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28日 星期四

西北長城印象(五)

西北長城印象(五) 區惠琴
長城今猶在 遺蹟話滄桑



沙漠綠洲民勤縣
中午,沙漠裏的陽光特別強烈,酷熱難當。我們進入民勤。
民勤縣位於巴丹吉林與騰格里沙漠之間,百年來受石羊河水源的潤澤,是河西走廊上一片青葱的綠洲。近年來,隨著下游河水枯竭,湖泊消失,濕地被開墾成耕地,再淪為鹽漬地、或為沙丘湮沒,部份的鄉民需離鄉別井謀生。

我們來到市內的博物館,李進民館長熱情地接待我們。李館長以濃重的鄉音說:「民勤轄下有18個鄉,共240條村。村民多從事農耕,種植玉米、麻(製香油)、籽瓜、西瓜、棉花、葵花等。亦有放牧人家。今天,人民的農耕和日常生活,主要依賴祁連山雪水匯合成深層的地下水和石羊河水維持。電力則靠劉家峽水力發電供應。」

聖容寺
我們來到博物館鄰街的的聖容寺參觀。這座古色古香的佛寺,建於明代承化年間,600多年的
建築現正維修,室內裝飾保持尚算完好。大伙兒進入大雄寶殿,舉頭往上一看,整個天花繪畫了彩色瑰麗的圖案花紋,鮮豔奪目,令人目不暇給,驚嘆不已。我們進入後殿,看見門廊上放置數塊石碑,其中塊刻有「圖書館」三個大字,另一塊刻有「紀念漢中郎蘇武牧羊處」幾個大字。主持覺信法師說:「它們是在文革後從街上檢拾回來的。」

大壩鄉長城遺址
民勤縣內的漢長城經由城東南蘇武山、縣東夾河鄉、縣北大灘鄉、泉山鎮西、红沙梁鄉折而南
行,經西沙窩連城至大壩鄉,與明長城會合,漢、明長城重合一體,共長約有195公里。

下午二時,我們先往大壩鄉長城遺址參觀。烈日下,大伙兒踏步田間小路上,兩旁是一片片的
莊稼,白色的棉花、綠油油的籽瓜、金黃的黃玉米…在藍天白雲下,迎著微風擺動。不久,一片延綿的沙丘在我們眼前出現,沙丘裏長滿沙葱、梭梭、楊樹等耐旱植物。那飽受自然風化的長城斷垣,烽隧…約隱約現的在田野沙丘裏探出頭來。

红沙堡古城
下午四時,我們繼往红沙堡古城考察。它位處新河鄉红沙堡村北側的長城南面。泉水村下車後,
路旁見一處清代白家台小寨遺址,為村中巨富自建的防禦工事,現只存建房棟孔,土牆頽垣。沿小徑入村,一望無際的秋日田園景色盡現,大伙兒不時停下觀賞一番。步程二十分鐘後,我們抵達红沙堡古城遺址。它的面積很大,原為漢晋武威郡治所在。今天,古城以東的長城牆體早已淹没在大片的红柳沙丘中,靜默中,仍見一片荒涼沙礫中,經風化後形態各異的牆體,在夕陽餘輝的照耀下,迎風佇立,似在細訴當年歲月,盡顯蒼涼。

瑞安堡
下午五時,天色漸晚,我們抵達瑞安堡。瑞安堡位於民勤縣城西南郊3.5公里,是一座保護完
整、別具特色的地主莊院。庭院深深,重門開敞。莊堡的高牆下我們仰望天際。


這是原屬民國27年地方保安團長、地主王慶雲的莊堡。當年他調集全縣工匠、民伕歷時兩年
修建。堡南北寬56米,東西長90米,坐北向南,建築面積2394平方米。堡内建築格局講究,分七庭八院,140間高脊瓦房字排「一品當朝」,形呈「鳳凰單展翅」式。堡牆上有射擊孔、地道、暗堡、天井及四通八達的人行道等。這座設計匠心獨運的軍事防禦性莊堡,規模浩大,既是家庭住宅,又是防御工事,充分體現了中國建築藝術的獨特風格。
想當年,在民風淳樸、鄉土氣息濃厚的民勤縣,這座輝煌宏偉的瑞安堡可說是獨一無二的建築了。 (待續)
參考書籍:
1.〈走遍中國:甘肅寧夏〉中國旅游社出版(2007)
2.〈河西走廊──邊塞 古道 祁連〉陳淮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