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6日 星期六

「中國邊疆與少數民族」 「雲南滇西段」考察之旅(上) 風信子

「中國邊疆與少數民族」
                                    「雲南滇西段」考察之旅(上)              風信子

(筆者按: 文章部份資料取材自景點的相關網頁、〈文化探索行程資料册〉和馬健雄教授的講述摘錄,謹此致謝。)

二零一三年七月二十八日至八月四日,我參加了由三聯書店(香港)和香港青年中華文化交流中心主辦的的「中國邊疆與少數民族」之「雲南滇西段」八天學習旅程。這次旅程由馬健雄教授 (香港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教授) 擔任嘉賓領隊。行程包括: 彌渡、巍山、雲龍、大理、賓川、鶴慶、騰沖、瑞麗等地。 七月二十八日 (星期日早上四十位團友在香港國際機場集合,乘九時的直航機往昆明。

七月二十八日(第一天)

在上午十一時許我們抵達昆明國際機場,先在附近餐廳進午餐。 下午二時許我們前往彌渡。

在車上導遊小徐簡介了雲南: 「雲南位於中國西南邊陲,與緬甸、老撾、越南為鄰。戰國楚為滇國地,唐、宋時分屬南詔和大理國,元代置省。全省面積38萬多平方千米,人口是中國民族最多的一省。少數民族人口約佔全省的三分之一,全國的七分之一。省會為昆明。」

小徐繼續介紹: 「彌渡位於雲南省西部瀾滄江中游,大理白族自治州東南部,是紅河發源地之一,古稱六詔咽喉,是聞名全國的花燈之鄉和民歌之鄉。花燈名曲《彌渡山歌》、《繡荷包》、《小河淌水》等,都是出自風光秀麗的彌渡。 彌渡縣域內居住有漢、彝、白、回、傈僳、佤、納西、傣、哈尼、拉祜、壯、苗、蒙古、布郎、瑤、普米、布依等22個民族。其中除漢族外少數民族中有四種世居民族,即:彝、回、白、傈僳。 彌渡縣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四大教。」

馬老師接著補充了彌渡的歷史: 「彌渡壩子古代是一片汪洋浩瀚的澤國,歷史悠久,是中國人類發祥地之一,早在舊石器時代,就有先民在這塊沃土上繁衍生息,境內現存有舊石器時代的古文化遺物。 相傳古代一片浩瀚的水鄉澤國,行者易迷津,故名迷渡,為諱水患,清代改稱彌渡。西元前109年,漢武帝徵發巴蜀地區士卒,征服了滇池東面的部落,西漢在西南夷地區設置了四郡,彌渡地方屬益州郡雲南縣地。東漢王朝繼承和發展了西漢在西南夷的郡縣設置,除保持四郡外,另把益州郡中六個縣劃分出來加上新設的哀牢、博南兩縣,設置永昌郡,彌渡屬永昌郡雲南縣地。

西元214年,蜀漢劉備佔領益州。225年,諸葛亮兵分三路南征,平定了南中。為了鞏固蜀漢政權,諸葛亮把益州郡改為建寧郡,新設雲南郡。晉朝與南北朝年間,彌渡縣地方屬雲南郡雲南縣地。

隋末唐初,洱海地區有蒙巂等六詔(部落)爭相崛起。唐開元二十五年(737年),唐調姚州都督府的力量,派禦使嚴正海支持皮羅閣(六詔其中的一位首領)及其子閣羅鳳統一洱海地區。開元二十六年(738年),皮羅閣為雲南王,在唐嚴正海支持下,擊滅了其他五詔,建立了南詔。彌渡屬南詔十賧之一。

928年楊幹貞執政期間,通海節度使段思平,聯絡滇東37部種族、奴隸和地方勢力,於93724日舉行起義,取得政權,改國號大理,彌渡屬天水郡。

1253年(宋寶祐元年)秋,蒙哥(元憲宗)命其弟忽必烈率10萬大軍攻佔大理,改置軍事性的行政機構設萬戶府、千戶、百戶所。彌渡地方隸屬大理下萬戶府。

明王朝建立後,朱元璋於1381年調集30萬軍隊討伐雲南。 1383年,明設雲南布政使司和都指揮司,發展以夷治夷的羈縻政策和元代的土官制度,府衛參設軍政分治土流兼置,相繼置設府州縣。1382年彌渡地方屬大理府趙州所轄。」


