院,傳授佛教經典。寺內共有4個僧院(紮倉)、29康村。哲蚌寺主要由措欽大殿、四大紮倉(即羅賽林紮倉、德陽紮倉、阿巴紮倉、郭芒紮倉)和甘丹頗章幾部分組成。今天,寺內主要六個經殿(甘丹頗章、錯欽大殿、密宗院、洛賽林院、郭芒院、德陽院)內供奉著多個主要佛像,收藏了繁多的文物,有各種鍍金佛像、唐卡、佛經等,價值珍貴,舉世無雙。
 我們跟隨阿旺,接著繼續往上走,左邊遠處有繪在山石上的佛像,後面的鐵架子據說是雪頓節時的曬佛台。 每年雪頓節哲蚌寺都會舉行曬佛儀式,在山坡上展示一幅巨型佛像唐卡,引來大批信徒和遊客前來禱福,場面十分壯觀。 著名的甘丹頗章就在右邊一處有很高臺階的地方。我們進入甘丹頗章。 這個大門前面有一個小佛殿, 裏面供奉著五世達賴喇嘛的衣服。 甘丹頗章是一幢3層建築, 每個視窗都種了許多花。 這裏曾是二至五世達賴喇嘛居住的地方。 後來五世達賴喇嘛掌管地方政權,在布達拉宮完成白宮部分重建後,便正式遷到了布達拉宮。 由於達賴是在甘丹頗章建立政權的,所以史稱甘丹頗章王朝

              


















 
        哲蚌寺建築結構嚴密,殿宇相接、群樓層疊,每個建築單位基本上分為三個地平層次,即落院、經堂和佛殿,形成由大門到佛殿逐層升高的格局,強調和突出了佛殿的尊貴地位。其中規模宏大、雄奇莊嚴的措欽大殿,錯落有致;不拘一格的德陽紮倉,粗厚古樸;佈局嚴密的阿馬巴紮倉,高聳森嚴;富麗常皇的甘丹頗章等都是西藏大型建築的代表。 寺內建築外部又採用金頂、法輪、寶幢、八寶等佛教題材加以裝飾,增強了佛教的莊嚴氣氛,使建築整體上顯得更加宏偉壯觀。
我們進入措欽大殿參觀。
措欽大殿(措欽意為大法堂)是哲蚌寺的主要建築, 位於哲蚌寺中心,佔地面積近4500平方米。 殿前有石鋪廣場,面積200平方米,登上17級寬廣的石階便是8根列柱的明廊。 大殿的經堂規模宏大,有房221間,有柱183根,面積約1800平方米。措欽大殿中心升起一層構成面積一百多平方米的高敞天窗。 經堂雕樑畫棟,依柱是懸幢,幃幔交織,五光十色,加上後面的鎏金銅像,長明油燈,顯得十分富麗堂皇。 堂內供奉的佛像造型精美生動,特別是正中的廣殊菩薩及大白傘蓋佛母,高大而精緻,佛像的背光、周圍的邊飾和雕獸造型生動,是罕見的精美藝術佳作。
措欽大殿後部為堆松拉康(三世佛殿),三進三間,高達兩層樓。前門  頂部開有前向高敞天窗,較好地改善了室內採光。 三世佛各與其隨身二弟子組成一組,置身塔形佛龕中。 正中為釋迦佛及二弟子,佛龕為三座鍍為銅塔。 這種佛龕裝飾是其他地方極少見到的。佛殿兩側塑以高達丈餘的八大隨佛弟子形象,神容嫻雅,婀娜多姿,嫵媚動人。 佛殿門內兩側分塑金剛力士和馬頭明王。
堆松拉康是哲蚌寺最早的拉康之一,系絳青曲結時期所建,其內現有的建築和塑像帶有濃厚的早期色彩。拉康背後和側面築有一周回廊,回廊北段保留著珍貴的早期壁畫,回廊出口還存有同治年御筆匾額一方(長3米,寬1.2米,厚4釐米),中心楷書輸誠向化”4字。    堆松拉康的左側是彌旺拉康。其內塑一尊高大的12歲身量的強巴佛坐像,身在下層而頭部達于二樓。該佛像由頗羅彌旺出資塑造,故其稱為彌旺強巴,佛像比例勻稱,刻畫細膩,形象親切感人。
堆松拉康的右側是倫崩拉康。其內前邊有兩座較小的白塔為倫布佛塔;後部並列三座銀塔:中心為第三世達整風(索南嘉措)靈塔,高6.16米;北側為第四世達賴(雲丹嘉措)靈塔,高5.57米,加上1米高的木制束腰須彌座,通高達6.57米;南邊為攝政王靈塔,通高4.6米。靈塔製作精緻豪華,皆以銀皮包裹,又嵌以珠寶奇珍,僅第三、四世達賴靈塔就耗去白銀14,800兩。   大殿二樓只有一個甘珠爾拉康,餘為庫房。拉康內所藏《甘珠爾》經典  哲蚌寺原有3部《甘珠爾》珍貴藏本:一部為明朝後期雲南土司木增所送的理想版《大藏經》;另一部為清康熙時木刻經文;不有一部是1675年(清康熙四年)第巴· 洛桑土都為達賴嘛祝壽而用金汁抄錄的全部《甘珠爾》經文。

