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9日 星期二

氣候警示 - 北冰洋考察之旅(上)

氣候警示 - 北冰洋考察之旅(上) 李樂詩

(註: 本文節錄自本年四月十日李樂詩博士 (科學工作者) 於理大蔣震劇院「全球暖化與氣候異變」講座,內容介紹她多年來北極圈考察的經歷和見聞。)

自一九八六年開始,我在不同的年代,數次前往北極北冰洋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緯度進行考察,二
零零八年是最後一次的探索旅程。對中國考察隊准許我在五十五歲屆考察員退休年齡仍繼續登上北冰洋考察船,我衷心感謝!

一九八四年,中國開展了南、北兩極的科學考察工作,至今這方面的工作已發展得十分完善。在經歷國際地球日和多次國際性會議後,中國在極地科研工作方面,已從過去封閉的態度變為開放的取向。

通常意義上的北極地區,指的是北極圈(即北緯66度33分)以北的廣大地區,包括北冰洋和周圍的陸地、島嶼,總面積2,100萬平方公里。在加入國際科學考察委員會後,中國在北極圈的挪威斯瓦爾巴德群島成立了黃河站,容許科學家利用站內的科研設施開展各自設計的課題研究,內容涉及生物、物理、天文、地理、氣候、政治、人文等多個學科領域。

中國隊科學家在北極的研究重點主要圍繞北極海、冰、氣界與北極氣候系統的混合變化。同時,在北極各地域,亦有來自不同地區的科學家在進行有關天空、海洋、氣候、海平面、深海、海脊的關係等的研究工作。在北冰洋考察的工程上,中國、美國及其他國家是伙伴關係,彼此在考察得來的數據,可以共用於科研工作上。

一九九零年我跟隨愛斯基摩人學習了極地求生技巧歷程,九三年首次踏足北極點,為了解中國在當地設立研究點的可能性,一九九五年與中國隊前往北極點。九六年中國正式成為國際北極科學委員會,我參與了兩次的北冰洋考察行程,主要任務是拍攝考察沿途的錄像和相片。今年 (二零一零年) 科學考察隊亦將舉行再一次北冰洋考察。

南、北兩極是地球上最大的空調機制。由於地球大部份的國家是位處北緯,故此,北極的科研工作更形重要。研究工作範疇涉及海洋和大氣的橫流。北極的範圍是北極圈內的地區,北極點是北緯90度。
南、北兩極的考察都是在當地夏天才出發的。前往南冰洋考察的旅程比前往北冰洋艱苦,因為南冰洋海面風急浪高,探險船上的顛簸極為厲害。

三次的北冰洋考察行程都需要取道相同航線,以便持續在相同位置搜尋可靠數據和相關的樣本,進行科學分析。北極考察的對象包括海洋和冰塊兩方面,考察區域主要是白令海(Bering Sea)、楚戈奇海(Chukchi Sea)和加拿大北部的海盆(Canadian Basin)。沿途設立冰站一百二十多個,每站定時都需搜集不同的數據。其中,考察人員要在加拿大北部的海盆鑽探二千米下的海床,取得土壤樣本,尋找二氧化碳和甲烷含量的數據,以便評估地球暖化的情況。

海洋考察
考察船在出發去程中經白令海時,把設有潛標或浮標的儀器放下海中,儀器所取得的數據會傳輸回船艙的電腦。回程考察船中透過衛星導航的幫助找回儀器,收集海水樣版和各學科數據。取自不同深度和不同水域的海水和海床泥土樣版,可提供有關海水的鹹度、温度、養分等資料供研究用。在破冰船上的實驗室內,科學家即時對收集到的海水、土壤樣本進行觀察和初步分析,透過微生物、海藻和低棲生物的樣本,了解海洋生物的生境的變化。

中國考察船自上海出發,經日本、阿拉斯加、白令海、楚戈奇海,抵加拿大北部的海盆進行考察。

一九九九年記錄其中一次考察行程是從加拿大北部,乘坐雪橇由愛斯基摩狗隊拉動前往北極。沿途仍見大面積的冰川和雪山。二○○二年開始見到冰裂現象,見冰川多被溶化。格陵蘭島海岸的冰塊已消失,海岸線已靠近民居房子,植物從泥土中冒出頭來。

一九九九年中國考察船首次進入北冰洋地區,抵達北緯74度海域,仍見相當面積的冰川。至二零零三年,考察船已駛進北緯80度海域。至二零零八年,考察船更進入北緯85度海域。今天,由於格陵蘭島周邊的冰川已大量溶解,北冰洋冰面反射熱量的面積減少,相反,吸收陽光的海水面積增大,加速海洋暖流的力量。過去,白令海曾是全球第三大海域,魚量最豐富的水域。由於生態環境的惡化,現在這海域的魚穫已大減。

二零零八年是第四屆國際極地年,各國對地球「全球暖化」日趨嚴重的現象深表關注。中國破冰船「雪龍號」再次進入北冰洋地區考察。其他國家的科學家亦獲准同船前往。由於暖化嚴重,當時破冰船只找到一處合適較長時間的科研基地。每次考察旅程共約七十五天,包括來回航程,停留百多個冰站的科研工作時間等,由於研究的任務繁多,考察旅程中船上每位人員都分秒必爭,十分忙碌。
(待續)

相片描述
1. 北極圈風景
2. 中國考察船「雪龍號」
3. 李博士攝於「雪龍號」前方
4. 科研人員在北冰洋上做研究工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