下午六時半,我們來到位於彌渡縣西太花鄉的鐵柱廟參觀。

鐵柱廟因廟內的鐵柱聞名。每年農曆正月十五,廟宇周邊的彝族人身穿盛裝到鐵柱廟舉行莊重的祭柱和祭祖儀式。南詔鐵柱又稱崖川鐵柱,高75吋,直徑28吋,立於公元872年,是彝、白族焚香祭祖的器物,反映古代南詔的冶金技術。

晚上七時許,我們離開鐵柱廟。九時三十分抵達巍山。 巍山是南詔國的發祥地,是古茶馬古道的交通要道,自唐代以來商賈雲集,為各種文化的交融、薈萃提供了相應的氛圍。

七月二十九日(第二天)

在上午九時我們前往巍寶山長春洞古建築群參觀。

巍寶山俯瞰古城和瓜江,是中國道教名山,亦是國家級森林公園。旅遊車隨起伏雄偉的山勢緩進,四週蒼松翠柏挺拔,景色迷人。巍寶山上依山就勢建有22座清代道觀,規模宏大,建築工藝精湛。山上、殿宇中保留著松下踏歌壁畫等大批有價值的碑文、石刻、壁畫、楹聯、匾額、雕刻等。

馬老師介紹:「 巍寶山是南詔發祥地,是南詔始祖細奴邏耕、牧、發跡之地。 山前土主廟相傳為其家廟。 南詔土主廟是中國最早、規模最大的土主廟,是彝族土主崇拜的中心和源流。每年農曆正月十五、十六兩天,彝族群眾均到土主廟殺豬宰羊,祭祀開國先祖細奴邏。土主廟附近,方圓數十里內的道教名勝古跡,星羅棋佈。 在巍寶山山巔可眺望古城和彎曲的陽瓜江緩。」
馬老師繼續介紹:「 巍寶山山前土主廟是中國最早、規模最大的土主廟,是彝族土主崇拜的中心和源流。 彝族是分佈於中國西南的少數民族之一,少數分佈於越南,總人口約776萬人(2000年)。中國有彝族776人(2000年),中國少數民族人口的7.37%,列第七大少數民族。越南有一個彝族的支系被稱為“倮倮族”,人口3,307人(1999年)。緬甸、泰國等大約有八十萬彝族。

彝族是古羌人南下在長期發展過程中與西南土著部落不斷融合而形成的民族。在距二十一世紀六、七千年前,居住在中國西北河湟地區的古羌人,開始向四面發展,其中有一支向祖國的西南方向遊弋。
3000多年前,這支向西南遊弋的古羌人以民族部落為單位,在中國的西南地區形成“六夷”、“七羌”、“九氐”,即史書中常出現的所謂“越嵩夷”、“青羌”、‘‘侮”、“昆明”、“勞浸”、“靡莫”等部族。當古羌人遊弋到西南時,西南地區已有與其先後到達的兩大古老族群——百濮族群了百越族群。古羌人到西南後,他們了百濮、百越長期相處、互相融合,並吸收和百濮、百越的南方文化。

魏晉以後,昆明人與焚(濮)的融合發展為對僚人的融合。漢至六朝,漢文史籍把雲南東部、貴州西部、四川南部的主要居民稱為叟人,有時則以叟、濮並列。隋唐以來,彝族先民地區有烏蠻白蠻的分化,烏蠻系由昆明部落發展而成,白蠻系以叟濮為主體,並與其他民族融合而成。彝族先民在長期形成與發展中,活動範圍曾遍及今雲南、四川、貴州三省腹心地帶及廣西的部分地區。 

接著,馬老師帶領我們沿山路前行,往長洞參觀。 建築群的八卦建築風格獨特、大殿門上的八仙過海鏤空浮雕、大殿頂部的八對藻井鏤空龍圖令人驚嘆。

中午,我們離開巍寶山,前往巍山古城進餐。 餐後我們漫步歷史文化名城的巍山古城。

據資料:巍山古城號稱南詔古城, 又叫蒙化城,是南詔古國大理古城的發祥地,是雲南省設置郡縣最早的地區之一。元代的時候,由大理段氏總管開始建築土城,到明朝才正式建城,至今整座縣城依然較為完整的保持了600多年前建城時候的棋盤格局,是中國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古建築群之一。  元代的時候,段氏總管開始建築土城,到明朝才正式建城,至今整座古城依然較為完整的保持了六百多年前建城時候的棋盤格局,內街道以拱城樓為中心,呈標準的井字結構建設,共有25條街道,18條巷,全長14公里,城內房屋基本保持了中式結構,南、北主軸線兩側的房屋則完整的保存了明、清時代的建築式樣和風格,房子朝向為南偏西15度左右,屬結合當地的最佳採光方式,以彌補四合五天井光線不好的一面。