  哲蚌寺佛殿頂部的金頂為方形尖頂式。佛殿門上懸掛穆隆元善漢文匾額一方。匾上刻有橢圓形篆字圖章一枚,文為大清道光丙午年孟秋之印,後面亦刻圖章兩枚:一為勿穆氏”3字;一為琦善之印”4字。這塊匾額是時任駐藏大臣的琦善在他任滿調離西藏的1846年(清道光二十六年)7月刻制奉獻的。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清朝政府對藏傳佛教的扶植利用政策。 大殿四樓為釋迦佛殿,主供釋迦牟尼說法像,據說是這500兩白銀製成的。 兩旁置銀塔13座。側殿為羅漢堂內供佛教中的歷代祖師和羅漢等神像,並供有哲蚌寺主要大活佛的報身像。佛殿頂部建有一金頂,為歇山式;金頂下有華麗的鬥栱,系借鑒內地建築營造法式。
中午,我們離開哲蚌寺,返回拉薩吃午飯。
下午我們出發前往考察三大寺另一家──噶丹寺(甘丹寺
噶丹寺(甘丹寺位於拉薩市達孜縣汪古爾山上,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於明永樂七年(1409)在西藏建立的黄教首寺,是西藏喇嘛教格魯派的祖庭,清世宗雍正皇帝曾給寺院賜名爲永泰寺

噶丹寺(甘丹寺的整個建築的分布大體沿縱横軸線依山傍勢、 因地制宜地自下而上、 左右延伸而自然拓建,滿布山坳,其巍峨重叠之勢、儼然一座山城。 主要建築有措欽大殿、宗喀巴寢殿、大經堂、僧舍等殿宇。

我們進入措欽大殿參觀。 這大殿又名拉基大殿,位於噶丹寺整個建築群的北半部,座北朝南,是全寺最大的集會大殿, 佛殿高三層, 東西面闊43.8米、 南北進深44.7米。 底層爲門廳、經堂和三座佛殿,規模最大,可同時容納3000多名喇嘛誦經。佛殿内供奉有彌勒佛和宗喀巴大師像,設有甘丹池巴法座,左邊佛殿殿門上方塑有兜率天影塑,造型十分精美。
接著,我們進入措欽大殿西面的陽八犍參觀。
這座殿高四層,面積800平方米,於1409年興工建造。殿内後牆有巨石一塊,相傳是印度羊八犍地方飛來,故得名。 分别由護法神殿、上師殿、壇城殿、司東康和曆代甘丹池巴靈塔殿等建築單元組成。 宗喀巴靈塔殿藏語之爲司東康,位於羊八犍經院的最高層。公元14191025日宗喀巴在赤妥康圓寂,遺骸保存於銀塔之中,後由固始汗之孫洛桑旦增以青海地區所屬的一年税收換成黄金,全部包裹於靈塔塔身,並飾以各種名貴珠寶,使其成爲一座極其富麗的金塔。

我們接著進入赤妥康和昂久康。 它們是噶丹寺中的兩座喇章建築,赤妥康原是宗喀巴的寢宮,宮内繪塑的釋迦牟尼佛和文殊菩薩等佛像技藝精湛,門窗雕刻具有濃鬱的中原内地風格。

噶丹寺(甘丹寺内設兩個夏孜、絳孜兩個紮倉(經學院)、羊八間以及赤多康、斯赤康和二十三個康村,每個康村管轄若幹米村(康村、米村是紮倉下面的地域性組織,亦是僧人食宿之地)。康村及其僧舍與庫房等相對獨立、由結構嚴謹的121幢房群所組成。 噶丹寺曾經多次增建或擴建,文革中曾遭到嚴重破壞。1980年後,國家撥巨款修複了經堂、佛塔及僧舍等建築。19931997年間,國家再撥款2600萬元, 使噶丹寺得到了全面的恢複性維修。

噶丹寺(甘丹寺中藏有豐富珍貴的歷史文物,除了宗喀巴和甘丹赤巴等遺體的靈塔90餘座,還有1757年清代乾隆皇帝賜予該寺鑲滿金銀珠寶、書有漢滿蒙藏四種文字的盔甲,國家特級文物、純金汗書寫而成的藏文《大藏經》中的整套《甘珠爾》佛經,由十六羅漢和四大天王等組成的整套二十四幅的緙絲唐卡唐繡,這些文物都展示出明清兩代中央政府和西藏地方之間的親密關係。
 




 
                                                  措欽大殿

  
噶丹寺(甘丹寺的整個建築依山傍勢、自下而上、左右延伸而自然拓建,儼然一座山城。
主要建築有措欽大殿、宗喀巴寢殿、大經堂、僧舍等殿宇。
  
   



