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4日 星期三

泉州歷史學習考察團後記(二)



泉州歷史學習考察團後記(二)           區惠琴



六月四日清早,我們前往泉州天后廟。 據資料,泉州天后宮始建於慶元二年(1196年),初名「順濟廟」。永樂五年(1407年),鄭和奏請重修順濟廟,永樂十三年(1415年)再次重修,並更名「天妃宮」。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感念媽祖有助清兵攻取台灣,更廟名為「天后宮」。

泉州天后宮坐北朝南,佔地1.8畝,是典型的閩南建築風格。中軸線上為照壁、山門、正殿、寢殿、梳妝樓等主體建築,中軸兩側分佈著東西闕(鐘鼓樓)、東西廊、東西軒、涼亭、齋館等建築。其中寢殿、東廊和涼亭為明代建築,正殿、石刻為清代物件,山門於1990年重修。




正殿面闊五間24.6米,進深五間23米,為重簷歇山頂,屋脊裝飾華麗。寢殿面闊七間35.1米,進深五間19.8米,單簷懸山頂。

據說,泉州天后宮是海內外建築規格最高、年代最早的媽祖廟之一,亦是國內媽祖廟中第一座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台灣和東南亞的許多媽祖廟都是從這裏分靈的,直接促進了兩岸媽祖文化交流。每年前來進香的台灣媽祖信眾有數十萬人次。

相傳,媽祖於宋代開國元年(906年)3月23日出生於福建興化軍莆田縣湄洲島,出生時已有特殊徵兆:紅光滿室,香氣四溢;出生至滿月均沒有啼哭過,故取名林默娘。林默娘自童年起即有預測天氣的異能,常於海難發生時前往救人,至29歲時於鄉間湄洲峰上羽化升天。
其後每多顯靈,於海濱救人無數,於是沿海鄉民紛紛立廟祀奉,歷代君主都賜以頭銜,尊為天妃,直至康熙22年(1683年福建水師施琅攻打台灣鄭克塽,因戰船擱淺,清朝軍人乃向天妃禱告因而脫險。康熙帝知道後將天妃改加為「天后」,此後天後成為中國東南亞華人社會裏漁民和所有航海者普遍的守護神,有些漁民更會把孩子和天后「上契」。現今祖籍福建林姓人士,多普遍認同天后是他們的祖先。
離開天后廟,我們續前往李贄故居參觀。






「李贄故居」就在「天后宮」前方五十公尺處。站在天后宮門前,即可看到前方街道牆上,有一塊看板寫著「李贄故居在前方四十米處」,循著方向前進,約莫二分鐘的路程,很快就看到「李贄故居」的正門。

「李贄故居」正廳懸掛著「林李祠堂」的匾額,以及巨幅世系寅進表,體現李贄及其族親源於林姓,其共同祖先為林閭。 同時,庭院中立有「瀛洲林李分派二世祖東湖公墓道」和「瀛洲林氏世瑩」的石碑,記載其生平事蹟。

李贄(1527—1602)號卓吾,是明朝嘉靖年間的舉人,原名林載贄,是一名思想家、文學家、和文學評論家,平生有《藏書》、《續藏書》、《焚書》、《續焚書》和《史綱評要》等等大量著作。

自唐代起,泉州即是中國南方重要的對外通商口岸,林載贄的一世祖為林閭,字君蘇,號睦齋。生有二子,其中之一的林駑,字景文,號東湖,是航行波斯的大商賈,並娶回阿拉伯女子為妻;所生之二子允誠,除具有阿拉伯血統,且受其母西方文化教育影響,思想前衛,曾為文批判封建社會男尊女卑、官吏貪汙腐敗、重農抑商,並大力宣揚商業經濟,因而觸怒當朝,被扣上「敢倡亂道,惑世誣民」的謀反罪名。 事實上,在封建帝王時代,那是十惡不赧的滔天大罪,足以「滿門抄斬,株連九族」;因此,林家為避禍逃到南安,改姓李。其後世子孫,有姓林、亦有姓李。每年農曆十二月初一是林閭的忌日,所繁衍的林、李兩姓子孫,皆齊聚宗祠祭祖;同樣的,每年的清明節,林、李兩姓子孫,也要到清源山掃墓,緬懷祖先。 依世序排列,李贄為林閭之後的第八世,年幼時姓林,名載贄,後改姓李,並為避穆宗諱(明皇朱載垕)棄載名贄。



李贄自幼倔強,善於獨立思考,不受儒學傳統觀念束縛。十二歲開始作文,二十六歲中舉人,先後任河南輝縣教諭、南京國子監博士、北京國子監博士、北京禮部司務、南京刑部員外郎和郎中,最後出任雲南姚安知府。 李贄二十多年宦海生涯,耳聞目睹官場的種種黑暗,以及民反兵變、倭寇騷擾我東南沿海等現實,深感大明王朝內部的腐朽沒落,與昏官迂儒和假道學格格不入;五十四歲毅然辭官,寄居湖北探計學問,著書立說。平生有《藏書》、《續藏書》、《焚書》、《續焚書》和《史綱評要》等大量著作。







由於李贄是中國明代傑出的思想家、文學家、史學家,所提出的一些主張如廉潔治政、教育啟蒙、男女平等等,對明、清兩代,以及民國初年的「五四運動」的思想、文化發展,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更在亞洲和世界思想文化史上,均佔有一席地位,因此,海內外人士在泉州籌建「李贄國際學術研究中心」,有日本、韓國、東南亞以及美國、法國、義大利、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的學者熱烈從事研究工作。





(待續)



泉州天后宮前方為泉州古城遺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