據資料: 馬家大院又稱“金蘭茶苑”,坐落在曲徑通幽的文明街小銀櫃巷,現存保護最完整的白族民居經典建築。 此宅原是護國元老、滇軍名將洱源人馬珍的宅院,始建於1923年。馬珍先生曾任昆明第一任市長,1924年舉家遷入新居。大院建築面積1100平方米,兩層木樓房四合相通,中間一個200平方米的青石板天井,擺放著花草、石水缸,屋角還有4個小天井。建築集木雕、石刻等工藝為一體,雕梁畫棟,工藝精湛,是典型的“四合五天井”、“三坊一照壁”白族民居經典建築。 整個建築坐北朝南,環境極為清幽。今天這裏已活化為喜蓮膳館,我們未能入內,殊為可惜!

途中馬老師向大家簡介馬幫的歷史:「馬幫是大西南地區特有的一種交通運輸方式,也是茶馬古道主要的運載手段。馬幫以俗稱為鍋頭的為首領,他既是趕馬人的僱主,又大多是運輸活動的直接參與者;趕馬人是鍋頭的雇傭勞動者,可以按成文或不成文的契約,自由地參加或脫離各個馬幫。有的馬幫連鍋頭帶騾馬屬商號所有,有的是馬鍋頭獨立經營,受雇于顧客商家。有的趕馬人僅以勞力為生,有的是自帶騾馬入夥,他就兼有了雇工和股東兩重身份。這樣,馬幫就形成了多種組織形式。西南馬幫的存在和運作,起碼已有上千年的歷史。至今他們仍在一些不通公路或交通不便的地區辛勤勞作,構成一個極為特殊的社會群體。馬幫的存在和運作,對大西南的經濟發展和文化發展,有著很大的貢獻和影響。
馬老師繼續向大家介紹回族: 「 西元七世紀中葉,大批波斯和阿拉伯商人經海路和陸路來到中國的廣州、泉州等沿海城市以及內地的長安、開封等地定居。 西元十三世紀,蒙古軍隊西征,中亞的穆斯林(伊斯蘭教徒的特稱)大批遷入中國,以這些信仰伊斯蘭教的中亞移民、波斯人、阿拉回族,有人口約982萬(2000年人口普查資料), 主要聚居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在甘肅、新疆、青海、河北以及河南、雲南、山東也有不少聚居區。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簡稱。在長期歷史過程中吸收了漢族、蒙古族、維吾爾族等生活習俗。在雲南,回族主要與當地少數民族雜居。回族主要從事農業,兼營牧業、手工業。擅經商,尤以經營飲食業突出。回民主要的生活方式為伊斯蘭,在居住較集中的地方建有清真寺。

在過去,雲南的大多數商家都是靠趕馬幫起家的。 馬幫是一個商業運作的群體,他們由各種各樣的人組成,同時他們也要與別的形形色色的人來往打交道,為了自己的生存,也為了生意上的需要,他們都有著很好的寬容、親和與合作的精神。 馬鍋頭與趕馬人組成馬幫,多以家族、民族、宗教、鄉鄰、夥伴等關係為紐帶,其中不少回民家族組成。他們的關係融洽密切,行動容易協調,運輸效率比較高。 馬幫與各家商號之間,也存在著互利互助的關係。有的馬鍋頭經過自己的努力,積累了一定資金,然後有了自己的商號,有了商號以後,更得力於馬幫的支援。 所以,馬幫與商家就有著很好的團結合作關係,貫穿著親密和合的精神。

晚上八時我們抵達雲龍。

七月三十日(第三天)