措欽大殿
下午,我們離開噶丹甘丹寺,前往藏王墓參觀。 藏王墓位於瓊結縣木惹山,下臨雅隆河,方圓3公里,距拉薩100公里,為七至九世紀吐蕃贊普(國王)墓葬。

吐蕃藏王陵墓群修建年代約從西元七世紀三十年代開始,一直延續到西元九世紀末,歷時三百多年,是吐蕃第二十八代贊普拉托托日年贊至末代贊普朗達與及其王子沃松等共十六位藏王及王子、王妃的墓葬群。位於瓊結縣城以南的平壩上,墓群分佈範圍是東起頓卡溝口,南靠穆熱山腳下,西低瓊果溝口,東西長2076米,南北寬1407米,總占地面積達305萬平方米,墓區平均海拔為3700米。

初步確定的陵墓有二十一座,分東區和西區兩塊,東區頓卡溝口有六座,西區在穆熱山北麓和瓊果溝口有十五座。能夠確認墓主的有九座,分 別是松贊干布墓、芒松芒贊墓、赤德松贊墓、赤松德贊墓、赤德祖贊墓、赤都松芒波結墓、牟尼贊普墓。

據資料: 吐蕃贊普把陵墓建在瓊結有以下兩個原因: 1. 從吐蕃第九代贊普布德貢傑到第十四代贊普伊肖列在瓊結先後修建了達孜、桂孜、楊孜赤孜、孜母瓊結、赤則崩都六座宮殿,成為自第一座宮殿雍布拉康之後第二座吐蕃王宮。瓊結曾是吐蕃的都城,是它們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的活動中心之一。2. 松贊干布統一西藏高原後,舊王族仍然居住在瓊結一帶。 遷到拉薩的贊普們為緬懷祖先創業的功勳及不忘掉祖先的雅礱河谷,他們經常回來居住,去世後也到這裏來埋葬。

松贊干布墓是整個墓群的主墓,墓門往西南開,這是表示面向釋迦牟尼的故鄉,對佛教的虔城。墓邊長100米,墓高13米。墓頂上建有佛堂,十三世紀寧瑪派著名的伏藏大師娘們隆巴修建的,那時佛堂以十二柱面積的主殿為中心,配有三世佛堂、護法神、僧舍等附屬建築組成 。在墓頂邊和 墓腳分別修築了裏外中三睹圍牆,採取了重點保護措施。佛堂于80年代進行重修,供奉著松贊干布及二王妃、二大臣、三世佛等塑像

藏王墓的數目現難確定,能看到的有八九座。各陵墓封土高大,為土壘成的高臺丘墓。其上層土墩為橢圓形,墩頂極平坦,東西長約130米;下層為長方形土台,周邊不齊整。 靠近河邊的大墓據說是松贊干布之墓,與之相鄰的是赤松德贊的墓,墓旁有巨大功德碑。在9世紀中後發生的奴隸起義中,贊普陵墓全被搗毀,現在的藏王墓只是衣冠塚而已。

今天我們看到,藏王墓每個陵的形狀是一個方形的平頂壘石夯土高丘,保存了中原地區早期封土方上的形式。 現存九個陵墓的形制大體相同。由於一千多年來長期受到自然風雨的侵蝕,有的陵墓已成了圓形平頂,大小不盡相同,排列也不規則。

在藏王墓前有吐蕃時期的石碑二方。與松贊干墓鄰近的據說是赤德松贊(798815年在位)之陵,在此陵東側坡地上矗立著赤德松贊墓碑一方。碑上覆寶珠翹角蓋頂,頂的下麵浮雕流雲,四角為飛天,刀法精簡,線條流暢。 正面刻古藏文,碑文內容主要記述了赤德松贊一生的業績,稱頌他是一位足智多謀,寬宏大度,勇毅不拔,驍武嫻文的贊普。

另一塊石碑立在離藏王墓不遠處的橋頭邊。此碑形制與赤德松贊墓碑相似,唯碑頂略為不同。頂為重珠,蓋下有承柱,亦雕流雲,但無飛天,兩側為雲龍紋。碑身露出地面為3.56。碑的南面刻古藏文,碑文已多風化剝落。有人考證,此為赤松德贊(754797年在位)之墓碑。赤松德贊為吐蕃王朝第五代贊普,他的文治武功僅次於松贊干布

在藏王墓前,尚有鎮墓石獅一對。一獅已殘,一獅除左腿斷外,還較完整。石獅通高(帶座)1055米,座長1.2米,寬0.76米。刻工簡練,形象生動。藏王墓附近建祠廟、墓碑及石雕俑群。

藏王墓不僅反映了一千多年前西藏的喪葬制度墓葬水準,同時它對於研究吐蕃王朝的興起衰落具有重要價值。

 
藏王墓位於雅礱河谷(網上相片)                             雅礱河岸
晚上我們抵達乃東 (海拔 3500)

(待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