在上午八時半我們出發前往諾鄧的鹽井村落。

諾鄧村位於雲南大理白族自治州雲龍縣城西北面的山谷中。 由於自唐代南詔時期一千多年以來諾鄧村名一直沒有改變,因此被稱為千年白族村諾鄧村的山腳下有一口汩汩作響的鹽井,最早開鑿當在漢朝,至今二千餘年。所以歷史上諾鄧村是鹽馬古道的中心。村中保留著大量的明、清兩朝建築和著名的玉皇閣道教建築群。

白族中國南方少數民族列為中國第十五大民族。 雲南、貴州湖南湖北四省是現代白族世居地。 根據2000年人口普查,中國大陸有白族人口186萬人,其中雲南有150萬人,佔白族人口的80.87%。在衆多民族中,白族受漢文化影響很深。唐宋元時期雲南歷史上一度曾經出現過白族化的過程,白族在雲南的歷史舞臺上有過重要影響。 按照一般的理解,白族先人是源於青藏高原的氐羌民族。白族的歷史悠久,史書上稱為「白蠻」、「白人」。由於在迄今6000-5000年前的青藏高原經歷了小冰期,氣候乾燥而冰冷,迫使氐羌民族分批南遷,到達雲南。 氐羌系統的民族南遷中與雲南本地的土著融合分化形成了今天藏緬語族下的各個民族。白族就是其中之一。

白族形成不同於其他民族的地方就是受漢文化影響很深。 在上古雲南分化演進的原始民族中有部分接受漢文化的土著人慢慢坐大,由遊牧生產方式改為定居的農業生產,產生了洱海周圍的東西洱河蠻等大小部落。在戰國時期,於今天大理州彌渡縣境內的一個叫白崖的地方產生了一個國家性質的聯盟,稱為白子國。「白族」的族稱「白」即源於此。白子國延續了800多年,後被崛起的南詔取代。在南詔時期,國力強盛,大量與漢文化互動,再加上佛教在南詔中期傳入,白族作為一個穩定的民族共同體得以形成。從明朝到1956年白族民族身份得到確立的幾百年內,由於文化上的相似和明朝的政治壓力雙重作用,雲南大量的白族人被同化為漢人。

白語介乎藏緬語漢語之間,一般將其歸類入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但由於其基本詞語大都是漢語借詞,所以有學者認為白語其實並非彝語的分支,而應該是漢語的分支。 文字方面白族在歷史上曾經仿造漢字創製過方塊白文,並用方塊白文編撰過大量的書籍。雲南歷史上著名的史書《白古通記》原本即用白文寫成,後經四川人楊慎翻譯為漢文流傳至今。元末明初傅友德沐英在雲南對白族文化實行殘酷的文化滅絕政策,焚毀了所有官方和民間的藏書,以致於後世無法系統瞭解當時的歷史和文字系統。從此白文基本上滅絕。流傳於民間的白曲歌譜尚用漢字白讀的方法來記錄白語唱詞,但是因為缺乏系統性和統一性而不能流傳到其他領域。
我們抵達諾鄧村, 由村中曾任校長的楊老師領導參觀。楊老師說:「諾鄧一詞是白語的譯音,意思是有老虎的山坡。 在唐朝就已經鑿井制鹽,是一個典型的以鹽井為生存依託的村落。就是鹽井。根據雲南史料記載,雲南井礦鹽業在秦漢時期就已產生。從西漢至南北朝時期,雲龍為比蘇縣,漢朝設置比蘇縣是這個地方產鹽。」

楊老師介紹鹽井的運作:「諾鄧滷水(鹽水)的源頭在地下,諾鄧人創造發明了一套系統能將地下的滷水源和淡水源分而流之,滷水由官府專管發放。諾鄧村過去大約有80多戶灶戶(熬鹽的人家),每天清晨督鹵員開始發放滷水,每灶戶得滷水七、八背(每背120),若碰到雨季水多鹵淡,則發10背。督鹵員窗口內挂記有灶號的簽筒,背鹵工每背一背滷水,出門時便領一支竹籤,背到約定的灶戶家,又把竹籤放入那裏的竹筒,背到最後一趟,經雙方清點確認後才將竹籤交回督鹵員核對記賬。諾鄧村鹽井的鹵房門向村西,過去鹵房進門的左手邊是督鹵員發放滷水的窗口,在鹵房內還設有供奉龍王的神龕,鹽工每天下井汲鹵前都要在龍王前燃上兩炷香火以求平安。」
楊老師繼續說:「諾鄧村的演變發展完全依賴於鹽業經濟的興衰。南詔時期細諾鄧井的鹽業生產已經具備了相當的規模。西元1383年,明政府設雲南四提舉司,其中有五井鹽課提舉司,治所即在諾鄧。 到明朝中後期,五井提舉司年上繳中央政府的鹽課銀達38000多兩。諾鄧等五井地區所產食鹽在滇西早已負有盛名。 因諾鄧鹽質優良,保山、騰沖一帶自古以來都十分喜歡食用諾鹽。 由於鹽業經濟的發達,諾鄧村歷史上曾一度成為滇西地區的商業中心之一。 古代諾鄧的茶馬古道,東向大理昆明,南至保山騰沖,西接六庫片馬,北連蘭坪麗江,四方商賈雲集,百業昌盛。 諾鄧村歷史上曾一度成為滇西地區的商業中心之一。 」

他又說:「歷史上諾鄧村在科舉考取進士的人多,而舉人、貢生和秀才亦不勝枚舉,目前僅從幾戶諾鄧人家族譜上查實的貢生就有四十多名,秀才則有二200多人。如村中有一楊姓人家號稱貢爺院,世代均系貢生出生。清代康乾年間,諾鄧村舉人黃桂是聲噪一時的文化名人,被譽為滇中一儒傑。 」

楊老師繼續說:「歷史上諾鄧村最興盛時有近四百戶人家,常住人口二千六百多人,還有為數眾多的經商、務工、雜藝等等流動人口。後來由於鹽業經濟轉入低潮以至消失,人口大量外遷,諾鄧村本村人戶逐漸減少,許多居民房屋或因年久失修而倒塌,或因地質變異而坍毀,或因人為因素被拆除。清末以來,諾鄧村大約有三分之一的民居消失了,現有的這283戶人家,有單家獨院居住的,也有許多是兩三戶人家共同住一院。」


楊老師在雨中帶領我們進村,沿村內古道緩登,經過興建中的古鹽井博物館、明代五井鹽課提舉司衙門舊址、台梯老宅、萬壽宮〈元朝時期外省客商會館〉、黃氏題名坊〈五井鹽課提舉司衙門舊址〉、玉皇閣廟等。

諾鄧村民居建築式樣基本同大理地區的白族民居,有三坊一照壁四合一天井四合五天井等建築佈局,但由於依山而建,構思奇巧變化,風格也呈多樣性。無論是四合院,還是三方一照壁式結構,平面組合都結合山形地勢特徵,因而諾鄧村民居建築又呈千姿百態的外觀,充分體現人與自然的協調適應。

諾鄧民居建築重視工藝精美,門、窗、木梁、柱、簷都講究雕刻圖案的美觀精細,山牆、院牆上都有繪畫或圖案。每戶人家正房、廂房、面房或照壁的佈置和工藝都各有特色,幾乎找不出完全相像的兩家來。白族建築的照壁是十分需要講究的,而諾鄧村的照壁由於主房、廂房和廳房因山勢高低錯落,所建的照壁就顯得高大而又順應各家自然特徵。諾鄧民居建築中大門式樣最為豐富,門向也不盡相同,其風格氣派豪華而不失文雅。此外,各家正房堂屋的風格,都體現莊重古樸典
在路上楊老師說:「諾鄧村民素有九楊十八姓的說法。 自元、明以來,南京、浙江、福建、湖南、江西、山西等地陸續有移民或因經商仕宦的原因遷來,在與當地原住居民融匯結合後,形成了諾鄧村現有居民諸家族。清代至今,諾鄧村民已全部成為白族居民,他們一直都保持著完整的白族語言和白族風俗特徵。

在宗教信仰上,白族的本主崇拜在諾鄧村仍十分有影響,諾鄧的本主是明朝三征麓川的領導人王驥,稱為三崇。 除了本主信仰,諾鄧村三教一體的特徵也十分明顯,信奉佛教,也信奉道教,尤其是在宗教活動和廟宇建築上,道教的特點更為突出。 諾鄧村廟宇建築在康乾時期甚為鼎盛,至今猶存玉皇閣廟宇建築群、龍王廟等,此外還有文昌宮、三崇廟、城隍廟、魁星閣、財神殿、關帝廟等20餘處遺址,這些寺廟建築絕大多數都體現著道家建築風格,而村裏舊時舉行的祭祀、迎神賽會、接祖、節慶典禮等諸多活動都帶有儒道兩門特色。」

       下午二時雨停了,我們回到村內的鹽泉農家進午餐,一嚐當地著名的諾鄧火腿。因於天氣欠佳,下午四時前往攀登虎山的行程供團友自由參加。黃昏六時大家齊會合前往觀看諾鄧村天然太極圖。


晚上七時半,我們前往石門青雲橋參觀。青雲橋建於1823年,由陝西巡撫捐資興建。青雲橋架
設在山壁之間,長36米,寬2.8米,由五根鐵鍊上覆木板建成。橋的東西端建有橋亭,是石門通往怒江保山緬甸等地的古道必經之地。

七月三十一日(第四天)

在上午八時半我們出發,前往沘江河支流上穿越千年的雲龍古橋和通京橋考察。
沘江河發源於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境內,經金頂鎮箐門村出縣後流入大理州雲龍縣,是瀾滄江一級支流,總流長194.8公里,其中蘭坪縣境內71.8公里。 沘江河,歷史上被蘭坪、雲龍兩縣人民稱作母親河


下午我們繼往白石鄉順蕩村考察大慈寺火葬墓群。

火葬墓群位於雲龍縣白石鎮順蕩村的蓮花山上,坐西朝東,墓葬多為橫向排列,整個墓地依山勢緩緩而下呈等腰三角形臺地,總面積15萬平方米。墓地現存古墓千餘塚,完好的梵文碑92(梵文碑85塊,梵文經幢7)。 火葬墓群是明代的古墓葬群,從明永樂到嘉靖年間都有,可見明代中期是最鼎盛的時期。火葬墓群是當地白族墓葬,墓碑所刻死者多為楊、張、高、趙四姓,即現在順蕩居民的祖先墳塋,是整個雲南省境內保存得較為完整的火葬墓群之一

大理學院的葉老師向我們介紹順蕩火葬墓群的具體價值,他說:「首先,順蕩火葬墓群墓碑有明確紀年:明永樂、宣德、正統、景泰、天順、成化、弘治、嘉靖年間都有,具有完整的時代延續性。碑的文字記載,最早的一塊碑為明永樂六年1408年),最晚的一塊為明嘉靖癸醜1553年),墓葬跨度時間為145年。數量最多的是宣德、正統、景泰、天順、成化、弘治、正德年間的墓碑。第二是墓群墓碑有梵文碑刻92通(梵文碑85通、梵文經幢7座),為研究中國梵文歷史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此外由於早在600多年前,順蕩的村民就能寫出一手好字,每一通碑文都是一幅美麗的書法作品。第三是全國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火葬墓群。第四是墓碑中存在大量的白語碑文,如姑薄王伽保寺阿夜玉張觀音保張羅俸酋高波羅滿息山玉女禾直早執酋如三,為我們研究當地民族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實物依據。最後是墓群的墓碑和經幢式樣眾多、造型各異、有方形或圓形的蓮花盤底座或各種動物飾圖鏤雕碑座,如獅子座、黃龍座、贔屭座、白鶴座等。 碑的正面多為漢字,中間通常為死者的名字,兩邊雕有五方佛種子母八冥圖案,背面刻有梵文。每通墓碑都具有代表一定時代的特徵,體現了不同時代工匠們的藝術水準和精湛的手工工藝。透過墓群, 我們可以了解滇西在元末至明代中期的白族梵文佛經葬式及古代雲南宗教發展。
八月一日(第五天)
早上我們來到雞足山。


雞足山位於賓川縣西北隅,距大理市100公里,距昆明400公里,是我國的佛教名山,與四大佛教名山峨眉、五台、九華、普陀齊名。雞足山西與大理、洱源毗鄰,北與鶴慶相連,東西長7公里,南北寬6公里,總面積2822公頃,因山勢前列三峰,後拖一嶺,宛如雞足而得名。 雞足山山勢巍峨,海拔3000多米,被三條較大的斷裂所切割,中部地區屬斷裂形成的山間凹陷地帶,悉檀河縱貫其中,沿河兩岸的尊勝塔院、悉檀寺、祝聖寺、寂光寺、石鐘寺、大覺寺等大型寺院建築群以及無數的庵、閣、亭、樓、堂自下而上,像佛線穿珠,一直延伸到天柱峰腳的慧燈庵,為遊覽雞足山的主遊道。山中寺廟多依山臨岩而築,高下佈置,錯落有致,隱映在蒼松翠柏之中,有涵有露的建築佈局手法,形成獨特的景觀。 此外山上蒼藤古樹、奇花異草,爭奇鬥艷。 據佛教典籍記載,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的迦葉曾在此傳教。明代著名地理學家徐霞客曾兩上雞足山,並撰寫了《雞足山志》。故而,雞足山遐邇聞名,並享譽東南亞。 現經賓川縣政府保護修繕,雞足山成了海內外香客觀光的勝地。
我們先在參觀雞足大王本主廟。 接著我們在雞足山登山牌坊前拍團體照,然後前往山腳最負盛名、保存最好的祝聖寺參觀。 祝聖寺又稱護國祝聖禪寺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之一。 據史料記載,祝聖寺始建於嘉靖年間,原名迎祥寺,又名缽盂庵。 清朝康熙年間,建有大小寺廟40多所、庵院65處、靜室170多所、寺僧5000多人,高僧輩出,香火鼎盛。期後逐漸衰敗。 光緒年間,高僧虛雲和尚得到慈禧資助在原址重建該寺,光緒皇帝賜名為護國祝聖禪寺一九四九年,中國大陸政權成立之時,尚有寺院二十八所,在一九六六年的文革中,幾乎全毀,文革後僅存殘破的三寺一塔。到了一九八年,政府撥款修復寺舍八千四百平方公尺,到一九八七年,四川文殊院寬霖老和尚,帶了一批弟子到雞足山祝聖寺傳授三壇大戒,新戒有一千多人。

祝聖寺進門處有一個空曠的庭院,前有一口大放生池,池中有一長橋直通天王殿前的丹墀,池中建有八角樓閣式的寶亭。後邊的內進,是大雄寶殿,重檐歇山式,殿角上翹,五楹宮殿型建築,屋頂長脊中間有寶鼎,兩端為斑鰲。所有飛檐、斗拱、門、窗,均出自大理、劍川白族的藝人之手,雕築精緻,造型美觀。檐口高懸孫中山先生題「飲光儼然」,梁啟超先生題「靈岳重輝」,趙樸初先生題「大雄寶殿」,一共三塊貼金大匾重疊,熠熠耀眼。殿前兩旁有鐘鼓二樓,大殿正中供釋迦牟尼佛像,兩側有迦葉及阿難脇侍像,在其座前,供有坐式、臥式玉佛像各一尊,在釋迦座像的背面,塑有觀音大士南海普陀的勝境。大殿的四周塑有五百羅漢像,分成上、中、下三層,這都是現代的新品。
大殿後面是藏經樓,據說藏有名家的珍貴字畫,可惜,由於我們時間不夠,沒有參觀。藏經樓下的建築,稱為「雨花臺」,是講經說法之處。據說,當年虛雲、太虛、自性等名德高僧,都曾在此登臺說法,樓前樓後,都有走廊,東西兩側也有聯廊,東廊是碑林,收藏山中各寺院現成的古碑,鑲嵌在牆壁,西廊為功德林,銘勒修復寺院時捐助功德者的芳名。
  
  東西各有兩排廂房,共有四殿四堂:祖師殿、伽藍殿、藥王殿、地藏殿;禪堂、齋堂、客堂、雲水堂。此外還有方丈室、靜室、僧寮、旅客宿舍。在其內外庭院,均有長廊、曲徑、洞門、花圃、茶室等。
  
  祝聖寺現在的總面積是六千四百六十三平方公尺,四周圍以青翠的樹林,倚山就勢,緩坡上升。在一九八
年,重新修復之後,於一九八四年四月,中國大陸國務院即確定該寺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之一,同時,也開放為全國觀光旅遊重點之一。
  
  這座寺院原名「迎祥寺」,因為它是坐落於「石鐘寺」南面的鉢盂山下,而又得名「鉢盂庵」,該寺創建於明朝嘉靖年間(西元一五二二~一五六六年),明末萬曆五年(西元一五七七年),理學家、文學家也是佛教禪宗的學者李卓吾,出任姚安知府,曾落腳於此,並且著有《鉢盂庵聽經喜雨》、《念佛堂答問》、《二十分識》等詩文。後人也曾經為他在祝聖寺建了一座「李卓吾先生談禪樓」,作為紀念。

午膳後我們分批乘觀光車登山。在雞足山索道站,我們轉乘索道纜車,登上雞足山主峰天柱峰景區遊覽。 索道全長1811米,運行時間15分鐘, 沿途我們觀看到四週山坡的植被分佈。 雞足山海拔為1780米~3240米,分為幹熱河谷氣候、溫暖濕潤山地氣候與溫涼潮濕亞高山氣候,具有明顯的立體氣候和植被垂直分佈的特點: 海拔1800米~2300米為亞熱帶山地常綠針葉林,以扭曲雲南松為主;海拔2300米以上為亞熱帶山地常綠、落葉闊葉 混合林,有栲、櫟、楠、楸、楊等種類;海拔2400米以上為亞熱帶丘陵、山地竹林;海拔2700米以上為元江栲林,是滇中高原特有的植被類型;再上為亞熱帶、亞高山帶綠闊葉林蒼山冷杉。

離開索道纜車車廂,大家在山頂繞道往上慢行,沿途欣賞燦爛盛放的高山櫟杜鵑。 它們的品種很多,有紅棕杜鵑、雲南杜鵑、露珠杜鵑、絨毛葉黃花木等,在夏日的微風中迎風搖曳,令人賞心悅目。

我們站在路徑旁遠眺四方。 雞足山前臨蒼山洱海,後靠金沙江,全山共有四十座奇嶺,十三座險峰,三十四座崖壁,四十五個幽洞,泉潭百餘處。崗嶺壑澗林穀峽,構成雞足山雄、秀、幽、奇的自然景觀。據說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曾兩次登山覽勝,讚歎雞足山奇觀盡收古今勝。 雞足山主峰天柱峰,海拔為3240米,登上山頂可東看日出,南觀祥雲,西望蒼洱,北眺玉龍雪山,徐霞客為一座峰頂而集中了日、海、雲、雪四觀而感歎不已,認為天柱峰四觀全備。除了四觀外,雞足山還有天柱佛光華首晴雷洱海回嵐蒼山積雪萬壑松濤飛瀑穿雲懸岩夕照塔院秋月等八景,為歷代騷人墨客所吟詠。

走着,走着,我們來到位於天柱峰頂的金頂寺。 寺內的楞嚴塔是西元1929年雲南省主席龍雲登山遊覽時應僧人請求,撥鉅資興建的,龍雲為楞嚴 塔題詞:法相莊嚴 今天前來金頂寺參拜的善信頗多。
      
黃昏前我們往賓川縣大營鎮村白族家作客晚餐,席間我們難得觀看到白族的民間歌舞和白族對歌表演。餐後夜幕降臨,天色轉壞,大雨從天而降。我們摸黑持傘入村,參加了白族火把節第三天的節慶活動。 火把節是彜族、白族、納西族、拉祜族、哈尼族、普米族等民族的傳統節日。,被視為新年的開始。彜族、納西族、基諾族在農曆六月二十四舉行,白族在六月二十五舉行,拉祜族在六月二十舉行,節期為二三天。 彜族認為過火把節是要長出的谷穗像火把一樣粗壯。後人以此祭火驅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節慶期間,各族男女青年點燃松木制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間活動,邊走邊把松香撒向火把照天祈年,除穢求吉;或唱歌、跳舞、賽馬、鬥牛、摔跤;或舉行盛大的篝火晚會,徹夜狂歡。


大營鎮村口通道上,村民擁擠,少年男子手持火把,競相奔走,互相追逐燃燒,好不熱鬧。 我們來到文昌宮前方的會場,隱約看見中央已架設大型火把,四週圍繞穿著民族服飾的人群。不久主持人開始致詞並宣佈點火儀式開始,一名村民在漆黑風雨中隨着響鬧的鼓樂聲,迅速攀上廣場中央的木架燃點巨型火把。不一會兒,巨型火把點亮了。這時四週不少羣眾都手持點亮的小型火把在場中蠕動。 由於時間所限,我們在喧鬧的人羣中匆匆離開會場。
(待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